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2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后现代主义之审思--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主义对于"现代科学世界观"与"科学文化"的批判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即清楚地表明了封闭性、确定性和独断性的局限;这一工作是与科学哲学的现代研究直接相呼应的;但其同时也表现出了明显的片面性和绝对化,后者就构成了后现代主义由反"科学主义"走向"反科学立场"的实际途径。  相似文献   
62.
德国著名数学教育家鲍尔斯费德(H.Bauersfeld)1976年在第三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ECMEⅢ)上明确提出了数学教育的三个研究对象:课程、教学和学习;其后,美国的凯伦(T.Kieren)又将这三者形象地比喻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并指出这三者分别对应于如下的三种人:课程设计者、教师和学生.这就是所谓的“数学教育三角形”.  相似文献   
63.
1999年底我国数学教育界曾因一篇关于“初中课程将完全废除证明”的报道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一事件后来虽经有关方面对相应事实进行澄清得到了平息,但是,我们仍应从这一事件获得深层次的启示或教益,我们应当认真研究初中数学课程究竟是否应当进行证明的教学?而为了正确解答这一问题,应首先弄清究竟什么是(数学)证明?证明在  相似文献   
64.
"找规律"无疑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数学活动,更为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很好的题材,即十分有益于学生逐步养成"乐于探究、善于探究"这样一种思维习惯。正因为此,在各类数学教材、教辅材料以及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乃至形形色色的竞赛活动中,我们都可以经常看到"找规律"的身影。但是,这方面的教学存在不少的问题,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即常常以“发现规律、检验规律”统一地去处理所有此类内容的教学:教学中我们又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的“自主探究”变成了“假探究”。等等。,对此我们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5.
记事类文本教学,往往容易在读懂“事”上耗费精力,教学以“阅读理解”为核心价值,表达依附于其中。学生阅读文本的主要任务就是吸收,之后就剩下储存知识条目。长此以往,他们将被僵化的语文知识所套牢。潘新和教授认为:读“完”一篇文章,阅读教学才完成一半。另一半更重要,就是要让学生把从读中学到的用在文章写作中;让他们把对文本的理解、感想说出来,或者写出来。这才能算是真正完成了阅读教学的一个完整过程。因此,我们主张记事文教学,重心应偏向“记”,重在教“表达”。  相似文献   
66.
本文依据国内外的相关实践与研究,从理论的高度对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活动化”、“生活化”与“个性化”取向进行了分析与评论,作者的基本观点是:这些取向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同时则又应当努力防止与纠正各种极端化的主张与片面化的作法。恰恰相反,数学课程改革顺利发展的关键则在于努力作好诸多对立面之间的适当平衡。我国新一轮的数学教育改革现在处于积极的实施之中,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以下简称为《标准》)的制订与初步的实践看,确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特别是,《标准》在很多方面体现了直先进的数学教育思想和理念;但是,从理论的角度看,也有一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特别是,我们既应充分吸取国外在教育方面的先进思想,包括从他们已有的实践吸取有益的启示和教训,同时则又应当反对对于国外种种“时髦思想”的盲目追随,甚至从一个极端走 向另一极端,以下就从这样的角度对数学课程改革的“活动化”、“生活化”与“个性化”取向作出分析和评论,由于所说的这几种取向在很大程度上也可被看成世界各国新一轮数学教育改革的共同特征,因此,本文的论述就有着更为广泛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67.
解读“数学课程目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教育部基教司新近组织编写的《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以下简称《解读》)不同,本文并不企图“通过提  相似文献   
68.
审思数学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9.
4 两个要点对于建构主义及其教育涵义的深入分析应当说是教育界所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 .就当前而言 ,笔者以为 ,我们并应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4.1 应当注意纠正以下两种对于建构主义的误解第一 ,学生的“主动建构”即是指“动手实践、实物操作” .以上的论述已经表明 :就其基本的意义而言 ,建构主义所论及的只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内在的思维活动 ,也即是从这样一个角度对“意义学习”(这是与“机械记忆”直接相对立的 )做出了如下的具体说明 ,而并没有涉及任何一种具体的学习形式 ,这即是指将新的学习内容与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或者说 ,认…  相似文献   
70.
教材编写是课程开发的重要一环,从而,在积极实施数学课程改革的同时,我们也就应当十分重视数学教材编写工作的改革,后者则又不仅是指组织形式的变化,包括编写工作的“放开”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教材多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