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40年来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进行了深人调查,发现第一、二代运动员的跳高成绩随训练年限和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同时把最高成绩表现在最佳年龄阶段。而第三代运动员训练年限平均较短,退役年龄偏早,训练时间、手段与负荷比老一代运动员明显减少,身体素质发展不全面,基本功不扎实,严重影响了运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发现,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出成绩的趋势表现出双高峰现象与世界优秀女子跳高选手出成绩的规律相一致,符合人体生理发育规律和运动训练规律。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与国外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在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一些见解,为我国跳高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与世界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身体形态及素质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男子跳高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指标的权重排列分别为身高、下肢长度、跟腱长、踝围、髂宽、髋宽、肩宽、体重.(2)我国与世界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身高、体重、踝围/跟腱长指数具有显著性差异;托莱指数、下肢长度、髂宽/髋宽指数、髂宽/肩宽指数没有显著性差异.(3)男子跳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指标的权重排列分别为助跑摸高、纵跳高度、100m跑、30m起动、立定跳远、负重半蹲、抓举和后抛铅球.(4)我国与世界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速度素质( 30m、100m)有显著性差异;专项跳跃能力(纵跳高度和立定跳远)以及反映绝对力量的负重半蹲、抓举和后抛铅球没有显著性差异;在表现专项素质与专项技术的助跑摸高成绩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方法、数理统计方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第30届伦敦奥运会跳跃项目运动员的年龄、身体形态、跳跃成功率、比赛发挥率以及在不同试跳次数中出现决定成绩的人数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参赛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为25.05-30.42岁,女子平均年龄大于男子,在三级跳远项目上最为明显;跳跃项目男子运动员平均身高为1.85-1.87m之间,女子平均身高为1.71-1.76m之间,大部分运动员呈现出高大化发展趋势。决赛阶段运动员跳跃的平均成功率为66.67%,6次不同试跳的成功率以低高交错"锯齿"状呈现。跳跃项群运动员的比赛发挥存在着项目以及性别差异,决赛阶段,参赛运动员的平均发挥率整体高于资格赛阶段。决赛阶段,6次试跳中出现决定成绩的百分比分别为12.5%、21.88%、15.63%、31.25%、6.25%和12.5%,在第3次和第4次试跳中出现决定成绩概率最高,本届奥运会跳跃(跳远和三级跳远)项目呈现出第3次和第4次试跳成功率和发挥率最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世界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各项身体素质指标与其跳高成绩的灰关联度分析,列出它们之间的灰关联顺序,找出影响优秀跳高运动员成绩的主要身体素质指标因素,并在跳高的身体素质训练中,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国际田联公布的24位世界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与年龄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得出其最好比赛成绩、最佳竞技年龄、退役年龄、竞技年限等参数,旨在了解世界优秀跳高运动员的动态竞技年龄特征,为我国跳高项目训练过程的合理规划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世界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各项身体素质指标与其跳高成绩的灰关联度分析,列出它们之间的灰关联度顺序,找出影响优秀跳高运动员成绩的主要身体素质指标因素,并在跳高的身体素质训练中,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男、女跳高都曾达到过世界先进水平,多方面原因造成我国近10多年来跳高运动水平的滑坡,其中运动损伤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主要原因.以参加2009年全国田径大奖系列赛(嘉兴站)男、女子跳高比赛的18名跳高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调查我国优秀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运动损伤并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优秀背越式跳高运动员的损伤原因,为科学训练、预...  相似文献   

9.
背越式跳高助跑最后两步的技术动作对跳高起跳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跳高运动员试跳中最好成绩高度和最终失败高度是两种极限高度。运用三维摄影解析和运动学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最好成绩高度和最终失败高度最后两步助跑技术进行研究,并参照国际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技术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男子跳高运动员存在助跑速度过低、失败高度倒1步步长偏小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摘要:高尔夫运动已经成为奥运会和全运会比赛项目,高尔夫运动员的竞技技术的表现对比赛的胜败起到决定性作用。为了探索世界优秀女子高尔夫运动员竞技技术表现特征,对2012赛季世界女子高尔夫积分排名前50名的运动员在整个赛季的平均开球距离、标准杆上果岭率、每洞推杆次数、每轮小鸟球和老鹰球等5项竞技技术指标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洲运动员平均开球距离、标准杆上果岭率、每洞推杆次数、每轮小鸟球和老鹰球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档次运动员平均开球距离和每轮老鹰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标准杆上果岭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每洞推杆次数和每轮小鸟球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洲、不同档次运动员的平均开球距离、标准杆上果岭率、每洞推杆次数、每轮小鸟球和老鹰球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高尔夫运动员平均开球距离和平均每轮老鹰球的发挥对比赛的成绩的影响相对较小,平均标准杆上果岭率、每洞推杆次数和每轮次小鸟球的发挥对比赛的成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根据统计数据预测出95%可能性区间作为我国备战国内外重要赛事的参考依据。建议根据世界优秀女子高尔夫运动员竞技技术基本参数特征,结合我国高尔夫运动实际情况,制定与世界优秀女子高尔夫运动员相适应的竞技技术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1.
通过查阅第18届世界杯、2004年欧洲杯、美洲杯、亚洲杯足球赛参赛队员资料,运用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各洲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位置年龄、主力队员年龄及各洲运动员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与比较,从而得出优秀足球运动员中各位置运动员水平竞技能力持续的大致年龄范围。  相似文献   

