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通过对广州体育学院田径队短跑运动员速度、速度耐力及负荷控制等训练要素的实施,总结出短跑训练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为短跑训练的科学化、系统化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短跑成绩的提高由很多因素决定,短跑全程跑的时间,取决于运动员途中跑的速度、跑动的效果以及速度耐力,短跑技术包括起动、起动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冲刺。要提高短跑水平除重视运动员的选材,在高水平的训练基础上掌握合理的短跑技术外.主要靠改进跑的技术和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影响短跑运动员成绩的主要身体素质,如速度、速度耐力、力量、放松协调能力以及训练中如何掌握适宜的运动负荷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指出素质因素对短跑运动成绩的影响方面,核心关键的技术是放松协调能力和绝对速度。速度是影响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力量是决定运动成绩的间接因素,训练负荷性质是决定训练效果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苏州大学参加江苏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的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和速度耐力训练方案及其负荷监控的实施,总结了短跑业余训练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为短跑业余训练的科学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1 原苏联高级短跑运动员的训练短跑运动是最为普及和大众化的田径项目之一。其年训练周期的完整安排极为复杂。根据运动员身体素质状况,训练安排可以随之变化。身体素质好的运动员,其训练应更多地用于发展速度和速度耐力。而对身体素质较差的运动员,训练中则侧重发展力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在此,我们想向大家介绍前苏联高水平短跑运动员的训练安排。这些短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已很好,故其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跑的练习。此训练计划来自格鲁吉亚功勋教练员E·卡库阿。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研究方法,运用生化理论知识,对速度和速度耐力中生化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短跑运动员重视发展绝时速度并发展速度耐力的训练方法是符合生理生化规律的,即增强ATP+CP和无氧酵解系统的供能能力是提高短距离跑项目训练效果及成绩的关键之所在。通过研究短跑运动中运动员生理生化供能方式,为短跑运动技术的综合分析和科学训练方法与手段的筛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测试法等研究方法对少儿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身体训练指标进行了分析,对少儿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基本技术起主要作用的四类因素依次为:力量灵敏因子;速度因子;柔韧因子;耐力因子.在训练中应把握好身体素质与专项运动能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短跑运动员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的训练特征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量素质是短跑运动员重要的专项素质,提高短跑运动员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对于提高短跑运动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结合自身特点,着重发展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生理生化指标是发展最大力量、速度力量的负荷强度定量依据。训练中,应对力量训练内容有针对性地加以调配,选择不同特点运动员的力量发展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建立专项速度耐力综合测试模型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确定女足运动员专项速度耐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并进行指标测试,再用数学模型的方法明确其主要影响因素;依此采用正态分布原理、T标准分计算及综合效应分析等方法进行专项速度耐力水平的分项评价和综合评价,旨为科学地指导训练。  相似文献   

10.
对少年短跑运动员速度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短跑技术训练要重视最高速度发挥和保持技术的训练与速度节奏控制技术的训练.少年短跑技术训练以提高跑的技术动作的协调性和规范性,以及改进和完善短跑的分段技术和整体技术为重点.少年短跑运动员技术训练的要求树立科学的短跑技术的整体现和系统观,建立正确的短跑技术概念.提出了不同年龄阶段速度素质训练的侧重点和手段,以及少年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11.
摘 要:为探究影响高水平女子短跑运动员百米跑后程减速的因素,对我国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陶宇佳百米跑全程进行摄像以及对其全程跑的分段速度进行测试。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实验法、专家访谈法、高速摄像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分析影响高水平女子短跑运动员百米跑后程减速的原因,以及针对陶宇佳的训练寻求提高后程加速能力的方法手段。结果表明,针对影响高水平女子短跑运动员后程减速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与对策,能提高高水平女子短跑运动员百米跑后程加速能力及专项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综合分析法,以江苏省少年业余体校在训的21名运动员,及国内外8名优秀短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我省少儿短跑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我省目前在训的少儿短跑技术尚不规范,主要与其初始训练有关。部分少年短跑选手技术上已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研究显示,少儿短跑训练应重视其上下肢摆动技术的训练,跑动中上下肢摆动幅度可尽量大一些;摆动腿膝关节角最小值最好通过训练加以缩小;在摆动角速度方面应通过针对性训练予以改善;在步长、步频的处理环节上,应本着个性化发展原则,力争使得两者获得同步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短跑的助力训练和阻力训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如何提高短跑跑速的问题,长期困扰短跑教练员。国际田联生物力学课题组研究的结果表明,超级短跑运动员和普通短跑运动员的最大区别在于伸髋速度,超级短跑运动员伸髋速度极快,明显高于普通短跑运动员。这一研究成果提示我们,发展短跑速度应从髋部做起。助力训练和阻力训练能提高髋部的速度和增强髋部肌肉力量,怎样使这些训练手段更具有针对性,共商榷。  相似文献   

