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68篇
科学研究   27篇
体育   216篇
综合类   83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几十年来,中国体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绩与举国体制息息相关,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举国体制弊端日渐显现。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分析举国体制的局限性,并从管理体制、产业体制、训练体制、竞赛机制四个方面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72.
2003年和2008年,两届篮球管理中心核心成员的观念冲突,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对于CBA联赛在"职业体制"与"举国体制"选取上的思考。通过分析CBA联赛中的赛制、职业与锦标、球员的"走出去"与"请进来"、赞助商、球迷等现实问题。提出:不压缩联赛,而采用"权重加分补偿法"来平衡国家队与俱乐部利益的构想;认为职业是锦标的基础;仿效西班牙与阿根廷,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开放政策;赛制的一贯性才是吸引球迷与赞助商的正确做法等。  相似文献   
73.
赶超式发展是我国竞技体育在特殊时期的历史选择,一直服务于国家形象的塑造、政治发展、制度建设等方面。作为一种发展战略,赶超式发展依靠举国体制保障,运用三级训练模式,实践着奥运争光计划,为我国跻身世界竞技体育强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在社会转型的新阶段,赶超式发展与社会发展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相适应:与市场经济体制脱节、政治色彩浓重、金牌主义至上等特点,增加了国家的负担。在建设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竞技体育的赶超式发展也要适应社会的新变化,做出新调整。  相似文献   
74.
举国体制是集中国家有限资源,快速发展竞技体育的一种良性的体育发展方式。但是,伴随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体育也同步转向"官本民辅"的多元的"过渡体制"。在此背景下,提出发展职业体育,为完善举国体制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职业体育是体育市场中的最重要、最活跃的元素是完整的举国体制的一部分,是对举国体制的补充和完善。发展职业体育,首先,要创立发展职业体育的新思想;第二,创造发展职业体育的人文环境;第三,要选择好发展职业体育的路径。建议:在国家竞技体育三元治理的初期,应以政府办专业队为主体,社会和市场办队为辅;中期,国家、社团、市场三者办队比例趋向均衡;后期,则以社会与市场办队为主,以政府办队为辅,最终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75.
举国体制作为一种资源整合模式,运用于体育领域便成为体育举国体制。我国体育举国体制主要运用于竞技体育领域,金牌战略则是其统领性方案,其应然使命是"夺标育人"。然而,只见"夺标",不见"育人"是金牌战略的实然缺失。建议我国体育举国体制的金牌战略重新审视竞技运动的价值取向,加强竞技与教育的结合,践行人文关怀理念,重拾奥林匹克精神。  相似文献   
76.
在中国体育界,举国体制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时常见诸于各种语体和场合,有关其概念、定义的解读层出不穷,但其内涵与外延范畴的争论却始终存在.文章通过对当前有关举国体制概念的梳理及其历史来源的探究,从不同视角分析了人们对举国体制的认识和态度.最后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关于举国体制及其争论的看法与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7.
举国体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科学认识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问题,决不是简单的对社会制度问题的评析,旨在对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存在的合理性从四个方面进行科学的剖析,以期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理论问题提供科学的参考之宜.  相似文献   
78.
中国竞技体育的腾飞和国际体坛地位的确立无不得益于其体育组织的不断变革与创新。中国竞技体 育组织的研究主旨是促进竞技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在研究内容上主要集中于组织形态特征和运行特征、 举国体制的管理模式、竞技体育从业人员的关系及其对竞技组织绩效影响等几个方面的研究。采用基本理 论的介绍或援用,通过对局部的问题的实证性研究来印证相关理论研究范式。将运动项目特征研究融于组 织形态、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研究之中,加强临床应用研究是未来我国竞技体育组织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9.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依据历史和社会学观点,就"举国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异化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建立和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形成政府、社会、个人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回归体育运动本义,呼唤人文精神关怀;培养运动员走"体教结合"之路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和进行渐进式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0.
我国高水平竞技体育的训练体制是采取举国体制,它在迅速发展我国竞技体育和提高运动成绩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举国体制显示出许多弊端,因此作者根据国家体育改革的方针,提出逐步向全民体制过渡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