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目的:以重庆市27所中小学182名健康围绝经期女性教师为研究对象,欲了解长期运动的围绝经期女性激素水平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根据研究对象职业特点分为运动人群和非运动人群两类,每类人群又根据绝经时间分为绝经前期,绝经期和绝经时间小于2年三组。利用双能X线(DXA)骨密度仪对研究对象的腰椎(L2-4)前后位、左股骨颈(L-FN)、大转子(L-TR)和华氏三角区(Wards)正侧位进行测量,同时检测血清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血清雌二醇(E2)、甲状旁腺激素(PTH)及血钙(Ca2+)浓度。结果绝经前期,两类人群BAP、E2、PTH及Ca2+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人群L-FN、L-TR、Wards骨密度显著高于非运动人群;绝经期和绝经后2年内运动人群BAP、PTH水平显著低于非运动人群(P<0.05),L2-4、L-FN、L-TR、Wards骨密度则显著高于非运动人群(P<0.05);绝经期运动人群E2含量显著高于非运动人群(P<0.05)。结论:长期、持续运动可维持围绝经期女性骨密度水平,从而有效预防围绝经期妇女因激素缺乏导致的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和骨代谢影响的一些新的研究进展,并提出防治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运动处方有关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毽球运动对绝经后妇女下肢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影响。方法:60名妇女被分为三组,毽球运动半年组、毽球运动一年组和非运动对照组。运动方式毽球运动。在运动训练前后分别测试下肢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血清钙(Ca)、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毽球组的受试者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与非运动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血清IL-6水平和TRAP活性显著降低。运动一年组效果最明显。结论:长期的毽球运动能够增强绝经后妇女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腰鼓舞这一中老年妇女喜闻乐见的传统群体运动对中老年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探讨其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天河体育中心晨练腰鼓舞队的中老年女性46名,锻炼时间均在1年以上;另在社区抽取没有参加规律性体育锻炼的中老年女性47名为对照组。年龄在47岁-69岁,平均年龄59±5岁。采用以色列产SUNLIGHT超声骨密度仪测定桡骨骨密度(BMD)的T值、Z值。结果:1.两组身体形态指标没有差异性,而骨密度T值与Z值均存在显著差异性。2.非运动组年龄与骨密度T值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腰鼓舞组不随年龄负相关,且T值高于非运动组。结论:腰鼓舞锻炼对中老年女性防止骨量丢失、预防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通过对小鼠生长期实施运动干预,结束后去卵巢模拟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静养至晚年,研究生长期运动对去卵巢小鼠晚年骨密度、骨组织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40只5周龄C57 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安静组,运动组,假手术组,安静+去卵巢组,运动+去卵巢组。运动组和运动+去卵巢组进行下坡跑训练,每次40min,每周训练5次,共训练8周。训练结束后进行第一次测试,取安静组和运动组两侧前肢检测骨密度;右侧胫骨和股骨提取mRNA,检测其骨组织TGF-β1、Smad3和OC的基因表达。同时假手术组实行去卵巢假手术,安静+去卵巢组和运动+去卵巢组摘除卵巢。此三组小鼠静养6周后处死,测试指标与第一次相同。结果:与安静组相比,运动组小鼠骨密度、骨组织TGF-β1、Smad3和OC的基因表达显著增加;与安静+去卵巢组相比,运动+去卵巢组小鼠骨密度、骨组织TGF-β1、Smad3和OC的基因表达显著增加。结论:生长期运动干预通过提高峰值骨量、促进小鼠骨组织成骨细胞的分化和活化,从而有效预防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生长期运动干预对去卵巢小鼠成骨细胞分化和活化的促进作用可能与骨组织TGF-β1、Smad3和OC基因表达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健身运动对中老年妇女骨矿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参加慢跑、舞蹈健身和非运动的中老年妇女进行了桡、尺骨矿物含量、骨密度及血钙、碱性磷酸酶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为:运动组桡、尺骨矿物含量及骨密度比非运动组明显升高,舞蹈健身组桡、尺骨矿物含量明显高于慢跑组。血清硷性磷酸酶运动组高于非运动组、舞蹈健身组高于慢跑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健身运动对维持骨骼的完整性极为有利,对骨矿含量的影响,舞蹈健身项目优于慢跑运动。  相似文献   

