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目的:为揭示江苏省7~18岁学生身体素质发展趋势和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利用1990年和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结果,对江苏省7~18岁学生的数据进行统计检验和分析。研究结果:江苏省7~18岁学生在速度、力量和耐力三大素质上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江苏省7~14岁乡村学生的下肢爆发力呈现下降现象;14~18岁的城市学生在柔韧素质方面具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根据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实施方案,对天水地区中、小学7—18岁学生的调查结果,从年龄发育规律、性别差异、城乡差异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年龄发育规律:男生在18岁前,女生在16岁、17岁前六项身体素质的发育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并达到高峰值.2.性别差在现为,随年龄增长男女之差呈显著增大的趋势.3.在城乡差异上,速度项目和上肢力量城市学生优于乡村学生,耐力项目则乡村学生优于城市学生.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东西部7~18岁汉族学生体质差异,应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将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2000年和2010年两次调研中有关上海和甘肃省7-18岁汉族学生体质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2000—2010年的10年间,7~18岁上海城市学生身高、体重优于甘肃汉族城市学生且差异呈缩小趋势,7~18岁上海乡村学生身高、体重优于甘肃乡村学生且差异呈拉大趋势,7~18上海学生胸围与甘肃学生胸围差异呈拉大趋势,7~18上海学生肺活量反超甘肃学生并有差距拉大的趋势,7~18岁上海学生身体素质优于甘肃学生且差异呈现缩小趋势。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身体成份、机能和运动能力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1985-1995年对北京市属高校19~22岁男女大学生5 405人分别进行了皮脂厚度测量以及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各项指标的测试.研究认为:1)目前高校男女大学生脂肪量和体脂%有明显增长趋势,瘦体重明显低于日本和欧美青年;2)男女大学生各项身体素质除部分有所提高外,其它各项素质,尤其是男女生速度和耐力都呈现明显下滑趋势,我国男女大学生身体素质和体力水平明显落后于日本青年; 3)目前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佳,体力水平下降的情况应当引起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和院校领导的关心和重视.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全面掌握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长期系统地连续观察其发展规律、特点,以便为指导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国家四部委于1985年4-7月,对全国7-22岁汉族学生城乡男女四类458.607人的脉搏、血压和肺活量第五项指标进行了测试本文就各年龄组的统计运算结果做以下研究.  相似文献   

6.
1985-2000年陕西省小学生体质状况动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1985年、1995年和2000年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实施方案和检测细则"的规定,对7~18岁的中小学生进行了体质与健康状况的指标测试.研究结果表明:1)1985~2000年15年间,陕西省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都有了一定幅度提高,发育速度处在长期趋势中的快速增长阶段.2)城乡学生身体发育的充实度和匀称度有了不同程度改善.3)机能指标方面,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数平均增长值出现了持续负增长,但是,在1995-2000年的5年间,肺功能下降的趋势有所缓解.4)身体素质的总体发展水平有所下降.其中,速度素质和柔韧素质下降幅度较小,耐力素质下降幅度较大,力量素质呈现小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7.
湘西土家族、苗族学生1985-1999年体质健康状况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家族、苗族是我国的两个少数民族.湘西是土家族、苗族的主要聚居地.1985年、1991年和1999年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实施方案和检测细则"的规定,对土家族苗族自治州7~18岁的中小学生进行了12项指标的测试,分析这两个少数民族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变化的特点、规律、趋势及存在的差异和原因.为实行民族优生、优育、优教,进一步改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和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决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西部开发,为湘西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合格的人才储备.研究结果表明:1)1985-1999年14年间,湘西土、苗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提高,发育速度仍处在长期趋势中的快速增长阶段,同时,发育过程也有明显提前的趋势.2)身体发育的充实度和匀称度不仅没有得到改善,而且出现下降,继续向细长型发展.3)在机能方面,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标(除撒拉族男生肺活量外)平均增长值均为负,呈现出较大幅度的下降趋势.4)身体素质总体发展水平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分析研究2000年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调研统计资料和西安交通大学13 055名大学生的体育合格标准数据,证实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在身体成长期的20岁左右出现下降趋势,"20岁现象"是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一种早衰现象;发现随时代推移,大学生的身高和身体机能逐年提高,但身体素质水平逐年降低,身体能力和身体条件的反向变化表明当前体育教育的效益正在下降.学校体育还需要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可持续发展方面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0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检测细则,对广州城市7—18岁男女中小学生24个年龄组,共计2400名学生“九五”期间体质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城市中小学生形态指标随年龄的增长符合一般发育规律,但存在明显的肥胖趋势,女生优于男生;与1995年体调结果相比,2000年城市中小学生体质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身体机能的下降尤为突出;小学阶段体质增长情况优于中学阶段;小学阶段身体素质水平男女间无明显区别,中学阶段以后差距拉大。建议体育教育管理部门加大青少年体质检测力度,深入体育素质教育改革,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城乡中小学生体质、体育知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把握河南省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随机抽取河南省城市、县城、农村的92所学校245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体质测试,研究发现城市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方面明显好于农村学生,体育知识方面城乡差距更大,而生理机能方面城市学生明显不如农村学生.  相似文献   

