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的营养膳食现状,对大连市陆上运动学校的20名女子青少年(14—17岁)自行车运动员进行膳食调查,分析运动员的营养状况,为青少年女运动员营养干预打好基础。方法:采用2dh膳食回顾调查法,对运动员一周的每日每餐进食的时间、食物种类、重量进行调查,用“运动员及大众膳食营养分析与管理系统”软件对一周膳食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女子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能量、矿物质、维生素及膳食纤维的摄人量均低于软件推荐摄入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摄入比例适当;平均每日钙、铁、锌的植物性食物摄人多于动物性食物;从食物结构看,三大营养素能量分布食物来源不均衡,平均每日摄人的谷类食物较多。  相似文献   

2.
对8名自行车男运动员冬训期间的膳食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运动员的蛋白质、脂肪摄入偏高,糖、维生素A和钙均摄入不足,热能处于负平衡状态。主要原因是蛋类、肉类摄入过多,主食摄入过少所致,为此本文对如何进一步改善自行车运动员的营养结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马拉松运动员赛前训练阶段膳食营养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备战2010年北京马拉松赛赛前训练阶段,对吉林省马拉松项目运动员的膳食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为马拉松项目运动员赛前制定合理均衡的膳食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调查发现运动员的赛前膳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运动员每日的总能量摄入不足,尤其是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而脂肪和蛋白质摄人比例过多,某些维生素及矿物质摄入不足,每日三餐的热能分配也不合理。  相似文献   

4.
国家男子篮球运动员膳食营养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备战北京奥运会国家男篮队员的膳食营养水平,为运动员合理、平衡进餐提供依据。对国家男篮的14队员进行了每日三餐的膳食结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队员的膳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队员的总能量摄入不足,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脂肪与蛋白质摄入过多,部分维生素及矿物质摄入不足,三餐的热能分配不合理。  相似文献   

5.
膳食营养是保证运动员营养素的需要和维持体能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对训练起重要的保证作用,它长期影响训练的效果和训练后的恢复。采用食物称重法,对青少年男子运动员膳食营养状况以及膳食营养干预后营养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运动员膳食营养热量摄入不足,三大能源物质摄入比例不适宜,部分维生素摄入不足;膳食营养干预后热量摄入显著提高,三大能源物质摄入比例趋于平衡,维生素摄入均衡。  相似文献   

6.
足球运动员膳食行为及营养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能储备是影响足球运动员运动能力的重要因素,营养物质不仅对消耗能量物质有直接补偿作用,还对运动员体能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足球运动员营养知识进行问卷调查,并抽样对足球运动员进行连续三天的膳食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足球运动员营养知识缺乏是膳食营养摄入不合理的重要因素;足球运动员三餐能量摄入比例不合理,早餐摄入不足,晚餐摄入较高;三大营养素的摄入比例不合理,碳水化合物不足,脂肪过多;部分维生素摄入相对不足;运动员钙摄入偏少。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体育竞技水平的日益提高,运动员膳食营养工作的重要性愈显突出。为了更好的了解竞技体校青少年运动员的营养状况,为今后膳食营养改善工作提供有利依据,特此对北体附属竞技体校进行膳食调查,结果发现男运动员:总热量摄入不足,早餐摄入过少,晚餐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摄入略低,脂肪摄入略高于推荐值;VA摄入不足,VB1、VB2、VC偏少;锌摄入不足。女运动员:总热量不足,早餐摄入过少,晚餐摄入过多,加餐摄入较多;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过少;VA、VB1偏少;钙摄入偏低,锌摄入不足。因此加强运动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的基础营养知识,完善饮食结构是目前重要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对河北省某优势项目运动员膳食营养的调查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24小时回顾法和食物称重法对河北省某优势项目运动员的膳食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其膳食结构存在以下问题:总能量摄入不足,脂类摄入过多,糖类摄入较少,部分维生素和无机盐摄入不足,三餐能量分配不合理等,这些膳食不合理的状况影响其训练效果。为了高效率地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成绩,对运动员的膳食结构和营养配比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对8名体育舞蹈女运动员的膳食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合理的饮食模式。研究方法:采用膳食史法,对运动员进行膳食调查。结果显示:运动员三餐热量分配不合理,总热能处于负氮平衡状态,脂肪摄入偏高,碳水化合物、VA、钙、铁、锌等摄入不足。主要原因是蛋类肉类摄入过多,主分摄入过少所致。建议:调整体育舞蹈女运动员的膳食结构,增加早餐热能摄入比例,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特种部队官兵的膳食营养状况、为指导官兵科学膳食提供依据,对某部队两个连队共115名官兵军事训练过程中的体能消耗及其营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特种部队官兵军事训练过程中体能消耗大,膳食营养中存在着谷类摄入不足、粗粮品种单一、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以及三餐热能分配不合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以大连自行车队6名优秀男子场地4公里个人追逐赛运动员和6名优秀男子公路赛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两个项目队员的形态指标和有氧、无氧能力指标进行测试与比较发现两个项目运动员在形态素质与有氧、无氧能力特征的差别,发现两个项目各自的特点.为教练员更加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这两个不同项目的运动员进行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耐力项目和力量项目男性运动员外周血红细胞参数的特点.方法:选择31名河南省田径队男性运动员和16名体校男性田径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2007年11月~2008年2月对河南省队队员进行血常规测试;2009年12月~~2010年3月对体校队员进行科研测试.结果:所有运动员外周血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内,耐力运动员目外周血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和红细胞压积(HCT)显著低于力量运动员(分别p<0.01; p<0.05; p<0.05).结论:耐力运动员外周血红细胞参数特点不同于力量运动员,可能与不同训练方式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探讨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时机体铁代谢、红细胞破坏与血红蛋白下降间的关系,为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的发生机制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学生30人,男女各15人,进行起始负荷为60%最大心率强度,每周强度递增10%的跑步运动,5d/周,4周后测试受试者Hb、Ret、SF、Fer、sTfR和红细胞抗氧化指标MDA、SOD、CAT、GSH-px。结果:4周递增负荷跑步运动后受试者呈现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血清铁蛋白持续性下降,转铁蛋白受体呈下降趋势或不变,但血清铁无明显变化;红细胞抗氧化酶的含量升高,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呈持续增加趋势。结论:4周的递增负荷跑步运动中,红细胞自由基的生成增加及红细胞抗氧化能力的相对降低引起的红细胞破坏增加可能是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的发生原因,而不是由单纯缺铁所致。  相似文献   

