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优秀的男子中跑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缩小与亚洲乃至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同时也为我国广大中跑教练员科学的安排中跑技术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利用高速录像拍摄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参加2004年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大奖赛总决赛合肥站的我国优秀的男子1 500 m运动员各段落途中跑的运动学特征进行了专题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世界优秀的男子中跑运动员塞.科相比,我国优秀的男子1 500 m运动员存在的差距主要是在第二、三圈的平均速度上,而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优秀的男子1 500 m运动员在第二、三圈的缓冲时间延长、后蹬时间缩短所造成.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60名优秀中跑运动员的专项素质进行综合分析,揭示了我国优秀中跑运动员成绩提高的专项素质结构特征。为科学地控制专项素质训练,有效地促进中跑运动员专项素质提高和选择专项素质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优秀男子中跑运动员冬训期组合训练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男子中跑冬训以量为主,忽视组合训练,影响到运动员成绩的发挥,使得我国男子中长跑水平不但落后于世界水平,而且与亚洲水平也有一定差距.因此,探讨运动员(尤其是优秀运动员)的更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是目前男子中跑训练面临的一大任务.以浙江、上海田径队6名优秀男子中跑运动员(健将或接近健将)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年度冬训前后队员完成相同负荷BLA(血乳酸)、即刻HR(心率)指标的差异以及组合训练冬训前后队员VO2max(最大摄氧量)、乳酸阈功率的变化情况,研究冬训进行专项能力组合训练的可行性及功效,以便为广大教练员更科学有效地进行男子中跑训练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优秀中跑运动员的专项能力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了影响中跑运动员专项能力的主要指标,并运用统计法进行检验,最终确定专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专项能力指标体系为科学评定和诊断中跑运动员专项能力与专项成绩发展水平,最优地控制训练过程,选择训练方法与手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世界、亚洲及中国男子中跑的现状,指出速度能力差是我国男子中跑落后的主要原因.文中对中跑的生理基础、400米成绩与中跑专项成绩的关系以及男子中跑运动员应具备的速度能力等进行了较深入细致地论述,提出了现代男子中跑训练应以速度为中心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1问题的提出利用高原缺氧环境条件对中跑运动员进行训练,以帮助运动员提高成绩,这已被国内外许多中长跑教练在运动实践中加以尝试,但由于教练们对中跑运动员的高原训练认识不同,所以上高原训练的目的,任务也就不同,因而每个教练所带队员进行高原训练的效果也就有很大差异。从目前国内的情况看,有些队高原训练的效果相对较好,成功率也高,有些队高原训练的效果不甚理想,失败的多,这样,对高原训练是否能帮助中跑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的问题也就争论不一,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我们江苏男子中跑运动员在以往的训练实践中还没有进行…  相似文献   

7.
根据青少年业余中跑运动员所需要的素质特点,进行了加强力量素质的实验性训练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力量训练可提高青少年业余中跑运动员专项成绩增长的效率;中距离跑青少年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在重点发展速度性力量的同时注意专项能力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800米跑运动员的成绩不高,这引起了田径界的严重不安.1959年国家队补充了几位青年运动员,如克里瓦舍耶夫、沙文柯夫、马秋列维奇、布雷舍夫等人,这一项成绩已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情况仍然不能令人满意.为什么我国800米跑运动员的成绩不高呢?为了澄清这个问题,我们先分析一下我们队同美国、西德、不列颠队的对抗赛,谈一谈我国一位优秀的青年中跑运动员沙文柯夫的训练和比赛的经验.同美国队的那一次比赛,沙文柯夫以54秒领先跑完第一圈,麦尔非(美)——54秒3,而第二圈沙文柯夫跑55秒8(成绩1分49秒8),麦尔菲跑54秒2(1分48秒5).同西德队比赛时也是这样,沙文柯夫第一圈跑55秒,第二圈跑55秒5,成绩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中、外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的有关技术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同世界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具有明显的差异;中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存在从事专项训练早、达到最高成绩年龄小、保持高水平成绩年限短和运动员退役早等问题;踏板速度慢、垂直速度相对较小和腾起角度偏小,是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今后训练中应解决的重要课题.应运用有效力量训练手段加强中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的快速力量,增强运动员在高速助跑的快速起跳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探明近几年影响中国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停滞不前甚至有所退步的原因,为中国男子跳远运动员今后的训练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收集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许滨的各项训练和比赛技术参数,从身体形态、专项身体素质,及绝对速度、助跑最后10m和助跑利用率等方面综合分析了许滨的专项成绩.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把国内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如鲍威尔、比蒙、黄庚等参数与许滨的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包括许滨在内的中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后10 m速度的平均值低于国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结论:由于助跑速度利用率偏高,绝对速度太小而导致我国优秀男子运动员的跳远专项成绩无法更进一步得到提高,由此告诫我国的教练员在今后的训练中应着重加强哪些训练等注意点.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分析对比等研究方法,对长治体校女子中跑运动员血乳酸训练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校女子中跑运动员血乳酸训练始终采用"组合模式",运动负荷强度安排合理,在保持一定负荷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运动负荷强度,促进专项成绩的提高,具有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对40年来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进行了深人调查,发现第一、二代运动员的跳高成绩随训练年限和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同时把最高成绩表现在最佳年龄阶段。而第三代运动员训练年限平均较短,退役年龄偏早,训练时间、手段与负荷比老一代运动员明显减少,身体素质发展不全面,基本功不扎实,严重影响了运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发现,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出成绩的趋势表现出双高峰现象与世界优秀女子跳高选手出成绩的规律相一致,符合人体生理发育规律和运动训练规律。  相似文献   

13.
