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阐述了如何有效利用学生集体意识调控课堂,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管理课堂纪律,帮助问题学生在集体的监督鼓励下持续进步。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如何有效利用学生集体意识调控课堂,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管理课堂纪律,帮助问题学生在集体的监督鼓励下持续进步。  相似文献   
3.
柳珊 《新闻大学》2002,(3):38-40
2001年3月26日,被媒体炒作良久的《笑傲江湖》一剧终于在央视8套闪亮登场了。该剧播放期间,笔者每天在网易的电视迷论坛里跟踪受众对该剧的观后反应,新浪网则早早开设了一个关于《笑》剧的主题站点。从这两大网站中,笔者收集了40来篇关于《笑》剧接受反馈情况的文章及调查结果。(需要说明的是。网上调查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社会调查,在抽样方式、问题设计、实施访问等方面都有缺陷。但是接受调查的网民绝大多数是关心《笑》剧的电视受众,他们在身份、年龄、文化程度、性别等多个方面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笑》剧的接受群体,因此。这些网上调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受众心理机制与广告劝服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鹏  柳珊 《现代传播》2002,22(1):108-110
受众心理机制直接影响传媒广告的劝服效果。受众处理广告信息的心理过程分为边缘路径和中枢路径。前者在受众的“动机 -能力 -机会”心理指标较低时效果显著 ,后者在该指标较高时效果显著。与此相对应的是两种基本的广告诉求方式。其中感性诉求方式强调“典型使用者”的身份、地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 ,以此对受众施加心理暗示 ;理性诉求方式强调商品的性能优势 ,满足受众既存的认知期待。不同的商品要根据目标受众的心理机制的不同确定诉求方式。  相似文献   
5.
柳珊 《新闻记者》2007,(4):16-18
电视是当今社会最强势的娱乐媒体。中央电视台作为中国电视的第一播出平台,拥有国内其他媒体所难以比拟的资源和地位。央视春晚正是立足在这样一个平台上,集中了全世界最顶尖的华人明星,并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韦伯强调用科学、精确的方法去调查新闻业,让新闻业在一个不断理性化的世界中承担起社会责任,促进信息与观点的交流沟通。同时,韦伯的精英思想也让他对新闻记者这个职业充满了期待。韦伯的新闻思想当然也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对娱乐新闻泛滥、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意识越来越淡薄的当代新闻业而言,无疑是富有警醒与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柳珊  张颖 《新闻大学》2006,(4):65-72
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新闻传播领域作为当前人类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领域,更是无法避免.与以往多数研究偏重从内容、体制的角度观察中国新闻改革事业不同,本文试图从传播技术的角度探究中国新闻改革事业.本文以时政报道为切入点,对比了2006年传统媒体中的两会报道与两会博客内容,从信息把关、受众与媒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传播技术与民主政治三个方面,分析了传播技术对当前中国新闻改革事业带来的影响,并进而指出这些影响存在的优点与弊端.  相似文献   
8.
"批判型受众"是德国青少年媒介素养培养领域中的重要概念。本文通过对德国战后五十年媒介批判能力教育发展情况的历史分析,介绍了德国学者关于媒介批判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范式,并结合当代德国著名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杂志——Spinxx的项目案例,指出在新媒介情境下,德国青少年"批判型受众"培养模式的作用与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讨论了这一模式对我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柳珊 《学周刊C版》2020,(17):121-12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引领学生去发现、去观察、去体会汉字方正的美丽和其意义的深远;去领悟、去感受汉语语言的魅力和其丰富的情感,以此来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愉快地畅游,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的确,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兴趣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关键,因为兴趣是语文学习最好的老师,也因为真正的有效教育不仅仅是学生行为上的投入,更是学生心理上的投入。实践证明,只有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有效教育的效果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保护孩子脆弱的心灵,班主任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进行心的交流,以达到培养学生优秀能力的目的,而教师也能从中体会到教育的乐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