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文章从《孙子兵法》的谋攻篇、军争篇、用计篇等方面分析研究篮球运动训练的组队、指导思想、训练、管理等。笔者试图用《孙子兵法》来丰富篮球运动训练的谋略思想,以期为其发展和理论的充实增辟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
《孙子兵法》虚实篇的战术方略在篮球比赛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兵法》虚实篇从多方面阐述了避实击虚,因敌而制胜的方法和重要意义。通过献资料法、例证法和综合分析法试述了虚实战略与篮球运动的密切联系,以及在篮球比赛中的实际运用,为篮球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提供一些谋略。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孙子兵法》某些战略思想的研读和对我国篮球运动水平的分析研究,从战略战术角度来探讨提高我国篮球竞技水平的新思路。结合《孙子兵法》战略思想,拟从“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严阵以待,有备无患,明察秋毫,知之而胜”,这三个角度针对我国篮球运动具体情况进行技术和战术分析研究。旨在促进我国篮球事业的发展,完成由学习模仿到发展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以《篮球规则》(1994)为依据,从中学生篮球运动训练与竞赛中存在的的主要问题出发,简述了篮球运动竞赛中有关规则精神及中学生运动员的掌握与配合方法,供基层中学篮球运动训练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林戊逊先生译《孙子兵法》之《计篇》从内容、风格和语言三个方面反映了林译忠实准确、庄重果断、简练质朴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掌握篮球运动身体训练的原则是教练员进行科学训练的基础.通过对篮球运动身体训练原则的研究,从理论上认识身体训练规律,在实践中提高身体训练水平,为篮球运动的竞技提高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我国篮球训练指导思想的形成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历史的角度,以逻辑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篮球训练的指导思想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界定了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的概念、特性,对我国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演进的过程进行分析,并依次进行了归纳与评价,提出了我国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的形成及其影响.旨在树立正确的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促进运动成绩和竞技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孙子兵法》的开篇《计篇》讲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将帅是指挥打仗的,需要具备五德。教师是教育学生的,更需要五德具备。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竞争的加剧,孙子兵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我们应吸取其精华,借以完善新世纪教师的素质,提高我国教育教学水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文化。  相似文献   

9.
NBA代表着世界竞技篮球运动的顶峰,它独特的训练源自其教练员对篮球运动独特的理解,多年来的训练指导思想已经形成了NBA特有的篮球运动理念.通过对NBA比赛相关的研究文献、影响资料以及网络信息的研究,探讨出NBA篮球运动理念的核心内容,即:篮球运动是攻击性、对抗性、游戏性与娱乐性共存的现代竞技运动.  相似文献   

10.
《孙子兵法》作为我国兵书艺园中的一朵奇葩,不只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而且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早已在国际上有很大影响。直到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又掀起了孙子热,充分说明了它不仅在军事作战方面,而且在政治、经济、社会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的价值。《孙子兵法》共13篇,的确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奇书,它的许多科学的军事思想,辩证的军事观点以及一些作战用兵的原则,方法和技巧,都可以迁移到各个领域中,加以借鉴和运用,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它有着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借鉴运用价值。笔者试图结合《孙子兵法》,就教学方法的特征问题,谈点个人粗浅的认识,以求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11.
在《论语》中,孔子与弟子的对话为我们塑造出了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的君子形象。"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君子是孔子推崇的理想人格,《论语》中的君子形象被赋予了诸多"仁"的品质。实现"仁"要遵循忠恕之道,先修己再治人;成为君子则要先内修自己的品德,然后才可以治国安民,可见二者都经历由己及人的相似过程。然而,"仁"的广博高深未必是君子能够完全达到的。因此,"仁"包含了君子所具备的美好品德,但君子却未必拥有所有"仁"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源氏物语》中的第12卷《须磨》,是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是写得跌宕有致的最精彩的部分,充分体现了日本平安时代王朝学的特征和最基本的艺术特色,贯穿着日本学独特的“物哀”美学理念,历来被源学研究界公认为全书的压卷之作。  相似文献   

13.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世人心目中的圣人.通过<论语>这部传世经典,透过孔子常态的生活片段,比较孔子与常人的同与不同,探究孔子的"平常"与"不平常".  相似文献   

14.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自知”)的内核为“用理性去指导实践”和“对人类有限性的体认”。然而在历史发展中,这种告诫逐渐被人遗忘,现在,人类在因失去它而带来的沉痛教训面前,应重识“认识你自己”,并把它诠释为:自我反省、自我创造、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5.
“闽濮”为什么称“濮”,又为什么称“缅”,是怎样形成的,又怎样演化?这是困扰史学界的百年难题.试图从语言学、民族学等的角度,进行探索,以解决一些史学界关于“濮”的相关争论问题.  相似文献   

16.
《呼啸山庄》阴郁的情绪基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啸山庄>具有极度阴郁情绪基调的原因是由艾米莉·勃朗特的生活环境、个人经历以及她腼腆、冷漠、孤僻,内心狂虐等等个性决定的.她是一名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属于内倾型作家,其作品独立于时代的主流文学之外,在思想艺术手法方面显示出与现代主义文学的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7.
徐复观以"心的文化"立论来疏解中国文化,彰显出中国文化的生命意旨,因而,他消解"心"的形而上倾向,进行"形而中学"的意蕴阐释.  相似文献   

18.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讲述了主人公黑人小女孩佩科拉悲惨的命运以及白人文化霸权下众多黑人迷失身份走向毁灭的故事。故事的悲剧由一个黑人小女孩追求蓝眼睛而引发。本文从该作品的内涵进行研究,从"蓝眼睛"的象征意义入手来揭示作品的主题意蕴——黑人只有在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的影响下才能在白人社会中获得生存。  相似文献   

19.
以毛泽东早期的文稿、毛泽东自述等资料为依据 ,论述《体育之研究》一文的主要论点及源由 ,实事求是地阐明毛泽东学生时代的体育思想、体育实践及其精神实质 ,为今人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体育史观、开拓体育改革的创新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老子“象论”与毕达哥拉斯学派“数论”分别构成了中西古典美学的意义之发端。两者在思想路向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老子“象论”及其人生论的思想路向启发了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象”本体论和以“境界”为最高审美理想的思想 ;毕达哥拉斯学派“数论”及其知识论的思想路向启发了西方古典美学中的“形式”本体论和以“真理”为最高审美理想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