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双盲与非双盲法审稿在审稿质量上有差异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专家审稿制度是保证和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1994年11月以前,本刊与其他中华系列杂志一样一直沿用非双盲法审稿.审稿流程为:作者投稿时只送一份稿件,并在稿件正文内注明作者单位和姓名,编辑部在初审后,先将稿件送给第一位审稿专家审阅,第一位专家审阅完毕将稿件寄回编辑部后,再送第二位专家审阅(包括第一审的审单),即审稿人之间非盲,审稿人知道作者姓名,但作者不知审稿人姓名.论著类稿件一般送二审,个别送三审(前二审意见不一致时),个案送一审.专家审毕,上审稿会定稿.  相似文献   

2.
对现行审稿模式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14  
宋双明  刘阳娥 《编辑学报》2003,15(5):359-360
针对我国现行的封闭式审稿模式的缺陷与不足,借鉴国外期刊的审稿模式,提出改进、完善审稿制度的方法。用连续审稿方式取代平行审稿方式,审稿内容首先在审稿人之间公开,在征得审稿人同意的情况下,审稿人姓名与审稿内容向作者公开。在此基础上逐步实行网上公开式审稿制度。  相似文献   

3.
审稿是否可以公开了?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钱寿初 《编辑学报》1999,11(3):184-186
传统审稿方法弊端多, 道德上似有不妥。公开审稿实事求是、公平、透明, 国外已经开始采用。多数的审稿人同意向作者公开自己的姓名, 作者也赞同公开审稿。公开审稿中, 受过流行病学和统计学训练的年轻学者的审稿质量比较高。要找到一种测定审稿质量的方法, 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学术论文审稿人的准确快速查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首先查询研究方向满足审稿条件的审稿人,再利用网络结合审稿专家库从送审稿件的具体内容、审稿人规避、审稿人审稿认真程度及审稿周期等方面对研究方向满足条件的审稿人进行进一步筛选,最终获得目标审稿人,并利用网络快速获得目标审稿人的联系方式,从而提高学术论文的审稿效率。  相似文献   

5.
周望舒  张凤 《编辑学报》2010,22(3):229-231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审稿专家和作者如何看待审稿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86.8%的审稿人和85.4%的作者都赞同双盲审稿,有88.2%的审稿人和96%的作者都认为,实行双盲审稿,有利于审稿人对稿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审;48.4%的作者和31.6%的审稿人认为,如果审者与作者从事的研究工作类似,编辑在选择审稿人时应采取回避政策.本文建议某些专业面相对较窄的期刊可实行双盲审稿,而大多数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可以实行单盲审稿.  相似文献   

6.
科技期刊的外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审稿是审稿人仔细审读、详细研究作者的稿件,并提出审稿意见.审稿工作是选题、组稿工作的继续,是决定稿件取舍,保证刊物质量的重要环节.三级审稿制度是所有科技期刊一贯坚持的稿件审查制度,其中外审(编委或特约审稿人复审)对把握文稿科技水平、保证期刊质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外审"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阎西林 《编辑学报》2004,16(5):326-328
对同行专家以"编外审稿人"的角色定位,给编辑审稿工作带来种种弊端.同行专家在学术信息大众传播中的角色应是作者稿件的同行读者,他们的评议是对媒介和作者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反馈."外审"形式本质上是编辑为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而在稿件刊发前对同行专家进行的信息"双向传播".这种方式在大众传播模式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这种角色定位观念对消除审稿工作中的弊端和充分发挥编辑的主体功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应引导审稿人进行有效的同行评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向谊 《编辑学报》2013,25(3):274-275
科技期刊的同行评议为稿件学术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在邀请审稿人评审文章时,期刊可以在审稿邀请函和审稿单中加入相关信息,引导审稿人进行有效的同行评议。这种简单的培训方式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编辑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科技期刊外审专家在审稿意见中推荐作者引用文献的现象进行了动因分析,发现部分审稿人的确是基于提高稿件质量的考虑而推荐作者阅读文献,而那些只推荐引用自己课题组论文的审稿专家的审稿动机可能不够端正。文章意在提醒编辑应注意外审专家在审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规范行为,力求为作者呈现公平合理、实用准确的修改意见,并针对不同动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科技期刊编辑如何把好论文的学术质量关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徐红 《编辑学报》2006,18(4):260-261
科技期刊的编辑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首先要选择好审稿人,对于返回的审稿意见要准确把握;要起好作者与审稿人之间的桥梁作用,使作者与审稿人之间有适当的意见交流;要在编校过程中积累经验,注意对文章中试验材料和方法、图表、数据以及参考文献的审读与加工.  相似文献   

