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沈洁  龚海平 《阅读》2011,(12):40-41
二、动物与英语语言文化英语中的一些动物往往与汉语中的一样,也具有文化意义。例如,汉语与英语都公认"蜜蜂"是勤劳的,所以在赞扬一个人不停地劳作时,就可以说"He is as busy as a bee."再如,"猪"既具有贪吃贪睡等贪婪的特点,又具有反应愚钝、脏兮兮的特征,因此无论在汉语还是在英语里,对"猪"都是没有好话可说的,一旦把人  相似文献   

2.
英语中of结构与’s结构异同点以及它们与汉语的字结构中的的字互译,一直是语法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探讨了英语中of结构与’s结构区别和相似之处。从英汉对比角度看,英语of介词、’s结构与汉语的字并非完全对等,因而在互译时要仔细处理。  相似文献   

3.
英语辞格Repetition是一种常用的结构上的修辞手法,主要分为七种形式.汉语修辞格中的反复也是被普遍运用的常见修辞手段,可分为三种形式.本文以英汉、汉英对照的形式,分别说明两者的特点,并进行区别.文中还将Repetition与顶真及回环两种汉语修辞格做了对比,并对英语辞格Repetition和汉语修辞格反复的翻译技巧和规律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4.
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中西语言表达方式上的不同。英语注重形合,比较突出主语,因而英语中的绝大部分句子都必须有主语;而汉语注重意合,突出陈述的主题内容而非主语本身。正因为此,"无主句"成为汉语语言的特色之一。依据主语的可寻性程度和隐藏性程度,"无主句"这一特殊语言现象,又可分为:相对无主句和绝对无主句。对于不同类型的汉语无主句,英译过程中需要区别对待,分类处理。本文就常见的汉语无主句的英译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汉语"双声"和英语的alliteration是表现力很强的修辞格.笔者在论述了二者在历史上的作用、使用频率和普及程度上的巨大差异后,从内部机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区别英语的alliteration涵盖的内容只有极小部分与汉语"双声"重合,其绝大部分内容都超出了汉语"双声"的内容范围.所以alliteration应译为头韵,而不应译成"双声".  相似文献   

6.
英语和汉语在表达否定的概念时所用的词汇手段,语法手段,甚至语言逻辑都有很大不同.因此在汉译时,只有正确地判断出英语否定句中的否定重点,才能译得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7.
各种语言都不乏动物词汇,英语和汉语也不例外。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的差异,动物词汇的象征意义虽然在某些方面相似,但更多的是折射出英、汉两种语言之间不同的社会文化內涵。本文试图通过大量实例的对比分析,从四个方面探讨英、汉动物词汇象征意义的来源,并阐述其对英语教学和跨文化间交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Metonymy, Synecdoche和Antonomasia是英语中三种"借代"辞格,"旁借"和"对代"是汉语中两种"借代"辞格.探析和比较英语的"借代"和汉语的"借代"以及英汉语双语之间的"借代"关系.指出它们之间的特点和异同点.从原有带"喻"字命名的基础上,重新命名了英语的"借代",以减少学习者的错觉和困惑,并认为Metonymy与"旁借"大致相等同,Synecdoche和Antonomasia与"对代"大致相等同.  相似文献   

9.
英文单词的中文含义为"家畜",指牛、马、羊、猪等家养动物.在英语中有关家畜的词汇很多,但其含义往往与对应的汉语家畜词汇有很大差异.为了了解这些差异,避免不应有的误解误用,本文详细地介绍一些有关家畜的英语词汇和习惯用语.  相似文献   

