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渐危植物海菜花基因组DNA为研究对象,筛选引物UBC-818【序列为(CA)8G】研究并确定了该引物适宜的退火温度,对影响ISSR扩增效果的主要参数进行筛选和优化,确定了海菜花的ISSR分析的最佳反应体系:15μL反应体系中含25ng模板DNA,0.2mmol·L^-1引物,0.2μmol·L^-1dNTPs,2.0mmol·L^-1Mg^2+,0.5UTaq酶,1.5μL10×PCRBufferMg2+(-)[100mmol·L^-1Tris—HCl(pH8.3),500mmol·L^-1KCl].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辣椒基因组DNA为模板,优化辣椒SRAP反应体系中的参数,建立了一套适用于辣椒的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在25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 50 ng、上下游引物各0.1μmol/L、dNTPs 0.1mmol/L、Taq DNA聚合酶1.5 U、Mg2+浓度为2.0 mmol/L。扩增程序为:94℃3 min;94℃30 s、35℃30 s、72℃1.5 min,5 cycles;94℃30 s、54℃30 s、72℃30 s,35 cycles;72℃10 min,用2%琼脂糖凝胶电泳和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扩增结果。利用该优化体系筛选引物,筛选出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15对SRAP引物组合,验证了体系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红松SRAP-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是对ORFs(OpenReading Frames)进行扩增的一种新型的基于PCR的标记方法。以CTAB法提取的红松针叶DNA为模板,应用单因子试验及L16(45)正交试验系统分析了DNA模板浓度、Mg2+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Taq酶浓度等对SRAP-PCR扩增结果的影响。确定了PCR的最佳反应体系为:20μL体系中,1×PCRbuffer 2μL、DNA模板40~100 ng,Mg2+2.5mmol/L,dNTPs 0.15 mmol/L,引物0.15μmol/L,Taq酶1.5 U。PCR最优的扩增程序为:进行35个循环,前5个循环中94℃变性1 min,35℃复性1 min,延伸30 s;后30个循环中94℃变性1 min,50℃复性1 min,72℃延伸1 min;最后72℃延伸7 min,4℃保存。在此反应体系下,所扩增谱带清晰、稳定、多态性高,为进行红松不同种源间遗传分化以及构建遗传图谱等内容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石杉科植物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杉科新鲜植物为材料,应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其基因组DNA,通过单因子实验优化了RAPD的反应体系.在25 μL反应体系中,Mg2++2.0 mmol/L,dNTPs 0.3 mmol/L,模板DNA3ng/μL,随机引物0.21xmol/L,Taq DNA聚合酶1.25U.PCK循环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然后94℃变性1 min,39℃退火1 min,72℃延伸1.5 min,36个循环;最后72℃延伸7 min,4℃保存.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可应用于石杉科植物系统分类,种的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建立并优化虎耳草ISSR-PCR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为探讨虎耳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奠定基础.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和单因子试验,研究TaqDNA聚合酶、dNTP、Mg2+、引物、模板DNA、延伸时间及循环次数对PCR扩增的影响.结果表明:虎耳草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为:在25μL的反应体系中含模板DNA 35ng,Mg2+1.25mmo/lL、dNTP 380μmo/lL、引物1.2μmo/lL、Taq DNA聚合酶1.5U.反应程序为:95℃预变性5min;94℃变性1min,50℃(据不同引物的退火温度)退火70s,72℃延伸1.5min,40个循环;72℃延伸10min,4℃保存.经过11份虎耳草种质检验,证明该体系稳定可靠,可用于虎耳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居群鉴别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猪分子标记遗传距离同杂种优势的关系时,对模板浓度和纯度、引物浓度、dNTP浓度、Mg2+浓度、不同商标的Tag酶等影响RAPD扩增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宜于本实验室研究的最佳RAPD技术体系:25(1反应体系中,含10×buffer2.5(I,MgCl21.75mmol/L,dNTPO25mmol/L,引物0.24(mol/L,Tag酶2U,模板50~100ng,1(g/(IBSA。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min,然后94℃变性1min,36℃退火1min,72℃延伸2min40个循环,最后在72℃延伸10min。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测定谷氨酸的化学发光新方法,确定了该方法的测定最佳条件,并研究了抑制体系的机理。在最佳条件下,谷氨酸浓度在2.0×10^-8-5.0×10^-5mol·L^-1范围内与相对发光强度成正比,方法的检出限为6.0×10^-9mol·L^-1,对1.0×10^-6mol·L^-1的谷氨酸平行测定9次,相对标准偏差为2.5%。该法用于味精产品中谷氨酸含量分析。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NO3^-对B-Z化学振荡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NO3^-的加入明显改变该振荡反应的诱导期,且诱导期的改变值△tin与所加入NO3^-的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3.334×10^-5-1.000×10^-3mol·L^-1,相关系数为0.9959.NO3^-CH2(COOH)2-KBrO3-H2SO4-Ce(SO4)2振荡体系诱导期表观活化参数Ein为109.1kJ·mol^-1.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子梯度试验法对影响雷公藤RAPD—PCIK反应的Mg^2+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及DNA模板浓度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获得清晰、重复性高的雷公藤RAPD-PCR扩增条件为:20μL PCR反应体积中,2.0mmol·L^-1 MgCl2,0.2mmol·L^-1 dNTPs,0.2μmol·L^-1引物,50ng模板DNA,1UTaq DNA聚合酶。  相似文献   