高校高水平中跑运动员阶段性训练目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训练目标作为整个训练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制订总体计划并予以具体实施的出发点,也是检查,评估计划执行效果的依据。教练员对于高校高水平中跑选手训练目标的建立并不陌生,但对此重视程度存在较大偏差。本文通过高校高水平中跑选手阶段性训练目标的分析及建立训练目标内容、依据、方法等因素的探讨,使得高校高水平中跑选手训练目标的建立更趋合理,保证高校中跑训练理想效果,并确保相应的比赛成绩。1 高校高水平中跑选手训练的阶段性特征分析1.1 比赛任务的阶段性高校高水平中跑运动员进入大学进行为期四年的训练比赛。在每个…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中外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及成绩模式进行了研究,为我国十项全能运动员的科学选材、科学训练提供参考.研究表明世界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的身高呈现高大化趋势,我国明显不足;十项全能运动员必须具备速度快、爆发力好和耐力强等基本身体素质,我国比国外优秀运动员身体素质差距较大;制定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成绩模式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个别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女子100米栏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年龄特征及其训练学成因进行研究,分析我国优秀女子100米栏运动员分别达运动健将、国际健将、创个人最好成绩的年龄,并与世界优秀选手相比较,找出二者存在的差异,并对差异原因进行训练学方面的探讨,对我国在该项目的理论研究和训练实践上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运动训练的核心任务是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因此如何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同时探究竞技能力中的核心制胜因素及其特征,借此实现新的突破,是一个十分普遍而又重要的研究课题.本研究以我国10名优秀女子1500m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析认为:对于中跑项目(1500m)运动员而言.其核心竞技能力指标体系由克托莱指数、(下肢长B-小腿长A/小腿长A)×100、心功能指数、肺活量/体重、800m、100m、3000m构成:"速度-耐力"二元复合素质是构成中跑项目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的主体体能结构,同时制定核心竞技能力评定量表,作为教练员的训练工作的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从优秀运动员年龄结构与参赛关系出发,对我国44名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年龄结构、训练年限和参赛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索我国短道速滑项目竞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我国短道速滑项目成绩提升提供建议和参考。结果表明: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年龄特征与训练年限对运动员成绩存在显著性影响;运动成绩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年龄特征,优秀运动员在最佳竞技状态,取得金牌数与运动员年龄呈正相关;全能运动员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运动能力在不同专项之间的交叉性高达75%。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优秀女子长跑运动员10 000 m跑分段速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女子中长跑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成绩,但随着一些名将的退役,我国女子中长跑水平又陷入低谷.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外优秀女子长跑运动员10 000 m跑比赛中的分段成绩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我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也为今后我国的女子长跑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当今优秀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成绩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灰色理论与方法,对我国当今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成绩进行多层次的灰色关联分析,目的在于发现我国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成绩结构特点,为我国十项全能训练的科学化和系统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结果显示:我国十项全能运动员各单项的发展非常不平衡.跳跃类和速度类等优势项目对总分的贡献率明显大于投掷类和耐力类,特长项与特短项的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影响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运动成绩的诸因素分析,揭示我国女子跳远运动员的训练现状,找出与世界优秀运动员之间的差距,为在较短的时期内进一步提高我国女子跳远成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