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琳 《编辑学报》2011,23(1):44-46
分析科技期刊在体制改革实践中的重重迷茫和阻碍,认为编营分离是科技学术期刊体制改革的可行性选择之一。探讨编营分离制度在科技期刊体制改革中的必要性和预期功能,以期为艰难转型中的科技期刊出版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锋  赵惠祥  巩倩  陈华 《编辑学报》2013,25(5):466-468
在科技期刊出版体制改革形势迫切而进展不大的情况下,认为编营分离制度是科技期刊改革的可行性选择。从编营分离制度的含义、来源、理论基础、典型案例等方面分析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科技期刊编营分离经营模式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期刊引入编营分离经营模式是改革的需要,更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国建筑防水>杂志社进行了编营分离经营模式的实践,并通过经营人才的引进和管理制度的创新,保证了实践成效,使刊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传统期刊业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挑战,同时也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纸刊整体平均零售下滑,"去纸化"生存初露端倪,期刊的社会责任意识凸显,积极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利用新媒体开展营销和提升品牌活动,进行"编营分离"的进一步探索等等,构成了2013年期刊业的六大特点。与此同时,期刊业数字化转型成为潮流,重视用户体验,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进行数字化营销等等,形成其未来发展的一些趋势。  相似文献   

5.
也谈『著编合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编合一"是当前编辑学研究中出现的一个比较引人注目的观点.有学者认为,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现代化,网络书刊的出版日益完善,即时出版成为可能.同时,借助于先进的技术手段,编辑加工平台的功能日趋完善,使编辑方法简化,编辑功能弱化,学者的编辑化轻易就能实现.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著编(著者与编辑)关系是从"分离"到"合一"的演变趋势.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后期,在网络书刊取代所有其他形式的书刊后,将形成"著编合一"的现象:即所有的学者都将实现编辑化,最终编辑就不再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而只能作为著者的一种附带劳动而存在.  相似文献   

6.
李莉 《云南档案》2016,(10):57-58
"互联网+"时代为档案编研工作产生了新的机遇,编研主体更加多元、编研效率极大提高、编研成果载体更加多样、编研成果传播更加快捷;也遇到了新的挑战,必须转变档案工作者思想、必须共享档案信息资源、必须提高档案工作者素质。  相似文献   

7.
2001年第2期的<编辑学刊>刊登了邬红伟的文章<也谈"著编合一">.该文从两种编辑谈起,否定了"著编合一"的可能性和存在性,又根据刘光裕"有出版才有编辑"的观点,经过一番引经据典,得出:"从编辑职业的形成过程看,在出版活动中,‘编'与‘著'是分离的","只要出版还存在,即使到了知识经济社会,进入网络出版时代,编辑这门职业仍将存在,'著'与'编'作为两项不同的工作,两者不可能合一".  相似文献   

8.
新的市场环境要求随需应变的产品目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内容与形式分离"设计思想的书目制作方案,采用数据库技术和Word的邮件合并功能,能够针对不同的客户灵活、高效地制作出个性化的书目。在介绍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论述了内容、形式、合并三种操作的实现要点,并给出了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示例。  相似文献   

9.
从用户需求调查出发,总结图书馆业务流程自动化管理存在的症结:采访与流通分离造成"买以致用"实施困难,编目与流通分离造成"编以致用"实施困难,业务流程与用户分离阻碍用户反馈和参与。图书馆必须改变自动化系统面向流程的架构设计,用"开放平台"作为采编流一体化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十五"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省档案编研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抓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辽宁和全面实施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的历史机遇期,全省档案部门主动出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社会,推出了一大批有特色、有品位、有影响的编研成果,新型档案编研成果不断涌现,我省档案编研工作已经迈人多元化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1.
照片档案编研是档案编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照片档案馆藏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利用故事化、建设工程化的基础上,档案部门可通过以利用为导向的照片档案内容解析与存储、基于关联关系的照片档案资源发现与聚合、面向叙事的照片档案编研线索获取与构建、面向展示的照片档案编研成果组织与呈现思路,推动照片档案深入"研"与特色"编",进而实现档案编研工作创新破局.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其他因素为中心考虑、安排、设计人类社会中的一切规章、制度、规则和发展等问题。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档案编研工作中具体表现为:首先,从事档案编研工作的是人,编研成果的利用者也是人。档案编研是通过编研把分散在档案文件中的信息系统化,并传递给利用者。没有编研人员编研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档案编研工作是靠人进行一切活动的,目前档案编研是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将档案信息进行整合加工,以电子文件和磁介质的形式保存并提供给利用者。最后,档案编研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人才是关系到编研成果…  相似文献   

