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元培的关学思想主要表现为“以美育代宗教”。在德国学习德国古典关学的学术背景和执掌北京大学的教育背景,让他有机会在现实中实施他的审美主义思想。这表现为进一步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主张。更为重要的是,蔡氏的美育思想里面也出现了对科学机械主义的批判,这使他的审美思想和西方的审美主义思潮完全取同一步伐,从而与王国维、宗白华、朱光潜等美学家一起开启了中国二十世纪的汉语审美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2.
叶燮(1627-1703)字星期,号已畦.清康熙年间进士,曾任知县,因与朝政不合而被免官.晚年在吴江横山讲学而得名横山先生.叶燮是清初反复古主义,倡导辩证唯物主义的文艺批评家、美学家.在其代表作《原诗》一书中,他吸取前代的文艺批评成果,“创辟其识,综贯成一家言”,比较完整地,系统地建立了自己的审美思想,从而把我国古典的唯物主义美学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叶燮对诗歌的源流本末,正变盛衰;主体同现实的审美关系,艺术审美的特殊性都有深刻的研究,独特的创见,本文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3.
18世纪英国著名画家、美学家荷迦斯在《美的分析》的《论线条》专章中指出:凡物体的轮廓由波浪线构成的都显得很美。这就是西方美学史上著名的“曲线美”。如今美学家已普遍承认,在各种各样的线条中,曲线最使人感到美。但曲线何以为美?美学界却解释不一。荷迦斯认为,曲线能“迫使眼睛以一  相似文献   

4.
试论《诗经》中所蕴涵的古典生态存在论审美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当代生态存在论审美观探讨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对于某些经典的审美解读,而《诗经》产生于3000多年前,是我国先民对于“天人之和”的审美诉求,其核心内涵是“与天地同和”之“志”。《诗经》的古典生态存在论思想体现在包含生态人文内涵的风体诗、反映初民本真爱情的“桑间濮上”诗、建立在古代生态平等之上的比兴手法与对于生于斯养于斯之家园怀念的“怀归”诗等方面,由此表现出我国古典生态存在论美学思想所特有的“诗体”、“诗意”与“诗法”,说明《诗经》在建设当代生态存在论审美观之中的重要作用与“实践美学”的理论局限。  相似文献   

5.
西方著名的古典美学家和哲学家黑格尔在其代表作《美学》中提出了理想性格说,而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和卓越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威廉·莎士比亚在其不朽名著《哈姆雷特》中构造了主人公哈姆雷特时而疯癫、时而清醒的生动形象。依据理想性格说,文章透过对哈姆雷特的言行举止的分析,全新诠释了其性格衍变的轨迹及特征。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关于传统美学的反思与创造,出现过浩如烟海的重要著作,郭昭第教授的《审美智慧论》则推陈出新,既非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以分别介绍各派美学家的观点为顺序,而融自己的见解于述评之中;也非康德《判断力判断》通过探讨诸如判断力、审美鉴赏判断等问题来阐发美学思想;也非《美学概论》从美、审美意识、艺术等方面综述美学基本知识,而是在系统整合和梳理西方、中国乃至印度美学资源的基础上,深入反思传统美学的有所分别与取舍的缺憾,从平等不二、心体无滞的智慧高度,整合围绕自我、社会和自然等三大核心问题,系统阐述美学的诸多智慧,寓深刻思考于笔端,含精辟反思于笔墨,尽可能彰显了智慧美学的学术品格与基本精神。可以说《审美智慧论》是郭昭第教授构建智慧美学的初步尝试,尤其显示了作者独到的感受和睿智的体悟。  相似文献   

7.
老子“象论”与毕达哥拉斯学派“数论”分别构成了中西古典美学的意义之发端。两者在思想路向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老子“象论”及其人生论的思想路向启发了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象”本体论和以“境界”为最高审美理想的思想 ;毕达哥拉斯学派“数论”及其知识论的思想路向启发了西方古典美学中的“形式”本体论和以“真理”为最高审美理想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从美学的发展历程来看,东西方都是以和谐自由为主。西方经历了古希腊的美是数的和谐、理念的和谐、形式的和谐到德国古典美学的自由说及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中国古代的思想主要以中和思想为主,中和的内涵也就是和谐自由,可以说和谐为美的思想同样成为中国古代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充满智慧的学科。古往今来,由于许多美学家习惯于吸收和融合全部美学命题,建构普泛的知识谱系,不仅致使美学丧失了整合资源的能力,“缺乏对西方美学、中国美学和印度美学三大理论资源的有效整合,缺乏构建世界美学新格局的襟怀”,  相似文献   

