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3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两次世界大战使西方人的精神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想知道为什么>和<阿拉比>分别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关注了这个腐朽的、道德沦丧的西方社会.作者通过描写孩子的精神成长历程以及他们的顿悟,表现了西方社会所弥漫的失落与幻灭的情绪,并藉由一个孩子眼中天真世界的破碎和浪漫理想的幻灭,让我们窥视到了整个西方世界的精神荒原的景象.  相似文献   
32.
两次世界大战使西方人的精神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想知道为什么》和《阿拉比》分别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关注了这个腐朽的、道德沦丧的西方社会。作者通过描写孩子的精神成长历程以及他们的顿悟,表现了西方社会所弥漫的失落与幻灭的情绪,并藉由一个孩子眼中天真世界的破碎和浪漫理想的幻灭,让我们窥视到了整个西方世界的精神荒原的景象。  相似文献   
33.
荒原意识浸润在张爱玲的所有作品中,它是在时代背景、家庭背景与个人经历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表现为对人类文明与人性的绝望.张爱玲认为文明与人性都已走到尽头,注定毁灭,而且没有再生的希望.在张爱玲的作品中,"苍凉"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底色,无论情节多么传奇,场面多么热闹,表现技巧多么繁复,故事的背景都是苍凉的,而这正是张爱玲作品最突出的特异之处.  相似文献   
34.
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的长诗《荒原》因其用典庞杂、意象繁复,被称为“有名的难懂的诗”。本文从造成文本艰涩的多处典故入手,通过对其艺术模式的三个层面,即象征模式、整一现和堕落与拯救等的分析,以期较为深入地破泽《荒原》的艺术密码。  相似文献   
35.
“荒屋”是弗罗斯特诗歌中重要的意象之一,但在先前的研究中,这方面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人类建造房屋的初衷是避免风吹雨淋日晒之苦,但为了持久地维持房屋的安全性和家园的纯洁性,人类付出了惨痛代价:与自然隔绝,生命窒息,爱情枯萎,心灵困守,家园失落。在弗罗斯特笔下,人类在工业化时代苦苦守候的房屋和家园,不可避免地沦落为“荒屋”和精神荒原。  相似文献   
36.
本文试用弗洛伊德“释梦”及本能论的观点对英国诗人艾略特的作品进行分析。艾略特的作品中充满了重叠的意象与象征,长诗《荒原》就采用梦幻式的象征手法表现出诗人精神的幻灭和对社会的绝望。弗洛伊德学说为艾略特的诗作提供了形式及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7.
从艾米莉的人生遭际来看,《呼啸山庄》带有半自传的性质。作品通过对呼啸山庄的自然景色,男主人公的复仇行为,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描写表达了她向世俗抗争的意志和对自由的追求,其中对呼啸山庄的自然环境的描写为小说的主旨定下了悲凉、冷峻的基调。  相似文献   
38.
在小说《还乡》中,哈代凭着他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丰富的想象力和对大自然的感悟性,用精美的措词、和谐的语音、多变的句法细致生动地将一幅壮美而又昏沉的爱敦荒原展现在读者面前,盛赞荒原的卓越崇高,慨叹荒原的苍莽未凿,并在小说文本中产生了一种张力,成为故事情节发展的独特背景,象征着左右人类命运的一种外部力量。哈代对荒原的描绘富有象征性和预言性,已成为英国文学中的散文名篇。  相似文献   
39.
鲁迅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中的荒原意象是鲁迅先生苦痛和孤独在小说中的投影.从根本上说,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荒原意象正是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内心的真实体验.作者类似于灵魂拷问式的焦灼感,通过<呐喊>、<彷徨>的荒原意象得以展示.  相似文献   
40.
艾略特的《荒原》揭示了主体在自身的分裂中构成自身,在他者话语的延展中呈现自身的过程,并形成了一个有历史意义的多元主体的对话。而这与诗人的“非个性化”理论所强调的传统意识完全吻合。诗人就是用这各上方式将历史与现实、远古神话与现实故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相交融,让读者从多方位、多视角看到西方现代文明的荒原的现状、诗人拯救荒原的祈求以及宗教信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