13.
参与式传播是一种自下而上、扁平化的传播方式,有利于扩大编研成果传播范围,实现全民参与和多元共享.通过剖析社会力量参与档案编研成果传播存在的路径障碍,从"身份赋权、内容赋新、技术赋能"三方面提出档案编研成果参与式传播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4.
院校代表在我国从无到有已经历了五年多的发展,目前全国已有12家教育出版机构设立了院校代表体制,有个别民营出版公司也建立了自己的院校代表队伍。从实际运行看,大致有"大使馆模式""研营一体""独立运行""营、销一体"几种模式,且都伴随着发展中的困惑和争论。  相似文献   

15.
宋代是史料典籍编辑的重要朝代,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的编辑具有浓厚的时代特点和个体价值,他"痛感靖康之祸"修成此书,欲以"春秋笔法"惩"乱臣贼子",<北盟>亦形成了独特的"会编体",不取官书,注重史料的罗列而不加考辨从而保留了大量的珍贵史料,史家的观点隐性地体现在材料的取舍选择上面.徐梦莘的<北盟>丰富了编辑思想,表现...  相似文献   

16.
当前,本科、高职高专和中职中专层次的教材联编联用的现象非常普遍. 按照出版者的主动性,可将其分为主动型联编联用和被动型联编联用,即出版者组织策划的联编联用教材和作者自己组织的联编联用教材.毫无疑问,以出版者为主体的行为,体现出版者的思想、意图更多一些,教材编写者处于被动合作的地位,可以比喻为"量身定做";以作者为主体的行为,则出版者会比较被动,因为作者的东西已经基本成型了,可以谓之"凑桌吃菜".不能忽视的是,有些出版社即便主动出击去寻找作者和稿源,但是在教材的策划、编写和营销等方面并没有自己的思想,只是主动拉拢一些作者出书和用书,这也应当属于被动型的联编联用.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以来,各级档案馆的编研工作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普遍加强了对档案馆馆藏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只"编"不"研"的落后状态,同时加强了对地方中心工作的资政力度,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档案中的历史参考。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8.
<鹤林玉露>是南宋罗大经著的一部杂说笔记.他在宋理宗淳祐八年戊申的一则73字小识说:"余闲居无营,日与客清谈鹤林之下.或欣然会心,或慨然兴怀,辄令童子笔之.久而成编,目日<鹤林玉露>."写作经过,一目了然.淳祐十一年辛亥,他又写了61字的小识,答复友人提出"子记事述言,类以已意,惧贾僣妄之讥"的疑问,阐明自己的态度,继续写下去.次年,即淳祐十二年壬子,在临川郡从事任上,遭劾罢官,"还山数月,是编遂成",写了78字的小识.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档案事业的飞速发展,档案工作者特别是档案编研人员积极主动地进行档案编研工作,汇编出版了诸多体例、内容不同的档案编研作品。但是,由于编研人员的编研理念不同,档案编研作品质量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了档案编研作品的可读性与可用性,编研结果与编研初衷相悖。为做好档案编研工作,提高档案编研产品的价值,笔者以为,在进行档案编研时应做到"广、实、考",所谓"广"就是指收集档案资料时要"广征博采",所谓"实"就是指选用档案资料、处理  相似文献   

20.
正"编研一体"即编辑在编中研、在研中编,编以研为基础、研以编为旨归,编研相融相契、互助互促的一种专业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它是纸媒编辑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专业化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促进期刊持续发展的生产力。近年来,笔者在期刊发展方面多有思考与探索。为期刊的持续发展建立强大的专业支撑《中小学管理》这样一个创刊已有27年的品牌期刊,在纸媒大都"日子不好过"且自身发展也面临着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