11.
河南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985年和1995年河南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资料为样本,对7~22岁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发展及健康变化进行动态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中小学生形态发育迅速,大学生形态发育趋于稳定,身体发育匀称度,充实度有所改善,速度、力量、爆发力等素质指标有所提高,龋齿等常见病有所下降,学生口腔保健水平有所提高;而耐力、柔韧素质、肺活量仍有下降趋势,肥胖及超体重学生比例增加,近视率居高不下,乡村学生口腔卫生保健水平仍较低;城乡间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仍有一定的差距等。  相似文献   

12.
欲了解土家族学生的体质现状,在湘西北对土家族中小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了抽样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土家族学生的生长发育和运动素质存在城乡和土汉差异:土家族学生的身高、体重、男生肺活量、女生仰卧起坐等城市优于乡村,男生上肢力量等素质乡村优于城市;与汉族比较,土家族学生身高发育较晚,较矮,肺活量较小,城市学生体重较轻,耐力素质较好,农村学生的体型较矮胖,中学男生上肢力量素质较好.体质差异主要是地区经济、生活、教育条件和锻炼机会的差异所致,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是提高土家族学生体质的根本途径.建议体质监测时,土家族学生按城、乡分组,消除因样本城乡构成不同所致的偏倚.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和掌握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生的体质状况,掌握学生在体质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与2000年第四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生身体形态总体发展水平较高;速度素质和女生的腰腹肌力量等方面发展较好;身体机能状况不容乐观,呼吸系统功能发展较差;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发展较差。  相似文献   

14.
灵敏素质是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敏素质随年龄增长的发展变化规律对于运动员早期选材及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关于灵敏素质的测试内容与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准确反映出学生身体灵敏素质的真实情况,影响了学生体质测试的信度。本研究提出了六角反应球测试灵敏素质方法较好地体现了灵敏素质包含的环境随机性变化特点,比较符合灵敏素质的概念要求,测试工具与方法简便易行。通过对7~12岁学生灵敏素质测试结果分析表明,男女生的灵敏性存在性别上的差异,7~12岁男生与女生灵敏性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的变化趋势,男生灵敏性最佳年龄在11岁,女生则出现在10岁。  相似文献   

15.
研究招募在18~23岁的在校大学生115名(21±1.5岁),其中,66名男生与49名女生。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方程模型,优化并选取立定跳远(m)、性别(男性=1,女性=2)、肺活量体重分数、身高体重分数、年龄(岁)、锻炼指数等参数指标;R=0.865,R2=0.747,标准估计误差(SEE)=5.226ml/kg/min,并通过回代检验与交叉效度检验。结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水平,建议开展进一步的外推验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摘要:以人口学和体育学交叉学科的视角对1985—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报告数据进行研究。方法:用均值、标准误、方差分析、趋势检验、F检验、t检验、发展增量和增速对耐力发展趋势进行描述性分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2019年、2024年耐力发展进行预测。结果:对7次全国7~18岁汉族学生耐力指标长期趋势进行分析;对7~18岁汉族学生2019年和2024年耐力指标进行预测;探索用新方法、新思想研究体质测试相关数据,希望推动我国体质与健康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结果和结论:29年来,中国汉族7~18岁学生耐力素质整体呈线性下降趋势,存在性别、城乡、年龄差异;2019、2024年不同年龄组耐力素质预测方向不同。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2010年中国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和2010年澳门特别行政区市民体质监测报告为研究对象,对两份报告中的幼儿(3—6岁)体质监测部分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内地幼儿在身高、体重、BMI指数方面略高于澳门幼儿;内地男性幼儿较澳门男性幼儿偏胖,澳门女性幼儿较内地女性幼儿略胖;内地幼儿3—4岁阶段身体素质整体优于澳门幼儿,但5—6岁阶段两地幼儿素质差距减小,甚至部分澳门幼儿素质均值超过内地幼儿。  相似文献   

18.
有氧耐力是人体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的能力.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就定向越野选项教学与田径选项教学学生有氧耐力,即从学生心肺功能、中长跑能力等方面来进行对比分析,并就学生对这二项选项课的赞同情况作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定向越野选项教学对学生有氧耐力提高较好,学生对定向越野选项教学赞成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