14.
短跑比的是速度和维持高速的能力,国内许多短跑运动员前程成绩很好,有的接近或超过世界一流水平运动员的成绩,但后程却越跑越慢,形成一流的起跑,二三流的冲刺,研其原因,速度耐力差已成共识。高速中的放松技术是提高速度耐力的关键,了解并掌握了它,将改变运动员能量供给系统的状况,将提高奔跑时,各肌肉群的协调用力效率,也将伴随着合理技术动作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速度是篮球运动的生命和灵魂,一旦失去速度,篮球运动就失去生机。所谓篮球运动中的“速度”其主要表现不仅仅是直线运动速度和曲线运动速度,还有后退、动作变化、手、腿、脑反应速度,及战术中的进攻与防守和转换等速度。在少儿篮球运动的训练中,自始自终都必须把速度渗透到训练中,应以速度训练为中心,以形成少儿篮球运动员的速度概念和速度基础。1身体素质训练,应以基本速度为主少儿篮球运动员,从生理特点上来看,是发展速度的最佳阶段,因为少儿在10岁至13岁时期,是速度的敏感期,是提高速度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少地运动员…  相似文献   

16.
足球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耐力是一项很重要的专项素质。研制运动员专项速度耐力的测试方法,对指导训练和科学选材有着重要意义。以我国优秀女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论建立系统模型的方法,以图达到有效地测试运动员专项速度耐力的目的。结果表明所研制的专项速度耐力综合测试模型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短跑运动员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的训练特征及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力量素质是短跑运动员重要的专项素质,提高短跑运动员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对于提高短跑运动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结合自身特点,着重发展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生理生化指标是发展最大力量、速度力量的负荷强度定量依据.训练中,要在保证完成动作质量的前提下,对力量训练内容有针对性地加以调配,选择适合不同发展特点运动员的力量发展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跳远助跑技术与跳远成绩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跳远运动中,助跑速度的快慢是直接影响跳远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衡量跳远技术的好坏主要是看运动员能否在最高助跑速度情况下顺利完成起跳。同时在实践中,人们也认识到短跑速度在助跑中的合理利用对提高和完善跳远助跑技术,并对取得优异成绩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对初级水平的跳远运动员短跑与助跑速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观察探索了初级水平跳远运动员的短跑速度与助跑速度和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旨在为该项运动的训练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速跑中的放松能力是现代短跑训练的核心。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分析法从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的角度,对影响短跑速度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加强少年短跑运动员跑中放松能力的具体手段。  相似文献   

20.
摘要:短跑是一项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目,主要由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为主导。尤其是力量素质训练对短跑运动员整个训练至关重要。其中核心区力量对发展短跑髋关节力量及提高身体平衡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通过专家问卷法、实验法等方法对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20名男子短跑专项学生进行12周不同力量训练的对比实验,期望寻找到短跑运动员核心区力量训练的具体安排。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60 m加速跑成绩略高于实验前,半蹲负重重量显著高于实验前,且与对照组实验后相比有显著差异。说明核心区力量训练法对短跑运动员的专项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都有提升,训练安排得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