10.
汉语重义轻形,汉语词汇是汉语教学的重点,词汇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如何提高汉语词汇教学的实效和学生词汇习得能力是汉语语言教学工作者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文以行动研究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词汇"教"和"学"两方面情况的考察,以期能给汉语词汇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兼爱"思想是墨家思想的精髓,至今仍然放射出璀璨的光芒。"兼爱"的伦理涵义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层次:感情层次和利益层次。感情层次就是要求人们相互地、平等地、普遍地爱;利益层次就是爱时必须给对方以利益,使对方在爱中得到利益。"博爱"是基督教教义中的重要思想,它要求人们彼此相爱,爱一切人。"兼爱"与"博爱"有两点是相通的:一是认为人生来都是平等的,大家应该彼此相爱:二是认为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知恩图报是人的一种本性,你爱别人,别人就会加倍地爱你。墨家的"兼爱"思想的人性基础与基督教是相同的,因此把它作为构建现代社会普遍伦理的文化资源,容易被西方社会所接受。  相似文献   

12.
魏晋与晚明是两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孤傲嵇康与狂痴李贽最有代表性。他们有共同的士人心态:才高气豪、狂放不羁、厌弃仕宦、离经叛道、置纲常礼法于不顾,分别以"师心谴论"与"别出手眼"的方式放胆为文,以特立独行的人格激烈反抗与批判虚伪的"礼法"社会。为统治者所不容,为世俗小人所不忍;从而因名祸起,因文字而致罪。他们的死,既是个人的悲剧,又是时代的悲剧,值得去反思。  相似文献   

13.
试论太极拳运动的精、气、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极拳作为内家拳种,注重在演练中精、气、神与动作协调一致。从理解内涵、把握特点、形神兼备的角度对太极拳精、气、神的外现与修炼进行阐释,并分别就太极拳对精、气、神的内炼功效进行研究,最后指出太极拳运动精、气、神的内炼与外现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莎菲》不能用简单的“道德主题”或“女权主义”概括,在爱情故事的背后,是乱世中先觉者以“边缘意识”自守,在庸俗与空虚的双重诱惑中拒绝沉沦、抵死挣扎的心灵历程.这一“深层结构”才是这篇小说的真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5.
新的教育观念是培养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工具。培养活生生的人的方法有激活人的生命力、活跃课堂气氛、解放学生思想、活学活用、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等。  相似文献   

16.
当刘翔以12s91的最快速度取了2004年稚典奥运会的110m栏金牌后,“刘翔现象”就在神州大地轰然兴起。当刘翔及其教练“被迫”打算出国训练时,人们才开始意识到这种中国式的“后奥运虚耗”已经对金牌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这种“后奥运虚耗”现象已到了需要有关方面加以规范、引导的地步。期望能为减轻中国“后奥运虚耗”的不良影响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夸蛾氏"--"蚂蚁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语文教材选录的《愚公移山》中的“夸蛾氏”都作“夸娥氏” ,属于无本改字。《愚公移山》的故事原出《列子·汤问》 ,其原文是“夸蛾氏”。在该文中 ,“蛾”与“娥”音义俱不相通。“夸蛾”即大蚂蚁。蚂蚁搬山 ,完全符合《愚公移山》的寓意。根据民俗学的研究 ,万物皆有神灵 ,“蚂蚁神”作为大力神的代表确实恰如其分。《愚公移山》神话故事中的“夸蛾氏”就是“蚂蚁神”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材城市化倾向"已经从一个边界明晰的事实概念扩大为一个多方参与的舆论"事件"。其间不仅包含着人们对教育公平理想的追寻、对城市文明"先进性"隐喻的曲折表达,更隐藏着人们对乡村文明日渐远去的缅怀、对农村教育日益被城市教育边缘化的忧患。  相似文献   

19.
“体育大国”“体育强国”与“体育中国”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中国"理念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认为,在我国确立了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战略以后,我国体育形象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建设具有独特中国特征和要素的"体育中国"。"体育中国"以民族性为典型特征,以属地精神和乡土气息为依托,以举国体制为体制保障,以中华体育精神为动力;是对我国独具特色的体育事业和发展模式的综合印象和描述,具有独特的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20.
"有夏"的"有"     
"有"的用法很多,其中有一个用法很特殊,即用在朝代、诸侯国、少数民族及一些姓氏名词前,如有周、有狄、有熊氏.有人认为它是词头,有人认为当训为"国",甚至有人认为是动词.如果从其语音、语义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加以探讨,其用法会有更明确的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