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运动员对运动特质焦虑的归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运动认知特质焦虑(CCTA)量表(CCTAI),运动竞赛焦虑测试(SCAT)量表,以及测试CCTA归因的四个原因维度(即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可预测性)的量表(CAS),测试运动员.运动水平、性别以及运动项目的三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运动水平以及性别的CAS分数在控制点上、不同性别以及运动项目的CAS分数在可控性上、不同性别的CAS分数在可预测性上,分别有显著性差异.CCTAI与SCAT的相关非常显著.逐步多重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CAS不能预测SCAT,而能预测CCTAI.可预测性与CCTAI中的比赛准备焦虑负相关,控制点与CCTAI中的对方实力焦虑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综述法对应激、焦虑、唤醒的概念,以及焦虑与运动发挥关系的最新研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3.
运动过程中的情绪反应复杂多变,运动焦虑广泛影响着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章从运动焦虑研究的理论模式、问卷和量表测试及未来发展趋势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为进一步认知、评价、调节和研究运动焦虑情绪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大学生运动员运动焦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焦虑是体育竞赛过程中重要因素之一,其包括精神焦虑、身体焦虑和注意力干扰。通过对大学生运动员进行运动焦虑的测试,找出其变化规律,从而提高了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参加全国锦标赛的艺术体操运动员(个人和集体项目)的人格特质与焦虑状况,对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的特质与状态焦虑做相关分析,分析了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是否因项目、年龄、等级、运动年限的不同而在特质焦虑、状态焦虑方面表现出差异,并利用灰色关联来研究艺术体操运动员人格特质、焦虑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焦虑对射击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心理学关于焦虑的原理为指导,结合射击教练的实践,阐述了焦虑对射击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影响,运动员焦虑的特点和降低焦虑水平的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7.
运用多向度自我身体意象、社会体型焦虑、身体自我描述与运动行为等量表对1200位大一新生展开调查,并对相关指标进行相关及多元回归分析,以揭示当代大学生身体意象、社会体型焦虑、身体自我概念与运动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外表评估、外表取向、社会体型焦虑、身体满意度和身体自我概念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身体肥胖方面,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性别和外表评估对运动行为的影响力较弱,但外表评估、身体肥胖与社会体型焦虑对身体满意度及身体自我概念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运动承诺的城市居民付费体育锻炼坚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来探讨城市居民中付费体育锻炼参与者的满足感、参与选择、个人投入、社会约束和社会支持等5个因素对于运动承诺的预测情况,并探讨运动承诺对于后继的体育锻炼坚持行为的预测情况.结果发现:较高的满足感、较少的参与选择、较多的个人投入、较低的社会约束以及较高的社会支持,若通过较高的想要的承诺,将带来较高的体育锻炼坚持.  相似文献   

9.
运动特质焦虑的性别、项目和运动水平差异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实验对象实施了含有6个测度的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性别×项目×运动水平的方差分析显示了下述显著性差异:1)男子在比赛准备、失败、对方实力和受伤这些CCTAI测度上的分数低于女子;2)集体项目的运动员在比赛准备和失败测度上的分数低于个人项目的运动员;3)运动水平较高的运动员在失败测度和另一个CCTAI测度即社会评价上的分数,低于运动水平较低的运动员。结果表明,关于运动认知特质焦虑的性别、项目和运动水平差异的先前研究发现,适用于运动认知特质焦虑。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中引发大学生焦虑过度的原因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刺激条件引起心理应激负效应分析,大学生形成焦虑过度的主要原因为对体育课厌学、对高难度有危险性技术缺乏信心、应试能力差、不能正确对待教师与同学的评价等,由此造成了消极对抗情绪等.提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了解心理卫生知识,掌握调节心理状态的手段方法,培养学生防御心理疾病的能力和自我心理调控能力,成为身心健康的新一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11.
