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汽车服务行业的全面繁荣,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高等院校应该积极改革培养方案、扩充课程内容和完善教学方法,从而培育适应汽车服务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人才需求的预测、培养方案的制订、汽车类品牌专业的创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表明,创办汽车服务工程本科专业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
结合当前冶金类专业实训教学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实验教学体系构建,改革专业实训内容、完善实训教学管理文件,建设高水平的专业实践教学队伍,完善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实训特色基地,探索与改进实训教学方法,以及产学研结合,提高大型实验设备的利用率等方面,探讨冶金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训教学环节,强化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是汽车电子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特点是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基于培养汽车电子方面的高技能人才,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和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对该课程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基本思路.通过各方面的创新实践,使得该课程有效地实现了所对应的专业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等院校近10年来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研究文献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我国高等院校近10年来本科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培养方案研究的文献回顾为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在梳理的基础上,对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范式、涉及内容和主要观点进行的分析讨论。结果,1)“专业培养目标”实质内涵的现实性与前瞻性的有机结合是专业方案建构的重点,应当更加看重“专业培养方案”的前瞻性;2)专业培养方案的主体是由“知识体系”、“知识领域”和“课程”三部分构成。从知识的角度比从传统的课程认识和建构专业方案更贴近真实,更务实;3)师资队伍的水平,课程的质量是专业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造就出高质量的专业人才的基础。抓住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课程的质量就等于抓住了专业建设的灵魂。结论,现有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发展已由“整体结构”设计为中心转向“课程建设”为中心,且课程内涵的确定、教材对课程的表达和教师对课程的演绎将是课程建设的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中,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课程则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建设“金课”是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的重中之重。基于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原理,探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建设:明确教育目标,即致力于培养全科应用型小学教师;选择教育经验,着力构建“五位一体”课程体系;组织教育经验,小学教育专业要坚持全科培养、全面发展,注重实践,联合培养,尊重差异、学有专长;评价教育结果,以课程评价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维修案例分析"教学是以教师主导、学生主学为特色,通过明确分析目标等六个步骤,分析、诊断和排除汽车故障的教学模式."维修案例分析"教学创造了一套适合特长生培养的有效方法,引导专业教师关注操作实践及汽车维修案例,从而培养学生浓厚专业兴趣.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如何采用更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设置,增加其就业预期的教育教学措施成为各院校超前设计和努力实践的重大课题。文章就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专业特点,突出地方特色,实践“课堂前置”.培养学生“专科知识与‘一技之长’,努力提高大学生就业机率”的课题实践,进行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等教育逐渐从传授“知识为本”转向发展“能力为本”。根据江苏省教育厅指示精神,参照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方案,结合专业特色,研制了一套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研究结果显示:体育教学能力是培养高质量体育师资所必备的专业核心能力;体育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内容全面,方法合理、措施规范,结果真实可信,是一套为全面、客观、公正反映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电大特色职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服务区域经济,广西电大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依据优势专业布点原则,在教学科研的基础上架构专业、开发课程,创立“教-学-做-考”的教学模式,努力培养现代服务业高技能紧缺人才。在实践“人才强桂”的同时,独辟蹊径地走出了一条具有电大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2+1”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尝试,它注重创新实践能力的发掘和培养,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大学前两学年完成本专业的基本学习任务,最后一学年进行创新实践锻炼.“2+1”教学模式的实施改变了现今大学生创新意识普遍不强、创新能力欠佳的现状.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1.
龚晓泉 《职大学报》2013,(1):114-117
为了适应各类小学对教师的需求,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应构建"2+2"培养模式,科学定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小学教师素质,培养"一专多能"的具有较高本专业学科教学能力和多学科教学能力的小学师资。  相似文献   

12.
对近年来体育专业学生培养质量进行调查,认为存在体育技能不高、专业特色不明显和就业困难等不足。基于“体育强国”战略环境背景,指出应准确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科学设计人才培养路径;科学构建‘‘专业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科学设置招生办法的“进口”关,科学推进“体教结合’’内涵建设。旨在为应用型体育本科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贵阳学院十分重视实验教学,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协调发展。我们以贵阳学院本科评估为契杌,以“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开拓思维、培养能力”为指导思想,以培养、提高专业的科学实验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明确“物理实验课”是支撑理工科本科实践教学的主干课程之一。我们将大学物理实验作一次全面的改革,建立“一奈主线、两轮循环、三个层次(基础型一提高型一研究型)”的理工科本科学生物理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师教育的转型发展,高校教师教育专业面临巨大挑战。为解决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发展、专业价值等方面的问题,使之保持旺盛的专业生命力,我们提出一系列改革构想:创建"系+教师教育学院"的管理模式,确立"专业性+应用性"的培养目标,设置"领域+模块+科目"的课程体系,采用"理论学习+实践训练"的教学方式,探索"校内培养+校外指导"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5.
《网络营销》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一直以来都备受师生的关注。但是,以往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影响了教学的效果。文章探讨了一套比较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三方驱动、教学一体,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够提高学生的技能,适应人才培养需要。  相似文献   

16.
依托多种资源,开展产学合作教育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合作教育视角探讨了池州学院经管类专业"面向市场,服务地方,合作办学,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及经管类专业合作教育培养人才的资源整合问题;构建了经管类专业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以能力为平台的课程教学体系;基于地方智库、产学合作平台建设、职业技能培养三类合作教育模式,探索总结池州学院经管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研究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赛前集训期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以便更好地用于指导赛前集训。以10名男性古典式摔跤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跟踪测试集训期各项身体机能指标。结果表明:1)CK随强度增加而升高,BU随运动量增加而升高,同时BU持续升高与疲劳的积累也有关。2)短期训练对HB基本没有影响,用HB变化规律来监测运动员身体机能和对训练量的适应应以长期监测为宜。3)血清T先升后降,C随强度增加而升高,T/C值先稳定后下降,出现轻度“高皮质醇-低血睾酮”症,血清T、C和T/C可作为评价疲劳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是高职教育的“高考”,代表了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以通信专业为例,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校企合作、专业实训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职业技能大赛对专业建设的引导作用,实践证明,正确利用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的后发效应,可以很好地掌握通信专业发展方向,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课程设置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基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大学分类,选取美国北部、南部、中西部和西部4个区域有代表性的4所地方本科院校,从通识教育课程、体育学科基础课程、体育教育理论课程、体育教育实践课程4类课程设置分析其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认为,美国地方本科院校注重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运动技术课程较少,强调学生学会项目教学;强调教学类课程,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彰显多元文化特色,注重价值观培养。对我国亦有借鉴价值,提出,要重视体育教育专业通识课程的建设,调整运动技术课程的侧重点,细化体育教育教学类课程,关注课程的地域和多元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0.
"课题制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更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与传统高校教学模式相比,"课题制教学"提倡把社会课题引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堂,让学生在学校参与社会实践,使学生能将所学理论、技能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观察能力、适应能力等综合应用能力,更好地解决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社会脱节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