14.
了解发生运动性低血色素时转铁蛋白及转铁蛋白受体基因表达的变化对深入研究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实验结果表明:长期运动训练导致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肌肉组织中转铁蛋白和转铁蛋白受体基因表达均显著增加,表明运动训练造成的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肌肉中铁代谢紊乱,肌肉应激性使转铁蛋白以及转铁蛋白受体表达增加,以促进肌肉对铁的吸收;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肝脏组织中转铁蛋白基因表达均显著下降,这可能是由于肝脏铁储量增加而导致的转铁蛋白基因表达的适应性的降低有关;运动训练导致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转铁蛋白和转铁蛋白受体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转铁蛋白受体基因表达与组织铁代谢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水平公路自行车运动员急性低氧运动时肌氧饱和度特征。方法:采用交叉设计,通过无损近红外光谱学技术(NIRS)连续监测17名优秀公路自行车运动员常氧和低氧(模拟3 200 m,FIO2~14.0%)急性递增负荷运动时肌氧饱和度、心肺功能及通气指标的变化。结果:1)在4个不同功率等级低氧Δ[O2Hb]均显著高于常氧对应值,Δ[HHb]在50%、75%和100%最大功率时均显著低于常氧对应值,而Δ[THb]在各相对功率等级时无显著性差异。2)低氧时通气无氧阈(VT)和最大摄氧量(.VO2max)对应的HR、SpO2和Power皆显著低于常氧对应值。低氧时VT和.VO2max对应的低氧通气指标(V.E/V.O2、.VE/V.CO2)皆显著高于常氧对照值。结论:反映心血管系统与肌肉代谢耦联的低氧通气反应(HVR)是肌氧饱和度变化的基础,是肌氧饱和度反映肌肉代谢疲劳的重要生理机制。而提高运动员高原低氧时的HVR是提高其耐缺氧能力的基础,是进而提高有氧能力和运动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以上海游泳队参加2001年全运会预选赛的中短距离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赛前四周测试全部参赛运动员的血清睾酮、血色素、白细胞和尿素氮,以及某些运动员训练过程中主要手段的血乳酸值和周一尿素氮恢复值的变化,同时,记录教练员在这四周过程中平均周运动量的变化.结果发现,运动员在调量的第1~2周血清睾酮、血色素出现明显下降,而尿素氮出现明显升高,这预示了运动员在调量初期身体状况处于非常不稳定的阶段,从而造成了调量后较难形成良好的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17.
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与监测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运动性贫血在体育运动 ,尤其是耐力运动中 ,不仅严重影响运动技能的发挥和成绩的提高 ,而且对身体也十分有害。高血容量反应是运动训练适应性表现 ,不会造成真正意义的贫血 ,而运动训练中红细胞溶血和铁储备状况的监测则是预防运动性贫血的重点。本文以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就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做一简述 ,并筛选取血量微、测试简易、灵敏的指标 ,加强运动训练中铁代谢和红细胞溶血等状况的监控 ,将对预防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在医疗体操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前后,观察血液流变变化,对采用医疗体操、推拿治疗前后的21例神经根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治疗后患者全血粘度、血液浓度及血细胞聚集性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P<0.001或P<0.05).认为医疗体操配合推拿可显著改善患者全血粘度、血液浓度及血细胞聚集性,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外优秀自行车运动员男子4 km 个人追逐赛分段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在速度和速度耐力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在第4 分段成绩下降明显,建议应重点加强和提高我国运动员的速度耐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