10.
布洛赫和安德森均在各自的著作《封建社会》和《从古代到封建主义的过渡》中对“封建主义”进行了自己的论述。两位历史学家因为受不同思想的影响,在研究中体现了各自的方法论。对两位史学家思想、方法之间的异同进行比较及思考,可以看出历史学与社会学基础理论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两位学者的研究都指向了希腊、罗马以来的自然法与自然权利的关系,这或许是解开西方文明和古典文明之间关系的钥匙。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探讨了日本当代著名美学家今道友信的形而上学美学思想.通过对今氏“卡罗诺罗伽”美学与传统形而上学、海德格尔美学以及东方美学关系的粗略比较分析,探索了今道友信美学思想的洲源与流变,从而揭示其价值得失.在美超越艺术、美超越真善、美超越存在几个方面,探索了今道友信“卡罗诺罗伽”美学方法及美学体系的内蕴.  相似文献   

12.
18世纪德国美学家莱辛的《拉奥孔》是西方文论史上重要的美学著作。书中以古希腊传说创作的雕像群"拉奥孔"为题,比较了诗与雕像在表现上的不同,揭示了诗画的不同创作要求和表现规律。通过阅读学习,笔者认为,《拉奥孔》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从创作上、作品上、接受上还是批评上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在今天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相似文献   

13.
亚里士多德有关音乐的美学思想呈现在他的《诗学》、《政治学》著述之中,为后人研究西方的音乐美学思想提供了源头;在中国,《乐记》是对音乐研究的集大成著作,包含了丰富的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亚里士多德的音乐美学思想和《乐记》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比较,涉及音乐的等级尊卑之分,音乐对人的影响,音乐的作用,音乐教育,乐师的地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德国美学家席勒的《美育书简》,提出通过审美教育来拯救人性的完整,美的艺术的力量来改造时代和社会,而非政治暴力革命。文章通过逐步解读来总结和加深认识席勒的美学思想,最后得出美的艺术与追求、美育的作用等对当代中国"美育"的时代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罗斯金的一部小说《金河王》作为结构上的切入点,从中提取"自然"与"道德"这两个罗斯金美学思想中的重要元素,指出无论是在对美与自然的体悟,还是美与道德的思辨之中,罗斯金的美学思想始终关注审美主体的感受,以及审美过程中审美客体对主体引发的道德思考,体现出了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美学论相结合的特点。罗斯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成为西方古典美学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理论家。  相似文献   

16.
1793年,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剧作家席勒在他写给丹麦亲王的二十七篇《美育书简》中。正式提出“美育”一词,并把美育作为一个专门的独立的理论问题加以探索和研究,赋于美育极高地位。从本世纪初到“五·四”运动前后,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等著名学者也积极传播了西方的美育思想。1906年,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把美育与智育、德育相并列而提出,作为我国近代学校教育的宗旨,他还提倡学  相似文献   

17.
陈则清《何文秀玉钗记》是一部少见的优秀悲剧作品。剧作主人公何文秀的命运与贪官污吏横行的明中后期社会现状密切相关,剧中人物从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悲剧色彩,冤案的发生是社会现实驱使下的必然现象。在悲剧人物的塑造上,作者有意识地赋予人物形象多元复杂的一面,使得人物性格开始趋向真实、立体。与西方悲剧不同,该剧深受儒家美学思想的影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典戏曲悲剧,体现了我国传统以“中和”为美的审美意趣。  相似文献   

18.
“距离说”作为源自西方的文学理论,它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一方面,“距离说”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远”范畴有相似之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成为其被接受的历史前提;另一方面,“距离说”的引入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进行了回应.它作为一条线索,隐约贯穿了王国维、朱光潜、周作人等人的美学思想,丰富了中国现代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19.
在众多清代绘画美学理论著作中,石涛的《画语录》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系统、完整的画学理论.从石涛的《画语录》入手,对其美学思想进行探究,深入分析石涛美学理论的核心观点——“一画论”,对于研究石涛的绘画美学思想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一在数以百计的研究刘勰《文心雕龙》的论文中,专门阐述“奇正”这一组重要美学概念深刻含义的文章却稀如凤毛麟角。因此,当读到《释“奇正”》这样的专题论文(寇效信著,刊《陕西师大学报》八○年第二期,下简称为《释》),就倍觉难能可贵。诚如《释》所指出的:“奇正”一词是“《文心雕龙》以及我国传统美学中的一组重要概念”,“刘勰虽没有辟专章论述‘奇正’,但这一组概念的应用是贯串全书的”。刘勰把“观奇正”视为品评文章“优劣”的“六观”之一(见《知音》)就是明证。显然,对“奇正”这一组美学概念作深入地探讨以求得正确的认识是极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