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当前,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关系开发全局的一件重要工作,就是积极调整结构。这不仅为跨世纪西部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给新千年贵州经济开发注入了巨大的推动力。面对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科学的客观估量贵州支柱产业在贵州、乃至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贵州面临任发展经济、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国发[2012]2号文件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及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这对于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作为国家重要生态屏障而经济社会欠发达的省份,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实现二者协调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与明代“后七子”同时代的孙应鳌,不仅在文学观上有新的建树,独立地提出自己许多文学观点,而且在诗、文的创作上也有自己的成就,在贵州文坛上独领风骚,开启了贵州此后的文学创作新领域,并为贵州明清文学事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王明 《阅读》2009,(12):12-12
一个叫黄美廉的女子.自小就惠上脑性麻痹症。此症状十分惊人。不仅身体失去平衡.而且手足会时常乱动.口里念叨着模糊不清的词语,模样十分(怪异奇异)。这样的人.在常人看来已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正常的生活能力.更别谈什么前途和幸福了。  相似文献   

5.
“十一五”是贵州加快小康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如何大力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已成为全省产业优化和调整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这对于打造信息产业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实现国民经济跨越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问题已引起世人广泛关注。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优美的环境对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治理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已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影响下,贵州境内形成了极其丰富的红色文化。这些红色文化自其产生之日起,即已蕴含着十分珍贵的、多层面的价值。它不仅具有历史方面的价值,也具有思想文化方面的价值、教育方面的价值、旅游方面的价值等。本文通过对贵州红色文化的价值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阐述其开发利用的基本途径,以期让贵州红色文化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发挥出更大的社会历史作用,进一步助推贵州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明季中原西蜀战乱,南明永历王朝建都贵州,故中原西蜀之外籍禅师纷纷入黔避居,弘教贵州。他们在黔中创建寺庙,行化僧俗;开辟名山,弘宣佛法。同时本着弘法利生的大乘佛教精神,刻苦自励,悲天悯人,救死挟伤,济贫助困,修桥铺路,植树造林,开渠灌田,由此不仅在当时的贵州社会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促进了佛教在贵州的广泛传播,而且对化行边表,开发贵州,启迪人,亦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贵州少数民族多元性音乐文化,是贵州各民族在独特的生态环境中,经过多年的对流交叉而逐渐形成的灿烂多姿的一种区域性音乐文化,其多元性、复杂性、开放性和多样性是贵州民族音乐具有的特点。贵州所特有的地理气候因素、经济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贵州各民族音乐的性格和精神,形成了贵州各民族音乐特殊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10.
度母在佛教中则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受到普遍崇信,度母崇拜已成为既贴近社会又十分普及的信仰方式,不仅成为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传统的世俗文化包括民俗、雕塑、建筑、音乐等诸多方面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民族地区资源丰富,但生态较为脆弱。近年来,贵州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贵州民族地区要顾全国家整体发展规划,为保护生态环境放弃发展经济的机会,这就需要国家对这些地区进行财政转移支付,进行生态补偿。从当前对贵州民族地区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的现实出发,分析建立及完善贵州民族地区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立法进程,使对贵州民族地区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有法可循;建立补偿财政转移支付专项基金;因地制宜,建立符合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和生态补偿规范;加强专项支付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使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贵州是喀斯特强烈发育的省份。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喀斯特地质灾害频频发生,严重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文章在分析贵州喀斯特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一个基于GIS技术的喀斯特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并详细讨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开发模式与功能特征,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实时的地质灾害数据,降低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清王朝的“新政”,是中国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近代化运动,作为经济文化滞后、信息闭塞的贵州省,也参与到了这场近代化运动之中,其中在教育领域,贵州有下列近代化举措——开办新式学堂、成立新式的知识团体、鼓励发展民办教育,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推动了贵州近代化的进程,但由于贵州落后的社会经济状况,使贵州近代教育面临着困境。  相似文献   

14.
叙述贵安新区核心区及其燃气利用概况,分析"中缅"、"中贵"天然气长输干线的建设及其对贵州省的重要意义,从燃气用量预测、气源规划、天然气场站和管网规划几方面阐述贵安新区核心区燃气规划。  相似文献   

15.
遵义“红军菩萨”的历史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央红军长征经过贵州的历史事件。通过田野调查和史料分析等方式,对遵义“红军坟”及“红军菩萨”的民间信仰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诠释和解读“红军菩萨”信仰在时空背景中生成流传的合力过程。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作为中国西南地区以喀斯特山地为自然环境的省份,从改革开放至今,其经济实力已经大幅增强。但在与东部沿海地区甚至中部地区进行横向对比,贵州省与中国其它地区的差距是在逐渐扩大的。本文以此为大的背景而展开讨论,以克鲁格曼的核心——边缘模型为依据,把贵州省划分为两个大的经济发展区,即核心发展区及边缘区,然后分别对两大区域的主导产业的集聚布局提出可行性的对策与方案。"十二五"经济发展周期已经拉开序幕,当中东部发达地区在产业转型及经济发展已经愈走愈快的时候,本文的研究无疑对于相对落后的贵州省经济发展有着很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是一种先进的价值观,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建设必须严格按照生态文明观的要求贯彻和执行,才能发挥积极作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强调“知”与“行”相结合,思想和行动的结合是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只有将生态文明的真谛落实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中,才能实现生态和谐、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演绎等方法,阐述遵义体育圈的内涵,分析构建遵义体育圈的优势资源、发展机遇、面对挑战及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探讨"四在农家"活动的内涵及为遵义体育圈构建提供契机,提出构建红色、特色和生态体育圈的遵义体育圈模式设想,为贵州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贵州省第十次党代会有关教育和职教的论述精神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铜仁地区高职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在党代会精神指引下,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