11.
郭红明 《编辑学报》2015,27(6):560-563
专家审稿是审稿工作的重要环节,其积极性高低直接影响审稿质量和速度.分析期刊学术影响力不高,审稿专家劳动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保障、激励和评价机制不健全,编辑送审准备工作不到位、辅助信息提供不完整,以及编辑与审稿专家互动不及时等因素对专家审稿积极性的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高审稿专家的积极性,推动审稿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张嵘  朱丽萍 《编辑学报》2013,25(1):10-12
国内许多学术期刊对作者与审稿人的学术交流与沟通重视不够.由于“评议偏倚”在同行评议中的现实存在,作者往往有着强烈的沟通需求;但在现行盲审制度下,编辑部既不能公开审稿人的信息,也难以做到双方意见的深入交流.为此,本文就作者与匿名审稿人双向学术交流的实施策略和方法进行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学术期刊审稿专家学术不端行为认知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陈钢  徐锦杭  丛黎明 《编辑学报》2015,27(3):246-248
对《浙江预防医学》杂志91位审稿专家现场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审稿专家对作者学术不端行为和审稿入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率较高,但还不够全面,对作者“不当署名”行为、审稿人“故意拖延审稿”“提交不客观的审稿意见”行为的认知率较低.根据调查结果,认为学术期刊编辑部应采取多种形式为审稿专家提供培训,以提高审稿专家对学术不端行为认知的水平和发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徐志英 《编辑学报》2014,26(5):503-505
学术论文的发表极其依赖于高质量的同行评议,尽管同行评议不尽善尽美,但能帮助作者提高论文的写作水平以及编辑人员的编辑水平。研究发现,对审稿质量做出最佳贡献的预测因素包括是否为大学附属医院工作的审稿人或研究生毕业10年内的年轻人。目前进一步改善审稿方法的效果很有限,因此有专家建议对审稿人进行正规培训。期刊及其编辑在选择审稿人时,要考虑他们具备何种知识和技能,是否有丰富的审稿经验。这有助于期刊编辑出版单位选择到合适的审稿人,并提高审稿质量。  相似文献   

15.
根据《材料科学与工艺》刊物的特点,根据送专家审稿经验,认为:在加强编辑自我学习、提高自身水平的基础上,了解、掌握刊物涉及学科的分支;根据刊物所涉及的学科分支通过网络手段建立准确、详细的专家库;对于每篇来稿,根据稿件类型挑选合适的审稿专家,再结合编辑对稿件的熟悉程度选择如何送审;送审结束后要追踪整个审稿过程,掌握专家的反馈信息和登录情况,及时催审和补送。采用这些方法,可以保证审稿的质量和时效性,从而提高刊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王蕾 《编辑学报》2014,26(1):37-39
修改说明是稿件退修过程中作者对审稿意见的回复,是作者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申诉权、话语权)和监督权的体现;因此是编辑质量控制流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本文针对科技论文中作者对修改说明重视不够,存在敷衍搪塞、避而不答或答非所问的一些现象,提出了改进措施并阐述了编辑在质量控制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材料科学与工艺》编辑部2012年度优秀审稿专家评选结果,从审稿专家队伍建设、提高编辑送审能力、调动审稿专家积极性3个方面对编辑部与审稿专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编辑部如何与审稿专家建立良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陆宜新 《编辑学报》2013,25(4):352-353
审稿是编辑工作的一个主要环节。在整个审稿过程中,编辑的作为非常重要:不仅要做好初审和选择审稿人的工作,还要加强与审稿专家的沟通和信息服务、编辑与作者的沟通、核查专家审稿意见以及复查修改稿等工作,以实现编辑的作为。  相似文献   

19.
如何有效利用专家审稿意见处理稿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  葛建平  苏磊  蔡斐 《编辑学报》2016,28(1):47-49
经济原则的核心思想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在科学活动中,它是一种科学观和方法论.在科技期刊编辑活动中,科技期刊编辑的经济原则是一种必要性思维方法、一种概括性思维方法和一种简易性思维方法.文章论述这一原则在选稿、审稿,优化论文结构、内容表达方面的应用价值,其中重点论述在引用、图表和数学语言方面如何应用经济原则.  相似文献   

20.
Journal peer review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much research. However, the learning process through which reviewers acquire their reviewing ability, and reviewers' own perceptions of their capability have rarely been a focus. This interview study asked three questions about reviewer capability and training. At what stage did you gain confidence in reviewing? How did you learn how to review? Is formal training necessary? The interview is part of a mixed‐method project studying experienced Australian reviewers. The respondents indicate that learning to review is a continuous cycle in which formal training will not work. Following a mostly self‐guided initiation, new reviewers establish personal reviewing patterns. By trial and error, the patterns are consolidated and the reviewers eventually feel ‘confident’. ‘Decisiveness' is a good sign of becoming confident. Most respondents emphasized that journals could play a crucial role in producing good reviewers, e.g. by specifying unambiguously their expectations of ‘good review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