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比较分析法,对参加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心境等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柔力球运动能改善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增强身体机能,提高身体素质,调节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校大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取运动项目,参加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各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采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评价方法,研究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学生们在课外有组织地进行运动训练能有效增强体质,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3.
耐力训练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论述了在耐力运动过程中免疫细胞数目、中性粒细胞功能、血清和粘膜免疫球蛋白水平、血浆谷氨酰胺浓度以及自然杀伤细胞(NK)的细胞毒活性等的变化,从而为降低运动员的URTI的发生率以及避免过度训练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大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整体自我评价、运动自我评价对运动参与动机、运动能力认知、个体变异的等影响因素。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与分组回归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发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大学生的高个体变异与低运动参与动机是相关联的,其在体育课中更倾向于选择低风险的活动;具有相对较高整体或运动自我评价,会表现出更高的运动参与动机,反之,则会表现出较低的运动参与动机。个体变异对具有较低整体或运动自我评价的被测试学生的动机没有影响。综上所述,可以在大学体育教学中通过设置不同的体育教学形式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自我评价、运动自我评价、运动认知能力。在上述的基础上降低个体变异促使大学生喜欢体育教学、提高身体素质,这是本文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高校舞龙运动对大学男生健身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理、生化的理论和测试方法,对80名男大学生舞龙运动员的运动心率、血乳酸、血压、RPE等指标进行分析,客观评价舞龙运动的负荷强度和健身功效,为科学地在大学推广和指导舞龙运动、研究我国的传统体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舞龙运动的运动强度对大学生能够产生适宜的负荷,运动后恢复良好,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健美操对大学女生体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对80名大学女生健美操锻炼进行了对照试验,探讨健美操锻炼时女大学生健身健美的锻炼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运动强度较为适宜,动作结构符合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长期坚持健美操锻炼能够使心血管和呼吸机能增强,各项身体素质显提高,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在对10名优秀竞走运动员和10名普通大学生进行的逐级递增负荷运动试验中,运用超声心动图测定了心脏泵血功能和反映心肌血液供应的指标──心室局部壁运动,并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探讨心室局部壁运动与心脏泵血功能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学生组心室局部壁运动与心泵血功能随运动强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现象;2)耐力运动员组心泵血功能和心室局部壁运动随运动强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的趋势;3)在一定范围内,运动可引起心空局部壁运动增强,心泵血功能增加,说明运动对人体的心脏是有益的,耐力训练可提高心肌运动时血液供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天津大学3个班160名男大学生进行的不同综合运动处方的实验研究,着重探讨和研究了增强男大学生体质的最优化模式.结果表明:不同运动处方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男大学生的身体机能能力和身体素质,以耐力为主的运动处方在发展和提高男大学生身体机能,改善体质上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不同强度急性力竭运动恢复24 h大鼠白细胞计数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急性力竭运动对大鼠血液白细胞数量影响的差别。方法: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低强度力竭组、高强度力竭组,一次性跑台力竭运动后24 h采血,应用symexF-820半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数。结果:急性力竭运动组的白细胞数(WBC)、淋巴细胞数(Lymph)、中性粒细胞数(Gran)和中间细胞数(Mid)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P<0.05);高强度急性力竭运动组又比低强度急性力竭运动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1)急性力竭运动导致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中间细胞数减少,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力竭运动后24 h机体免疫功能不能恢复到安静水平。2)力竭运动强度对机体的白细胞数影响有差异,强度越高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0.
1初中教学剖析体育运动的发展和提高要求人们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技能水平。身体素质的发展在于人体机能能力的不断扩大和增强,而运动技术水平的很高,则在于运动技能的不断改进和创新。身体素质的提高,为进一步改善运动技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随着运动技能的形成,身体素质同时也得到了发展,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二行是相辅相比、相互影响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应允分利用初中教学中身体素质比重较大的优势,加强技术、技能的教学。在掌握技术、技能和运用技术、技能的过程中.促进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初中毕业生升学加试体育…  相似文献   

11.
体育素养是新时期大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对新时期大学生体育素养重构必然性及大学生体育素养缺失现状的分析,认为新时期大学生体育素养重构是贯彻体育素养培养政策、树立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选择,然而新时期大学生体育素养存在体育意识缺乏、体育品德修养较低、体育能力普遍不高、体育个性化发展滞后等问题,因而从体育意识培养、体育能力培养、体育品德修养、体育个性化发展等角度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规律,作者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库和体育行为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在一、二年级体质健康明显上升,三、四年级逐渐下滑,但与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前比较,下滑趋势有所减缓;(2)随年龄成长,大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逐年增长,身体素质逐年下滑,特别是耐力下滑最快,反映大学生缺乏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3)体质下滑是因为缺乏体育锻炼,随年级增长,大学生体育人口迅速减少,体育人口三项指标中锻炼频率减少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高校体育教育中男女大学生以及体育教师的体育行为和意识表现,得出高校体育教育场域中存在:体育教学中的性别屏蔽现象、体育师资结构上的性别隔离现象、体育运动项目选择上的性别分化现象、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性别刻板现象以及课外体育参与中的性别偏失现象等结论。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加以分析,指出追求教育平等的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自觉或是不自觉地成为对性别刻板印象的认同和性别行为的强化等强有力手段,也是直接导致男女大学生在高校体育教育结果上的性别不平等。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大学生体质持续下滑的趋势,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提出为学生推荐体育选项的思路与方法。在分析"三自主"选课模式的弊端和身体素质的构成的基础上,构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与体质发展需求的映射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得到不同运动项目对各项身体素质的促进作用;结合个人体质发展需求计算各个运动项目对身体素质的综合促进效用,并据此为学生推荐适合其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体育选项。实验研究验证了身体素质导向的选项推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分析研究2000年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调研统计资料和西安交通大学13 055名大学生的体育合格标准数据,证实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在身体成长期的20岁左右出现下降趋势,"20岁现象"是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一种早衰现象;发现随时代推移,大学生的身高和身体机能逐年提高,但身体素质水平逐年降低,身体能力和身体条件的反向变化表明当前体育教育的效益正在下降.学校体育还需要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可持续发展方面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长沙市6所高校部分大学女生和老师的问卷调查,就体育课现状、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体育行为、体育消费、对学校体育器材设施和教师工作的满意程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探讨提高高校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自编的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消费调查问卷。对956名江苏省高职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江苏省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较弱,体育消费观念有待加强;体育消费结构以实物型消费为主,劳务型消费为辅。实物型体育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劳务型体育消费水平;江苏省高职院校学生的性别,生源,月生活支出是影响江苏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增强学生体质,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对社会责任感的教育。通过体育教学实践,探讨如何促进大学生体育精神、人文精神、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等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