7.
太极柔力球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进行太极柔力球运动的绝经后妇女和对照组的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比较,探讨太极柔力球对绝经后妇女骨形态和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太极柔力球运动能够显著改善绝经后妇女的骨代谢和骨状态.表明,太极柔力球运动对于预防骨质疏松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50%动脉闭塞压(AOP)半蹲起训练对不同水平女子足球运动员下肢肌肉激活和激活后增强效应(PAP)的时域特征。方法:募集16名不同训练水平女子足球运动员,按运动等级分成2组,每组各8名运动员,以持续加压的方式进行4组30%的1RM半蹲起诱导PAP,运用无线遥感表面测试系统,采集4组半蹲起训练中下肢肌群肌电信号,计算臀肌和大腿前、后及外侧肌肉肌电振幅(RMS)标准值,使用Kistler三维测力台对16名受试者加压半蹲起运动前、后(15 s、5 min、10 min、15 min)的腾空高度、峰值功率(PPO)、力量发展速率(RFD)及垂直反作用力(vGRF)进行采集。采用双因素(训练水平×时间)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对4组半蹲起运动下肢肌群肌肉激活、垂直跳的腾空高度、PPO、RFD、vGRF进行分析。结果:1)在4组半蹲起运动中,不同水平受试者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股直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及阔筋膜张肌在第3组和第4组RMS标准值增加显著(p<0.05),臀大肌随半蹲起组数的增加,RMS标准值逐渐减少,一级运动水平受试者在第4组时臀大肌RMS标准值小于第1组(p<0.05)...  相似文献   

9.
探讨四种健身气功锻炼对绝经女性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将60名绝经女性,随机分为非体育锻炼对照组和健身气功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和六字诀等4个运动组,经12个月的健身气功练习后分别测试骨密度(BMD),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尿脱氧吡啶啉排泄率(DPD/Cr)的比例。结果表明,对照组骨量丢失,骨密度下降,4个健身气功组的骨密度均增加,并且与实验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4个健身气功组碱性磷酸酶(ALP)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而尿脱氧吡啶啉排泄率(DPD/Cr)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四种健身气功锻炼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是积极的,能促进骨密度增大,改善骨代谢。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定量评价体育锻炼对中老年人群骨密度的影响,为预防和治疗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提供更为可靠的指导,也为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对纳入的文献进行相关指标的提取,运用Revman5.3软件对所纳入文献的结局指标进行分析,采用漏斗图进行发表偏倚的影响分析。结果:研究体育锻炼对中老年人群骨密度的影响的文献共20篇(30项研究)满足纳入标准。结果:性别、不同部位、年龄段、运动形式、干预时间、锻炼频率、锻炼时间对体育锻炼和骨密度之间的关系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结论:体育锻炼总体上能够改善中老年人群的骨密度,但不同部位的骨密度受性别、锻炼形式和干预时间、年龄段的影响而不同;体育锻炼对于改善中老年男性人群的骨密度效果较好。具体而言,干预时间超过12个月、每周超过3次、每次控制在30~60 min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中老年人群的骨密度,尤其对于腰椎和大转子部位的骨密度。其差异产生原因还不明确,有待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抗阻训练时接受振动刺激对训练期和恢复期生理反应与能量消耗的影响。方法:20名健康男性大学生为受试者,年龄(20.13±2.97)岁,身高(172.38±3.32)cm,体重(68.42±3.75)kg,在测试最大肌力后分别进行抗阻+振动训练(REV,n=20)与抗阻训练(RE,n=20),振动刺激强度为:振频30 Hz,振幅2 mm;抗阻训练内容为:70%1RM 强度,12 次重复次数的 3 组杠铃站姿弯举、3 组杠铃半蹲举,组间休息3 min。以配对样本双因素方差分析(振动刺激×时间)检验抗阻+振动训练期和恢复期的摄氧量(VO2)、心率(heart rate,HR)、呼吸交换率(respiratory exchange ratio,RER)、能量消耗(energy expenditure,EE)是否有显著差异,若达显著则以 LSD法进行事后检验。结果:REV 训练期与恢复期的EE及 VO2显著高于 RE,而 RE恢复期的 RER 显著高于 REV;运动时间对于EE与 VO2的影响,RE 与 REV 训练期显著高于恢复期,而对RER的影响2组皆是训练期大于恢复期。结论:REV的VO2显著高于RE,且持续至少 60 min,表示振动刺激介入可增加EE及恢复期的EPOC,至于恢复期的EE则以FAT为主。  相似文献   

