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根据1995-2004年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楚辞体”语文体特性研究的论文,分别从《诗》、《骚》异同比较、汉代人对楚辞的接受、楚辞的“语体特点”和“体性”特征等四个方面对“楚辞体”的文体特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楚辞集解》是明人汪瑗楚辞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由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此书做的不太公正的评价,影响了它的流传。其实,此书虽有不当之处,但在楚辞学研究上仍有一定的参考介值,理应在楚辞研究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从四个方面入手,评析它的价值与不足,以求给它一个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中国龙凤文化源远流长,在西周至战国时期产生的两部伟大诗歌总集《诗经》和《楚辞》,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龙凤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诗经》的龙凤多单独描写,《楚辞》的龙凤则多在一诗中对举描写,体现了南北文化融合的鲜明特征。《诗经》、《楚辞》中的龙凤意象都具比兴与象征作用,而《楚辞》则更多了一分南巫文化的神秘色彩。《诗经》和《楚辞》共同奠定了中国龙凤文化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4.
林云铭《楚辞灯》是问世于清初的一部重要楚辞注本,也是较早在日本得到刊刻并广为传播的楚辞注本,对楚辞的普及贡献颇大。考释《楚辞灯》在日本流传的版本信息与传播情况,对于楚辞版本校勘以及传播史探究,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实地调查,笔者整理收集了十余种《楚辞灯》和刻本,对其版本信息作了详细介绍,总结其刊刻特点,分析《楚辞灯》在日本传播的主要情形和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5.
丁海玲 《职大学报》2014,(1):14-22,25
随着楚辞学研究的日益兴起,王夫之的《楚辞通释》也逐渐受到楚辞学者们的关注.通过对前者《楚辞通释》研究的梳理,可以看出其成果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较高成绩.但对楚辞学者来说,《楚辞通释》的研究还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收藏的《楚辞典籍》,约可分为以下几类:明代《楚辞》善本;清朝和民国的《楚辞》抄本;日本与韩国刊刻的《楚辞》印本;现代大陆和港台地区出版的《楚辞》研究著作。其中有些书国内的收藏量已不多,十分珍贵,有的甚至是精品。此外,几本否定屈原其人著作的出版,代表了令人深思的另一种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7.
《楚辞》是由楚国艺术家如屈原发展起来的诗歌,在中国诗歌史上与《诗经》发挥了关键作用。《楚辞》是通过《文选》、《楚辭集注》、《古文眞寶》和其他文献传入朝鲜半岛,同时被朝鲜诗歌文学采用,贯穿从三国时代到朝鲜王朝的整个时期。朝鲜诗词艺术家和学者运用《楚辞》创造出了各种朝鲜诗歌去表达变化多样的艺术观点。本文通过文学比较,研究了《楚辞》中的汉文学对朝鲜的汉文学影响力。第一方面,本文研究了《楚辞》在韩国传统文学中的运用并给出了实例验证。通过研究文献,作者认为朝鲜学者运用楚辞的情境动机是楚国学者与朝鲜学者境遇的相似性。朝鲜和楚国都是不安定的,艺术家也有类似的经历。除了这个情境动机,主观动机是朝鲜学者运用《楚辞》的更重要的原因。朝鲜学者和楚国学者的思想在不安定的腐败的社会环境下,他们不得不在精神上超脱于社会。这些相似的情境和主观动机催化朝鲜学者采用《楚辞》尤其是屈原的诗歌去表达美丽的悲情。  相似文献   

8.
丁玲 《职大学报》2015,(1):23-26
汉代至晋代,楚辞属赋;南北朝时楚辞与赋开始分立,梁萧统《文选》将赋、骚视作并列的两种文类,赋类仅收录以"赋"名篇之作,骚类所录皆《楚辞章句》中篇目;隋唐以降,历代总集中赋类的收录多延续《文选》的体例,但楚辞与赋的类目关系和楚辞类的收录体例,终无定法。  相似文献   

9.
钱钟书的《楚辞》研究,主要集中在《管锥编》第二册《楚辞洪兴祖补注十八则》中。其他著作中也有零星论述。这十八则中涉及《楚辞》作品二十七篇,主要从训诂、释义、修辞、评文、鉴赏等方面,对《楚辞》进行探讨。钱先生的研究偏重于具体的文艺鉴赏,艺术范型的研究,大范围的比较,多学科的对照。在自觉的美学追求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研  相似文献   

10.
周建忠教授是研究当代楚辞学颇有成就的一位学者,已出版《当代楚辞研究论纲》和《楚辞论稿》两部专著,并发表大量论文。《中国二十世纪“楚辞学史”研究论文总目》是建忠先生最新成果,本刊决定在“楚辞研究专栏”上连载,相信有助于同行的借鉴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文明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研究的日益深入,人们对"文化"一词的运用和阐释越来越广泛和自觉,对"文化"一词所做的界定和描述也越来越丰富和复杂,真可谓汗牛充栋,众说纷纭。通过对文化一词的"化"的梳理和归纳,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人类文化生生不息的变化及其本质。  相似文献   

12.
"课程"概念是课程论的"中心"与"基调"。反思"课程"概念界说的多样类型与定义方式,"简化范式"是其共有缺失。以"复杂范式"去理解"课程"概念的复杂性,可谓是建构课程本质观的新思路。狭义地讲,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的计划;广义地看,课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系统。"课程"概念的复杂建构给予新课程改革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三视图”的画法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课程“机械制图”中的重要内容,对“三视图”教学中的“做中教”与“做中学”的具体做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清代各省布政使有廉有贪。康雍乾时统治者曾极力扬廉惩贪,其惩贪之法为:健全法制,严格挑选,加强监察,严惩贪污。清中叶以后,贪墨之风愈演愈烈,其原因,一是官官相卫,沆瀣一气;二是人君不俭,执法不一。  相似文献   

15.
<庄子>是哲思和文心的结晶,"物化"是渡入<庄子>的要津.从哲学、美学、文学等多视角、多层面对<庄子>"物化"思想的研究做一个综合的论述,以展现其历史演变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材城市化倾向"已经从一个边界明晰的事实概念扩大为一个多方参与的舆论"事件"。其间不仅包含着人们对教育公平理想的追寻、对城市文明"先进性"隐喻的曲折表达,更隐藏着人们对乡村文明日渐远去的缅怀、对农村教育日益被城市教育边缘化的忧患。  相似文献   

17.
互补理论——反思"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之争论,在本世纪初尤为突出。通过对两种训练理论的历史传承和理论内核的反思,导出“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是互补的。  相似文献   

18.
高静 《职大学报》2009,(3):36-38,63
相对于20世纪而言,21世纪初的女性写作不再是自己心灵呓语和世俗喧嚣的言说,而是有了一种很自觉的审美意识的支撑,带上了一定的时代感.在文学的书写中,女作家们抖落着满身的小资情调,以女性独立的生存方式和心理状态彰显着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9.
《狼图腾》这部影片对导演的要求异于平常,最大的原因就在于"狼"这个重要角色的影视表现,狼的精神的体现,狼与自然的融合,狼的图腾意义等都是影片表现的重点。文章通过对影片视听语言及"狼"的表现段落的分析,来进一步阐述这部影片对"狼"的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20.
王昌龄《出塞》诗中的"龙城"与南北朝诗人笔下的"龙城"和其他唐人诗中的"龙城"一样,只是用典,借指边关边城,既非实指匈奴龙城,亦非实指前燕龙城,更不是卢龙之误。"卢龙"一辞在唐诗中先是虚实并用,后来逐渐由今典演化为故典,与"龙城"一样是借指边关边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