运动员心理控制源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331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相关的心理量表为研究工具,探讨了运动员的心理控制源水平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男女运动员心理控制源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不同心理控制源水平对其心理健康和状态焦虑有明显影响;性别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和焦虑四个分析指标上有显著差异;在对心理健康和状态焦虑的影响方面,性别与心理控制源水平之间没有交互作用。充分关注运动员的心理控制源水平对提高其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运用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的方法,从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状态自信心、个性性格以及其它因素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影响体育院校高水平男子篮球运动员赛前焦虑的因素,为我们更好地控制赛前焦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心理学量表,结合体育学科的基本理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对参加2010年7月在广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举办的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的210名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在《竞赛状态焦虑问卷一2》中的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状态自信心在性别、组别、运动等级、运动项目、比赛结果、训练年限这几个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心理测量和实地观察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排球运动员赛前准备活动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教练员和运动员对赛前准备活动有一定的认识,但不够深刻;赛前准备活动的内容较规范,但过于单一;教练员和运动员缺乏赛前心理准备活动及心理调节的方法和手段;我国优秀男排运动员赛前情绪特征表现出高自信、适中社会期待焦虑、低个体失败焦虑和躯体焦虑。提出应结合排球运动特点,优化赛前准备活动方法,使赛前准备活动内容多元化;重视运动员的心理调控,丰富运动员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教练员的执教水平,为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自行车运动员在恢复过程中运用冥想训练的现场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良好的恢复手段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健康水平和运动寿命.通过分组实验,控制组在下午的训练结束后,进行常规的身体整理放松,实验组在每天下午的训练结束后,采用冥想练习放松.实验的因变量为:心率、心境状态、焦虑、疲劳度、血乳酸.对处在同等训练状态下被试的因变量进行测试.将数据进行数理处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冥想训练能够有效地降低运动员心境状态中的消极因素,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状态自信心水平;能有效地降低运动员的认知焦虑状态、躯体焦虑状态、心率、血乳酸及疲劳度;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员心境状态中的积极因素;是自行车运动员最优化恢复手段之一,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Zung1971年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制的调查问卷对在校专科学生的焦虑状况及原因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师范专科生焦虑水平总体正常,但部分学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异常仍值得重视;在焦虑检出率方面,女生(40.00%)高于男生(26.43%),文科生(36.72%)高于理科生(29.83%);差异显著上,大一年级学生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年级学生(P≤0.05);引起学生焦虑的主要原因有学习压力大、学习成绩、就业、人际关系紧张、家庭经济等.最后,根据调查研究结果,针对引起学生焦虑的原因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采用测验法对20名激流回旋运动员的神经类型及竞赛心理素质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神经类型分布为:灵活型、亚灵活型为10%;亚稳定型为16人,占总人数的80%;亚易扰型为10%;在认知状态焦虑、状态自信心与水上运动常模组经t检验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t=6.601,p<0.01;t=7.557,p<0.01),躯体状态焦虑与水上运动常模组经t检验差异不显著(t=0.244,p>0.05)。主要结论:激流回旋运动员神经类型,亚稳定型居多;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偏低,躯体状态焦虑适宜,状态自信心偏高;在责任感、抱负水平、应付困境能力得分较高,具备了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认知特质焦虑与心理技能是运动心理学领域中研究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109名雪上技巧性项目优秀运动员为参与者,考察了其认知特质焦虑与心理技能的特点,并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探讨了运动员认知特质焦虑与心理技能的关系。结果表明:(1)优秀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普遍高于常模;并且在目标设置、自信心和成就动机、接受指导能力等心理技能上应用较好。(2)女运动比男运动员更多的体会到认知特质焦虑;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心理技能应用的更好。国家一线队队运动员在竞技水平发挥焦虑、受伤焦虑体验更深;并且心理技能应用的也更好。非独生运动员在社会评价焦虑维度上体验更深;而城市运动员在社会评价焦虑和目标设置上更明显。(3)运动员认知特质焦虑与心理技能存在显著性相关。失败焦虑与比赛准备焦虑会削弱应对逆境能力和接受教练员指导能力以及降低运动员的自信心和成就动机;但会提高运动员承受压力能力。竞赛水平发挥焦虑会削弱运动员应对逆境、承受压力和集中注意能力,但是会提高接受教练员指导能力。而随着对对方实力焦虑的增加,会提高运动员应对逆境、承受压力和集中注意能力,但会削弱运动员接受教练指导能力。  相似文献   

19.
研究的目的是考量心理训练的技术和效果,该心理训练的基本内容是放松训练和想象训练的组合。研究中选出了20名高中网球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们在为期6个月的时间内接受了共计50次训练,每一次训练包括3~5min的想象训练。训练效果分析及结论如下:1.训练后各项的心理竞争能力均有所提高。通过将各项得分相加得出的总分表现出了显著提高。2.训练后特征性焦虑评分降低。造成行动压力的因素和降低竞争意愿的因素减少得尤其明显。3.训练前,运动员在运动中行动时充满了紧张感,因此比赛状态焦虑显示出低值。但在训练后,这些值转而显示为充满信心的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太极拳的身心调控作用,采用三个实验,通过分析演练太极拳(整体的调身)、实施太极拳式呼吸调控(调息)以及太极拳式自我调节放松(调心)前后的脑波变化、状态性焦虑特征,论证太极拳身心调控作用。实验一表明太极拳熟练者的α1、α2节律含有率均显著高于初学者,且熟练者的状态性焦虑显示持续性下降。实验二表明,实施太极拳式呼吸前后脑波均处于α2节律的优势状态。实验三表明,太极拳的意念调节放松后头部顶叶以及枕叶的α2节律含有量明显高于放松前,且肌电积分值明显减少。三个实验结果均显示在太极拳身心调控后状态性焦虑降低,脑波α2节律优势的现象,表明从脑波学初步证明太极拳的身心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