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实验研究方法,对大理学院健身气功选项课及体育保健课的200名新生进行一学期的跟踪观察与研究,对比发现健身气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明显,据此探讨健身气功对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高校病残类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质得到锻炼得以康复,使得学校体育能更好地为全体学生服务,我们对一部分抽样得到的病残类弱势群体学生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健身气功教学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健身气功对这些病残类弱势群体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具有显著性。这为病残类弱势群体学生选择锻炼项目促进体质康复和对于健身气功在高校保健课教学中的推广应用以及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培养青少年终生体育理念,提高青少年体育教育质量以宗旨,以进一步推广健身气功在青少年群体中的良好开展为主要目的,通过对健身气功的起源和文化基础、健身气功新功法的创编、健身气功的特点等内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整理和系统剖析,着重论述了健身气功对青少年终生体育的益处,论证了健身气功对青少年终生体育的重要影响和健身气功在青少年中开展的必要性,为健身气功在青少年中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较为科学和充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校开展健身气功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健身气功教学增强学生体质,同时运用健身气功的心理调节作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高校健身气功教学应充分发掘高校的有利条件,采取适合大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中华气功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是健身治病,延年益寿的一种我独特的健身术。 1986年11月,国家教委38号文件指出:“有条件的高校应开设气功保健课”。根据这一精神,我们于1987年3月开展了体育与气功相结合的教学。实践证明,气功应用于体育,是一项很有特色的教学改革。我们经过几年实践,有些粗浅体会,愿与同行共同探讨。 1 要选好教材气功门派众多,各有千秋,不是任何一种功法都适合大学生练功。选择教材要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6.
刘珊杉 《体育科技》2014,35(4):38-39
健身气功主要有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和五禽戏等,近年来逐步成为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健身气功的作用谈起,全面论述健身气功在高校体育教学开展的功效和形式,希望能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张乐 《当代体育科技》2023,(33):124-127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的重要代表,在新时代我国大力发展非物质文化的背景下,高校作为传承与发展文化的重要场地,要注重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工作。为研究新时代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路径,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以健身气功为例,对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展开了研究。研究认为,新时代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能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引导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迎合了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当中,还存在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等问题。建议:通过优化健身气功师资队伍、积极编创健身气功教学教材、创新高校健身气功课程、拓展健身气功的宣传渠道等方式,来推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佳 《体育科技》2022,(5):162-164
在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改革的氛围之下,体育公共课积极引入了传统的养生气功内容,以健康养生观带动了大学生的健身热情,有效地提高了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也激发了大学生的终身体育兴趣。文章以南通大学“八段锦”体育公共课程为研究对象,探讨健康养生气功“八段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状况,旨在强化大学生的养生健身意识,丰富高校体育公共课的教学方式,提高体育公共课的教学效率,促进大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毛晓荣  王填  唐勇 《体育世界》2013,(11):53-5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四川省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四川省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一级以上的人数较少,指导年限较短;技术等级较低的指导员年龄偏大,人员流失较大;健身气功站点少、分布不均匀。提出建立健全各级健身气功管理机构中心,加强健身气功协会及站点的制度建设,设立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专职岗位,从数量和质量上保证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稳定与发展等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0.
段级制源自中国段位制,是目前民族传统体育鉴别实力的方法,也是教练与职业认证的基础。文章认为健身气功与跆拳道、武术具有同构型,因此分析跆拳道和武术的相关制度,配合健身气功教材,设计健身气功段级及其它相关制度,以达到推展的效果。健身气功修练者以健身气功教学为业并不是普遍的现象,缺乏统一的实力鉴别模式、职业证照,以及有组织的鉴定机构,是主要的原因。中国健身气功协会推行健身气功,建构能力鉴定的段级制,拓展职业证照观念,统一鉴定组织,能给健身气功的推广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黑龙江省高等院校健身气功课程的开展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分别对我省专业体育院校、普通高等院校、医学高等院校的健身气功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分析,提出符合黑龙江省高等院校健身气功课程实际的教学模式优化策略,为我省高等院校健身气功课程的合理化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宁夏四所普通高校开设健身气功选项课的可行性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别对宁夏各高校开设健身气功课程的现状、师资力量、健身场地、学生身心状况及养生知识认知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宁夏普通高校中仅有宁夏大学开设健身气功课程;各高校健身场地器材和师资力量均有利于健身气功课程的开展;各高校大部分学生在身心健康方面均有或多或少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均表示对健身气功选项课感兴趣。文章旨在为宁夏普通高校开设健身气功课程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开设此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状况,传承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健身气功运动的历史渊源、文化特色、健身功理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健身气功在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策略分析。研究表明:健身气功步入高校体育课程,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还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健身气功进入高校教育,对转变体育人才培养方式,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四川高校高水平健身气功运动队竞赛实力、建设管理与教学训练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开展高水平健身气功运动训练,有利于大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成长,以强化训练运动员,拓宽育人选培空间和实施运动队经费结构多元化运作模式,推动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促进教学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福建省普通高校贯彻《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情况,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17所普通本科院校体育教学目标改革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的目标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改革并不理想。提出了激发大学生体育运动热情;改革大学体育教学;普及健康知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师资队伍、课程设置、体育赛事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保健体育师资建设、体育课程设置、体育赛事等影响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的发展。文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健身气功和终身体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认为健身气功无论从自身的项目特点来看,还是从外部的开展条件来看都具有一般体育项目所不具备的优势,大力开展和推广健身气功对于全民健身体系的构建,有着重大的意义,健身气功与终身体育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它对人的终身体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长春市本科院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春市本科院校体育设施资源配置是本科院校体育教学、训练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物质保证,与全国各省市相比,长春市本科院校的体育设施资源处于不均衡状态,但基本能满足教学、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大部分本科院校的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开放的形式以有偿的场馆租赁为主,开放的时间主要在寒、暑两个假期,开放的对象主要是社会团体与个人,无偿的体育设施开放相对较少,基本全年开放。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对目前普通高校的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教育部颁布的《教学指导纲要》提出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应该以武术理论为基础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加大实用性武术教学内容的比例,加强对健身气功和各种功法的推广,注重格斗类与套路类教学内容的融合,适当加入其他国家格斗项目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20.
采用教学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选修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的女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瑜伽移动教学模式完全能够在高校实行;(2)移动教学模式下的女大学生身体能力、练习时间、运动动机和心理健康状况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3)移动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女大学生正确使用智能手机。结论:移动教学模式适用于高校瑜伽公共选项课,并且能够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