12.
对举重(静力组)、中长跑(动力组)和不从事任何专项运动(对照组)各24名男青年的前臂骨进行了观察测定,并对三组青年的前臂桡、尺骨骨皮质、骨髓腔、骨矿含量和骨密度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桡、尺骨骨皮质厚度,是静力组大于动力组和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动力组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骨髓腔径未见随骨皮质增厚而缩小;其桡、尺骨骨矿物含量和骨密度在三组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即静力组>动力组>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昆明种系雄性小白鼠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低频磁场对耐力训练小鼠Hb、体重和运动能力的影响。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安静组(Sed)、运动组(Trm)、安静加低频磁场组(SLM)、运动加低频磁场组(TLM)。Trn、TLM两组以40min/d开始训练,以10min/周递增负荷游泳训练3周。TLM每天运动后曝磁30min,SLM每天相应时间曝磁30min,Sed和Trn分别在相应时间处于无磁场的相似环境中30min。结果发现,3周时力训练后TLM组Hb显著(P<0.01)低于Trn组;SLM和TLM两组小鼠体重增长相对较缓慢,SLM组小鼠游泳至力竭的时间显著(P<0.05)长于Sed组,TLM与Trn两组之间无差异。由此推论:1)低频磁场对小鼠体重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出现波动现象,对运动训练组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2)低频磁场有降低Hb水平的副效应;3)低频磁场提高了安静小鼠的运动能力,但在运动训练状况下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探索欧美体育强国的运动训练研究态势,一是有助于我们瞭望运动训练问题研究的国际态势;二是有助于更好地提升我国的运动训练学学科建设水平。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荟萃分析法、文献计量法等研究方法,归纳总结了欧美关于运动训练问题研究领域的几个重要态势。研究显示,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的态势:(1)重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研究;(2)注重影响竞技成绩获得和保持因素的研究;(3)重视长期跟踪研究;(4)重视专项特征及专项能力训练的研究;(5)重视训练或比赛之间的恢复过程研究;(6)注重多学科综合介入运动训练的研究;(7)注重借助于新技术开展研究;(8)重视教练员领域的研究;(9)重视跨境合作研究——以JSCR杂志为例。未来需要重点研究和突破的方面:(1)青少年运动员与成人运动员训练的区别对待研究;(2)从人文学科(社会学、管理学、领导学、文化学等)视角对训练实践展开研究;(3)目前的研究尚缺乏对运动训练过程中各种现象的长期跟踪分析;(4)如何延长精英运动员的运动生涯;(5)集体球类项目核心球员的培养与训练。  相似文献   

15.
游泳加中药淫羊藿综合疗法对去势大鼠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妇女绝经后雌激素的缺乏易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也易导致绝经期机体脂代谢的紊乱。利用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观察了游泳、中药淫羊藿以及游泳加中药等几种防治手段对去势大鼠血脂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淫羊藿、游泳以及游泳加中药淫羊藿综合疗法等几种防治方法均能通过降低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备(LDL)防治去势大鼠发生高血脂从而避免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其中游泳加中药淫羊藿综合疗法降脂作用要优于单纯运动及中药组。  相似文献   

16.
研究旨在探讨一次不同抗阻训练方案对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迁移和凋亡的影响。通过实验法15名无训练经历的健康青年男性分别进行一次以促进肌肉肥大(H-RT组,方案:70%1RM,10RM,3组,组间间歇1.5 min)和以改善肌肉耐力(E-RT组,方案:60%1RM,15RM,3组,组间间歇1 min)为目的的抗阻训练方案。并于训练前、训练后即刻、训练后2 h和24 h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表面标志物CX3CR1和annexin V表达量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迁移和凋亡(用阳性表达率表示)。得出以下数据:(1)CD4+T细胞在H-RT组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24 h,annexin V和CX3CR1阳性表达率显著性升高(P<0.05)。E-RT组annexin V阳性表达率在运动后即刻降低(P<0.05),24 h显著性升高(P<0.05);CX3CR1阳性表达率仅在运动后即刻升高(P<0.05)。(2)CD8+T细胞在H-RT组和E-RT组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24 h,annexin V和CX3CR1阳性表达率均显著性升高(P<0.05)。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CD4+T淋巴细胞亚群对于急性抗阻训练的免疫反应存在运动方案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运动对中老年妇女骨矿含量和骨密度含量变化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取本校和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一院 55岁以上中老年妇女体育运动爱好者 64人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 55岁以上普通健康中老年妇女与体育运动爱好者的骨矿含量、骨密度存在明显的差异 ,通过适当运动 ,对预防、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太极拳、快走对老年女性跟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骨代谢的影响,探索不同运动方式对老年女性骨骼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美国Hologic QDR4500型双能X线吸收仪对广州市46名男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运动组与对照组全身BMC、BMD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组优势侧BMC高于非优势侧22.4%,高于对照组优势侧8.7%,而运动组优势侧BMD高于非优势侧9.8%,高于对照组优势侧6.0%,运动组下肢BMD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规律网球运动对男性青少年全身骨密度的影响较小,长期规律网球运动对上肢骨密度的影响显著大于下肢。  相似文献   

20.
目的:验证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篮球运动员上下肢爆发力的影响。方法:以20名男性大学篮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为期7周、每周3次的跳深、跳箱和双手传实心球训练,并进行跳深、跳投、20 m直线冲刺跑、20 m变向跑、双手胸前传球等项目测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双侧)对训练前后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7周训练后,跳深和跳投起跳高度有所提升但差异不显著(P>005),跳深和跳投时脚与地面的接触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20 m直线冲刺跑的平均速度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20 m变向跑的整体平均速度的提高非常显著(P<001),各区间平均速度没有显著性变化,但变向瞬间脚触地时间显著缩短(P<001);运动员双手胸前传球速度都较训练前极显著地提升(P<0001),球与手接触的时间也显著缩短(P<005)。结论:上下肢快速伸缩复合训练能够显著提高篮球运动员的上下肢爆发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