10.
以渐危植物海菜花基因组DNA为研究对象,筛选引物UBC-818[序列为(CA)8G]研究并确定了该引物适宜的退火温度,对影响ISSR扩增效果的主要参数进行筛选和优化,确定了海菜花的ISSR分析的最佳反应体系:15 μL反应体系中含25 ng模板DNA,0.2 mmol·L-1引物,0.2 μmol·L-1 dNTPs,2.0mmol·L-1 Mg2+ ,0.5 UTaq酶,1.5 μL 10×PCR Buffer Mg2+(-)[100 mmol·L-1 Tris-HCI(pH 8.3),500 mmol.L-1KCI].  相似文献   

11.
水杨酸对PEG胁迫下商麦5226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商麦5226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浓度(0.65、0.75、0.85 mmol·L-1)外源水杨酸对水分胁迫下小麦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0.65-0.75 mmol·L-1外源水杨酸可以促进水分胁迫下幼苗根茎的生长,降低MDA含量和提高POD活性,提高小麦苗期的抗旱能力;但不同部位最适浓度不同,根的最适浓度为0.75 mmol·L-1,茎的最适浓度为0.65 mmol·L-1,浓度超过0.85 mmol·L-1对根茎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卡马西平的浓度.人空白血清经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水-甲醇-乙腈(45:45:10)流动相,UV检测波长254nm,流速1mL·min^-1,柱温:30℃.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105.53%,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11%,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适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13.
在0.01 mol·L^-1的NaOH溶液中用玻碳电极研究甲硝唑的电化学性质,并用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甲硝唑在-0.631V和-0.731V处有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其还原峰电流与甲硝唑的浓度在8.0×10^-6-9.1×10^-4mol·L^-1(r=0.998)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4×10^-7mol·L^-1。平均回收率98.9%,RSD=2.7%。甲硝唑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受吸附控制。  相似文献   

14.
采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缺氧/好氧工艺"处理维生素生产废水.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处理效率高,维护管理方便,处理后的水水质稳定,COD=108 mg·L-1,BOD5=23 mg·L-1,ρ(SS)=42 mg·L-1,ρ(NH3-N)=12 mg·L-1,pH=7.1,达到《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3-2008)要求。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三电极系统研究了黄芩甙的极谱行为.在0.24mol·L^-1混合酸-NaOH(Britton-Robinson)(pH=2.1)-2.00×10^-3mol·L^-1KIO3支持电解质中,黄芩甙在-1.17V(vs.SCE)产生一极谱催化波.本文对黄芩甙的极谱催化波性质、测试条件、干扰试验等进行了研究,同时也讨论了黄芩甙的极谱催化波机理.该波的二阶导数峰的峰电流与黄芩甙浓度在3.00×10^-7~3.00×10^-6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ly=121.9Cx-4.738,相关系数r=0.9998,检出限为2.00×10^-7mol·L^-1.利用工作曲线测定了两批茵栀黄注射液中的黄芩甙的含量,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同时进行了回收率试验,回收率范围分别为97.9%~102.4%和97.6%~103.1%,该方法底液简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6.
以袋鼠爪花基部侧芽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1/2 MS+BA 1.0 mg.L-1+NAA 0.05 mg.L-1+Ad 1‰+卡拉胶7 g.L-1+蔗糖20 g.L-1;最佳增殖培养基为1/2 MS+0.5 mg.L-1 BA+0.05 mg.L-1 NAA+Ad 1‰+卡拉胶7 g.L-1+蔗糖20 g.L-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0.5 mg.L-1NAA+Ad 5‰+卡拉胶7 g.L-1+蔗糖20 g.L-1.炼苗后,移入泥炭和沙比例为2:1的基质中,移栽成活率高达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