12.
对16、17届世界杯男子足球运动员年龄特征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查阅16、17届世界杯足球赛参赛队员资料[3][4][5][7],运用献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两届世界杯各名次段运动员平均年龄、位置年龄、主力运动员年龄及各洲运动员年龄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得出足球运动员中各位置运动员高水平竞技能力持续的大致年龄范围。  相似文献   

13.
优秀男篮运动员年龄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外男篮优秀运动员的年龄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 :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的年龄呈普遍上升的趋势 ,目前已达 30岁左右。我国应重新认识和划分男子篮球运动员的年龄阶段 ,优化国家队队员的年龄 ,以利于在世界大赛中取得更好成绩和充分发挥运动员的职业潜能。  相似文献   

14.
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社会性情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广州体育学院幼儿园的幼儿为研究对象,在体育游戏中,加强幼儿与同伴、老师之间的交往,使其了解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克服任性、自我中心等不利于社会交往的行为,培养其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发展其行为的调节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其社会性情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成年、老年人身体成份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深圳市参加体质测试的12000名20~69岁成年、老年人中的1506人(男971、女535)用INBODY3.0人体成分分析仪测试后进行深入分析。采用IN—BODY3.0人体成份分析仪进行体重、脂肪含量、肌肉含量、腹部脂肪比等指标测试,并对数据进行严格审核后,再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了男、女BMI指数、脂肪比率和平均数的变化趋势,分别计算了男女BMI指数与脂肪比的相关系数和一元回归方程。研究测得了男、女性从20岁至60岁各年龄段肌肉比率与脂肪比率的平均数,并由此发现了男女性肌肉比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小,脂肪比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加大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评价城乡居民体重超重及肥胖现状,探讨超重肥胖流行在性别、年龄、城乡分类上的特征。方法:取2014年国家国民体质监测22个省(区、市)国家监测点20-69岁城乡居民共计107330人的年龄、性别、城乡种类、身高、体重、BMI、腰围、臀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样本总体 BMI为23.83±3.33kg/ m2,男性为24.40±3.26kg/ m2,女性为23.24±3.30kg/ m2;超重率为34.26%,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9.91%、28.42%,城镇和乡村分别为34.03%、34.70%;肥胖率为10.98%,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3.29%、8.59%,城镇和乡村分别为10.19%、12.47%。(2)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的均值,男性为85.88cm、0.904、0.507,女性为78.81cm、0.845、0.498;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超标总率为49.67%、50.21%、50.34%,其中男性超标率为55.31%、54.19%和54.70%,女性为43.86%、46.11%和45.84%。(3)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全部 P <0.01),并且男性比女性高(全部 P <0.01)。(4)城镇男性体重、BMI、腰围均值高于乡村男性(P <0.01),乡村男性腰臀比、腰围身高比均值高于城镇男性(P <0.01),乡村女性体重、BMI、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均值高于城镇女性(P<0.01)。结论:(1)20-69岁样本人群超重和肥胖合计达到45.24%,中心性肥胖人数过半,揭示城乡居民身体形态处于超重、肥胖和中心型肥胖的高发期。(2)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性高于女性。其中,城镇男性高于乡村男性,乡村女性高于城镇女性。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委机关工作人员身体成分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北京市委机关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体重、身体脂肪量、体重指数等身体质量指标,对该群体人员的体质与健康状况进行研究评价。结果显示,该群体中男子各年龄段BMI均值高于全国同年龄段的均值;女子在31~45岁之间的BMI均值高于全国同年龄段的均值;男性体重超重和肥胖的比例高于同年龄段的女性,特别是出现在低年龄段(30岁以下),肥胖人数占整个群体人数的49.6%。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女子手球能量代谢特点,以中国队正式比赛为研究对象,分析6名中国女子手球运动员能量代谢特征。在实验室测试了最大摄氧量、无氧阈、最大心率、体重,在比赛现场测试比赛时的心率变化、血乳酸。结果:场上队员比赛平均时间为46.25 min;比赛最大心率平均为181.6次/min(177~188次/min),达到99.6%(98.9%~100.6%)HRmax,比赛平均心率为(154±10)次/min,102%(97.9~107.3%)HR-AT;心率变化振幅平均为16.8次/min;场上运动员在MHI心率区间运动时间比例最高,为47.6%,MAX区间达到17.68%,LMI区间达到16.9%,LI区间达到15.14%,L区间达到2.62%。全场赛后乳酸(3.7±1.4)mmol/L。守门员比赛最大心率158次/分,达83.6%HRmax,全场比赛平均心率125次/min,达83.3%HR-AT,全场结束乳酸1.9 mmol/L。结论:手球比赛是混氧运动,场上队员平均强度在无氧阈强度上下,运动员赛后乳酸水平较低,主要进行有氧运动,但无氧运动占一定比例,负荷强度可达自身极限。守门员比赛时心率与场上队员相比较低。研究认为,优秀手球运动员须具备高水平无氧爆发力和较强的有氧能力。无氧供能水平低,可能限制队员水平发挥。  相似文献   

19.
从第十四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看中国与世界强队的差距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对第十四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比赛的技术统计资料的比较分析,指出世界级强队是依靠强有力的防守。而强队进攻优势主要表现在内线和外围远投的高效率等。与之相比,中国队在指导思想、打法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欠缺,应积极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