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儒家十分重视诚信 ,赋予了它丰富的内涵。在历史上 ,诚信思想对于提高个人修养 ,改善人际关系 ,维护社会秩序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 ,我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的信用缺失的问题 ,成为我们进一步前进的阻力。为此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儒家的诚信思想 ,以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2.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主干,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其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儒家注重学习,十分重视探讨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问题,并最终归纳出颇具特色的"为己之学"。本文从儒家"为己之学"的提出与发展入手,主要论述了儒家"为己之学"追求的完善自我、成就理想人格、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的价值目标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华传统道德是以儒家传统道德为主体的,在儒家道德体系中,"仁"是最高目标,"仁者爱人"即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是其中的精华。文章首先介绍了儒家"仁爱"思想的内容与其价值分析,指出"仁"乃全德,仁者爱人是"仁"的核心,"仁爱"的要求首先是爱亲,其次是爱众。儒家的"仁爱"思想是我们中国人调节人际关系的基本规范,并且培育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同时仁爱思想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向来注重孝思想的传承,"百善孝为先"的古语绵延已久,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它既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又体现了人类特有的一种生命价值观.不容忽视的是,现代社会的孝思想却出现了种种扭曲,奉养问题和道德底线滑坡问题日益突出,使得孝思想在当代社会陷入了尴尬的生存境地.为此,本文立足于儒家的孝思想,对其深刻的内涵进行探究,进一步剖析孝思想在当代的价值,并对儒家孝思想及在现代社会的困境进行反思,逐渐在全社会树立孝思想,弘扬孝文化.  相似文献   

5.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主要是指孔子、孟子、荀子的民本思想,"重民"、"仁政"的思想对于当时社会具有进步意义,作为一直深深影响着中国传统社会的儒家民本思想,时至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带来的影响。本文对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内容进行分析,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揭示其在当今背景下的局限性,这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为儒家正名思想的开创者,孔子提出了想要达到社会的大治,就必须以正名作为必要条件,并提出了正名以正式的原则,强调名实一致。荀子是儒家正名思想的集大成者,在孔子正名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名的原则和方法,建立了儒家的正名体系,并利用这一理论去"破三惑"。但由于夹杂着儒家的政治伦理主张,他们的正名思想在逻辑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儒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儒家美学思想更是对中国诗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古代诗歌自《诗经》起至今都对中国的社会有着一定的教化作用,而儒家"以善为美"的美学思想对诗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以善为美"的美学观落到诗学上,"善"成为评价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首要标准,文艺作品的成功与否在于其所发挥的作用是否积极;而对文艺作品的形式与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形式以"美"来评价,而内容方面则以"善"为评价标准,并主张"文质彬彬,尽善尽美";与此同时,伴随着"以善为美"对诗学的新要求,诗自然开始重视社会的功利价值,诗学的发展与社会的价值观导向又产生了不可忽略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儒家学说所包含的"成己成物"、"修己治人"和"明体达用"的理想人格,即"内圣外王"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这些都与中华体育精神在某种程度上相契合,成为中华体育精神形成和发展的无形推动力,并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积淀和支撑。而儒家"内圣外王"在中华体育精神中的现代解释,也赋予其当代价值,并具有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健身气功与儒家社会教育思想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身气功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儒家的社会教育思想对其进行分析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在归纳总结儒家社会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儒家社会教育思想对健身气功可持续发展中的价值意义,并针对儒家社会教育思想的局限性分析了健身气功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校大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诚信危机",这成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遗憾之一,同时也动摇了社会发展的基础。本文将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做好大学生诚信教育,健全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儒家思想对传统武德的影响。认为,儒家文化中的中和思想、仁爱思想、修身思想和义利思想对中华武术传统武德思想的内容体系、价值标准,尤其是习武者的动机和行为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儒家的中和、仁爱、修身和义利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人对于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视和肯定,促进了传统武德思想观念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彝族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同时优秀的儒家思想也得以在少数民族文化中保存下来.儒家自然宗教信仰对彝族的民间信仰之一即自然崇拜产生了极大影响,彝族吸取了儒家主要思想并在其继承过程中又根据本民族的特殊需要有所取舍.彝族的自然崇拜与儒家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表现出的对自然界极大的尊重与关爱是紧密相连的..当前由于现实中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促使我们重新反思儒家传统文化,重新发掘其中的精神资源,儒家的“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正确了生态伦理观,因此在科学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并不是要回归传统而是要通过学习传统思想的精华来解决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郭店简《六德》篇,表达了早期儒家治理人伦社会的主张,反映了早期儒家的政治理念,在早期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六德"的组合,在思维方式上受到原始五行思维的影响。"六德"的呈现,便是顺应"天道"的表现,并以此达到现实秩序的和谐。《六德》篇虽主要论述治理人伦社会的主张,但并非就政治言秩序,而有其形上学根据,即"治人伦以顺天德"。治理人伦世界的具体原则就是处理好"六位"的关系。"六位"又可分为"内、外三位"和"上、下三位"。"内、外三位"的划分,反映出儒家社会伦理基于家庭伦理的思想;"上、下三位"的划分,体现出原始儒家政治思想中的良性互动,且对后世的"三纲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路学军 《职大学报》2012,(5):21-26,38
在墨子思想中,天志观念颇具特色,不仅自成一体,而且与其经济伦理思想的形成与演进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在墨子那里,"天志"说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墨子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在这一体系之中,墨子的经济伦理学说不仅以"天志"说为思想基石,而且还将其作为实现自己经济伦理思想的一种手段,同时"天志"思想对墨子义利观、节用、自力以及诚信等经济伦理思想形成和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诚信作为我国传统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个体立身处世之本,是建立道德社会的前提,是个体德性养成的基础。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当前,传统诚信思想对于现代公民诚信品性的养成具有较重要的教育价值。而由于传统诚信自身的因素,其价值又有一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传统社会,尊师思想的发展是有变化的.这与教师所承担的社会功用、人才选拔制度、儒家伦理本位的价值取向、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辰有关.在新的历史时期,传统的尊师现内涵已经发生变化,对教师的地位和角色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探析儒家"义利之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深刻内涵,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对当代社会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儒家文化是伦理本位的德性文化,在儒家伦理道德体系中,诚信观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儒家追求的"诚信"是"内诚"和"外信"的统一,是交友之基、立身之本、齐家之道、治国之法,强调慎独自律、信己推人、知行合一的修炼方法,从理念与方法两个层面深刻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诚信"观念的培育,并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9.
敬业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以《论语》为基础,简要阐述了儒家敬业思想的基本内涵,从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精神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儒家的敬业理念,在此基础之上,初步探讨了儒家敬业思想的现代价值。现代社会,敬业有利于培养人们崇敬热爱的职业态度、勤勉尽责的职业责任、持之以恒的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20.
孔子提倡仁义,推行礼教,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人伦礼数与和谐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同时,为了实现社会整体的和谐和有序发展,孔子也认为,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礼"。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传统人文价值体系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唯利是图、道德冷漠、诚信缺失、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一些现代文明的衍生物像毒瘤一样,不断侵蚀着我们正常的社会秩序。对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和弘扬,对矫治当代社会的一些弊病,有着积极的意义。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有必要对孔子"仁"、"礼"思想中的积极价值加以总结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