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4篇
教育   357篇
科学研究   45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6篇
信息传播   51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图书编辑学之我见是,图书编辑之于编辑即是拥有编辑学的共通特征;图书编辑之于图书即是受图书的特点及功能制约。图书编辑学不仅是一个丰富的理论形象,更多的还需要老师实践经验的充实。  相似文献   
162.
万家练 《编辑学报》2009,21(5):448-450
针对一位科技期刊年轻编辑在成才上的困惑,通过事例分析,提出了科技期刊年轻编辑成才的2个必备条件:敬业与专注.  相似文献   
163.
由于个体原因、职业特点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青年编辑容易产生职业困惑.建议从思想观念、工作乐趣、个人修养等方面入手进行自我调适,再辅以组织干预,来化解青年编辑的职业困惑.  相似文献   
164.
选择性配发编者按语加强医学期刊的评论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广宇  张宁  王钢 《编辑学报》2009,21(5):403-404
通过对<中华创伤骨科杂志>配发的编者按进行分析,总结期刊配发编者按的意义,强调作为编者应适当加强对期刊论文的干预,发挥期刊的评论功能.同时对编辑应具备的条件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65.
论学术期刊编辑与“学术土壤”的培育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从学术期刊编辑的角度,探讨编辑在阻击学术伪劣产品、培育"学术土壤"的工作中应承担的历史重任,以期为我国"学术土壤"的整饬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6.
正确看待"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结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孔琪颖  蔡斐  张利平  徐晓 《编辑学报》2009,21(6):544-546
归纳影响"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的要素,对初审中运用该系统检测出的不同等级文字复制比的文章的学术不端可能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检测案例,得出该系统能有效帮助初审,但尚不能取代初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7.
从稿件本身入手准确遴选审稿人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傅佑丽 《编辑学报》2009,21(4):338-339
阐述综合性科技期刊编辑针对一篇具体的来稿选择审稿人的方法。从稿件的题名或关键词、作者信息、参考文献等方面入手,分析利用网络选择审稿人的特点及注意事项,以期解决"送审"这一编辑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提高审稿质量。  相似文献   
168.
杨玲  丘苑新 《新闻界》2009,(2):164-165
本文对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9.
也谈学术期刊的编辑学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刚 《德州学院学报》2009,25(1):104-105
当今学术期刊的发展趋向要求编辑走向学者化的道路。编辑学者化要求编辑不仅在编辑学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鉴赏水平,而且在相关的专业领域也应该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只有如此编辑才能衡量他人研究成果的价值。学者作为编辑进入审稿过程,首先应该是鉴赏,用专业的眼光去审视。同时在审稿过程中,也会对自己的专业研究起到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最终提升学术期刊的品位,提高办刊质量和办刊水平。  相似文献   
170.
王小英  祝东 《唐山学院学报》2010,23(1):56-57,62
赵树理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同时也是20世纪著名的编辑出版家。梳理赵树理的编辑生涯,可以看出其在编辑期刊报纸时明确的角色意识,注重与受众群体互动,有强烈的责任感与宣传意识,并将编辑报刊杂志与培养文学人才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