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建华 《新闻前哨》2011,(12):95-96
电视科教节目,在传播内容上,重视科教节目中科技精英文化与科技大众文化的分离与互补,重视传播内容的人文内涵,才有助于实现科教节目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电视科教节目是指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性节目。近年来,伴随着CCTV10等专业科教频道的开播,一批制作精良的科教节目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寻常百姓的欢迎和拥戴。  相似文献   

3.
电视科教节目作为开展科普活动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应建立以受众为中心的观念,提高自身的可视性,才能更好地发挥普及科学知识、传播技术技能、倡导科学方法和思想的作用。本文在对受众收看电视科教节目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应从节目内容和节目制作两方面提高电视科教节目的可视性。  相似文献   

4.
电视科教节目是指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性节目。近年来.伴随着CCTV10等专业科教频道的开播,一批制作精良的科教节目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寻常百姓的欢迎和拥戴。[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刘萍 《新闻爱好者》2011,(14):86-87
电视科教节目作为开展科普活动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应建立以受众为中心的观念,提高自身的可视性,才能更好地发挥普及科学知识、传播技术技能、倡导科学方法和思想的作用。本文在对受众收看电视科教节目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应从节目内容和节目制作两方面提高电视科教节目的可视性。  相似文献   

6.
过去我们对电视科教节目有认识不清的地方,以为电视科教节目就是那种几分钟一个的科教片。其实电视科教节目同电视文艺节目一样包涵着许多内容和形式,有必要对科教节目从创作理念上,从定位上进行新认识。电视科教节目是以电视手段反映科学教育知识的节目。因此只要满足了以上的  相似文献   

7.
电视科教节目通过影像、声音等多媒体传播途径,将科学信息(包括知识、常识、经验)进行艺术处理,通过电视终端等多媒体传播平台传递给受众. 从传播内容来看,电视科教节目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己任,节目题材包罗万象.从传播方式来看,电视科教节目既继承发扬传统媒体优势,又借助新媒体平台,把科学知识经过艺术加工,力求将通俗、有趣、有丰富画面感和互动效应的内容呈现给观众,提高受众的科学素养.电视科教节目是集科学性、艺术性和普及型教育于一体的大众科教类节目.  相似文献   

8.
电视专题节目将科教娱乐新闻事件等作为主要报道内容,对选定的内容主旨进行仔细深刻的表现.在内容类型的选择上、电视专题节目主旨的提炼以及整体节目的架构上都表现对人物、事件和整体背景的了解和认知,所以电视专题节目更具内容上的突出性,在内容上也要选择得更加合理.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电视专题节目采编过程中累积的实际经验,对现在的电视专题节目采编提出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手机报已经普及的今天,手机电视在国家标准出炉之后也迎来了自身发展的黄金时期。一直以来内容制作是媒介的核心竞争力,手机电视的发展也不无例外。现阶段我国手机电视的内容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传统电视内容;二是自制电视内容。目前手机电视是以将传统电视内容搬上手机屏幕为主,主要分为新闻资讯和娱乐两大类。手机电视要想以内容取胜,突出差异化传播以吸引更多的受众,必须在自制节目内容上下足功夫。  相似文献   

10.
美国华语电视根据自身频道和受众定位以及当地的市场特点,在节目引进、编排、构成等方面有着相应的模式。美国华语电视与我国对外电视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在我国国际传播中扮演着接受者的角色,对于扩大传播范围和增强传播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内容模式对于我国电视对外传播也有着重要的启发或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研究:美国华语电视的内容模式、美国华语电视内容模式的成因以及美国华语电视内容模式对于我国对外传播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从《百家讲坛》看电视媒介文化传播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芳芳 《新闻传播》2006,(11):38-39
《百家讲坛》是近年来媒介和学界备受关注的节目,它通过电视媒介传播文化,其传播方式、传播内容都受到很大争议。电视大众媒介的本质,决定了电视传播的内容都会带有大众化、娱乐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节目形态同质化,节目内容低谷化,传播内容“审丑化”与“弱智化”、传播模式缺乏创新等问题几乎已经成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普遍的诟病。  相似文献   

13.
电视理论节目不同于其他大众化的传媒节目,往往以正确社会价值观念的传播,作为电视节目制作的主要目标。特别在互联网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电视理论节目通常会利用记者采访、嘉宾访谈、纪录片讲述等素材进行节目策划与设计。本文主要探讨新媒体时代下,电视理论节目的创新与传播的发展方向,通过对电视理论节目现状的梳理与分析,提出推动电视理论节目样式与内容创新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传播功能就是指传播的目的或作用。总体上看,我国电视科教节目的传播目的有:教育教学目的;服务目的;交流信息目的;娱乐目的。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近几年兴起的新型电视节目形式,“电视读报”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力。“电视读报”节目以报纸为主要信息来源,依托电视传播媒介,以新闻“二传手”角色出现,是电视和报纸创造性“联姻”的产物。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出发,围绕构成完整传播过程的五要素,对“电视读报”节目的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传者和反馈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探讨“电视读报”节目在传播过程中的特点,为实践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田磊 《青年记者》2007,(6):58-59
科学史学的创始人之一美国的萨顿认为:“自然的研究必然是由人研究的。尽管这种研究是客观的,并且科学家们试图使它尽可能的客观,但是它仍然是以人类的经验和价值来观察解释一切的。科学不过是自然界以人为镜的反映。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始终是在研究人,因为我们只能通过人的大脑才能理解自然。”电视传播要与科学传播融合,最关键的就是使科学人性化。人性化传播是当今电视节目制作的普遍发展方向,电视科教节目因其特殊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目的,要求它必然要以人为本,实现人性化传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营电视的生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力 《视听纵横》2007,(5):46-47
纵观近几年来我国电视产业不断改革、发展的大背景,我们可以看出,蓬勃发展的中国电视产业为民营电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新的传媒形态和传播经营机构的不断涌现,迫切需要提供大量的节目内容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鉴于目前不少电视频道的节目制作数量和制作质量的不足,民营电视正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内容提供者,成为构建电视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桂莉  裴世兰 《新闻窗》2007,(2):59-60
随着中央电视台及各地方电视台相继建立科教频道,我国的电视科普节目在规模和数量上都有了很大提高,且以其生动、形象、传播速度快和覆盖面广等特点成为进行科学传播的重要媒介。本文以科普节目形式为切入点,对我国的电视科普节目进行归纳和分析,以期为科普节目制作提供多元化的创作思路,增强其竞争力,做到用多种形式吸引人,感染人和启发人。  相似文献   

19.
普及科学知识.传授技术技能.倡导科学思想与方法.是作为社会主义大众传媒的电视事业义不容辞的职责。中国电视事业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自觉承担了这一任务。从最初不定期播出少量的科教影片.到现在大量科普节目、栏目、科技新闻.甚至专门的科教频道出现于电视荧屏.中国电视科技传播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体现了其不断适应大众需要与社会变革的自觉。  相似文献   

20.
赵鑫  陈清 《声屏世界》2006,(11):28-28
农业电视技术推广片和科技专题片同属于电视科教节目的范畴,都要为农民服务。然而,它们又是电视科教节目的不同分支,各具特色,具有不同的创作特性,值得广大农业电视科教节目的创作者们认真研究和思考,避免将二者混为一谈,以求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二者在创作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创作目的不同。农业电视技术推广片重在传播农业实用技术,讲述农业技能,让农民通过观看电视片学会有效的农业科学技术。它的重点在于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技能,把每一个技术环节都要详细地解释清楚。例如,电视片《杞柳的编织技术》,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