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说《西游记》的原型故事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可以上溯到奈良时代玄奘三藏故事的传播。从奈良时代到镰仓、室町时代,日本僧人在吸收中国先进文化、宗教时,将唐宋期间的玄奘取经故事作为佛教典籍传入日本,并被日本的宗教、文学、绘画等吸收,出现了将玄奘神化的倾向。该时期在日本衍生的玄奘故事大多宗教色彩浓郁,并没有像宋元时期的中国那样发展成独立的文学作品。该文通过调查如今保留下来的藏书以及过去的文学作品,考察玄奘取经故事在日本的流传和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日本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全盘接受、消化、创新、改良反思的阶段.佛教自公元6世纪传入日本到19世纪中叶幕府崩溃,经历了早期的外在形式(造寺造佛)模仿阶段、日本化阶段、世俗化阶段、停滞发展阶段,深受日本的中国文化情结影响.  相似文献   

3.
日本花道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佛教活动,和佛教一起传入到日本之后,经历了不同时代的发展,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插花造型,并诞生了各种插花流派,至今成为日本独具特色的艺术,在国际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力。日本花道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体现了天地人三位一体的精神,包含了日本人的神灵信仰,同时也反映了插花人的内心世界。本文从花道的起源及发展过程、流派、内涵和特征等入手对日本花道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史上从古史传说时代的尧舜禹到清末民国时期,最重要的文化大变革有五个时期。一是尧舜到夏初时期制度、物质文化等方面的文化大变革。二是商周之际思想文化的大变革。三是春秋战国时代思想、制度、物质、习俗文化的全面大变革。四是魏晋南北朝时代思想文化的大变革,即佛教传入我国。五是清末民国时期思想、制度、物质、习俗文化的全面大变革。这些文化大变革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佛教传入日本不仅是文化选择的问题,也是权力争夺的结果.浮于表面的形式便是苏我氏与物部氏之间的斗争.崇信佛教的苏我氏一方的胜利为佛教在日本的传播敞开了大门.此后,日本皇室为了统一宗教信仰,利用民众对佛教与神道在祈求现世利益这一认识上的相似性,积极推进佛教文化的渗入.此外"渡来人"对日本统治阶级与民众的精神影响不可小觑,在...  相似文献   

6.
欢度中国年     
邹中娥 《阅读》2016,(Z2):74-76
In China,人们会庆祝两个新年。一个是阳历的 1月1 日,称为元旦 New Year。一个是阴历的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SpringFestival,也被称为 Chinese New Year。对中国人来说,Chinese New Year 就像西方人的 Christmas 一样重要,请跟随小妖王胡巴 Huba 一起来欢度中国年吧。  相似文献   

7.
印度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我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经了从依附道家之说到与中国本土的儒道相互影响、相互吸收、不断融合的发展过程。佛教思想的渗入和佛教的中国化———禅宗的发展使佛教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诗词中的空灵意境虽然可以在儒道中寻到其根,但佛教思想对中国士大夫的创作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佛教思想对诗词中的空灵意境也起了助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日本的地域性关系使得中国古代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字在日语中仍被保留和使用,并且在日语中,片假名是根据汉字楷书的偏旁创造出来的,平假名则是根据汉字中的草书创造的,在日语中汉字的音读是吴音的保留与体现。日本文化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外,中国文化也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日本文化的渗入。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文化是在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才逐渐形成的独有的民族文化。和服作为日本民族的传统服饰,也随着时代的变迁接受着中国及其他国家文化的影响。本文试就日本各个历史时期的和服进行分析,来研究外来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以此来浅究日本文化的模仿性和独创性。  相似文献   

10.
古代中日漆艺交流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漆艺交流历史悠久 ,几乎贯穿中日文化交流的整个历史 ,中国漆艺较早发展成熟 ,对日本漆艺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 ;日本积极学习中国漆艺 ,并在吸纳中国漆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建立起本民族传统漆艺体系 ;日本的创新技艺回流中国 ,丰富了中国既有的漆艺宝库。中日两国的漆文化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中互动发展 ,对世界漆文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尤其是十七届四中全会党中央提出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大任务以来,我国学术理论界掀起了一场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研究浪潮。广大学者们对于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关系,三者的地位的表述各不相同,总结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包含关系说和并列关系说两大类型,这两种对于马克思主义"三化"关系的不同观点归根到底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含义的理解角度不同所引起的。其实,马克思主义"三化"不论是从理论上分析还是从历史来考察亦或从现实需要的角度来审视都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2.
教育与教育研究是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特殊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研究就是教育对人的生命意义的体悟,是教育(研究)的应有意蕴。在当今教育研究范式变革的特殊历史时期,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新”出现的教育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全媒体背景下的大众传播媒介犹如一柄双刃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顺应着时代需求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冲击和破坏。传承几千年中华文明的中国武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面对新的传媒环境,武术传播是固守还是沦陷,一直存在争论,更是个难题。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历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长是幼儿园本位课程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人物 ,园长在领导本位课程发展时 ,必须考量并尊重幼儿园原有的文化脉络 ,透过有计划地进行各种活动或策略 ,有效地发展本位课程  相似文献   

15.
学生观的问题 ,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 ,教师有什么样的学生观 ,尤其是如何看待“差生” ,已经成为教师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但在当前我们的学校教育工作中 ,在学生观的问题上还存在许多错误的认识和错误的教育行为 ,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影响了师生关系。因此 ,我们应当更加人性化地乐观地看待学生 ,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全部的法典里,法律条款与规定中司法解释是必不可少的"。我国的刑法典是用文字作为其基本的载体,文字简练。而同样的文字往往具有不同的意思,因此我们需要对刑法加以阐明。刑法解释具有很多特征,比如广泛性、多层次性和解释方法的多样性等。以刑法解释功能为前提条件,中国的刑法解释包括了:立法、司法与学理几种解释;而所谓法官解释实际上是法官当进行办案的时候,使用法律条款与进行推理,把法律条款由抽象化调整成针对性的步骤。  相似文献   

17.
研究新形势下,贫富差距呈加剧的趋势;公众面对贫富差距的心态;提出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就业和"三农"问题等有利于加强社会稳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人为的报刊分等,身份歧视,约稿限制,地域歧视,研究局限,经济因素等原因,使得偏远地区地方高校教师发表论文困难。需要从改变学术评价,争取各级科研项目,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办好本校学报等多面进行改进,努力提高稿件的采用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并联电容器容值计算公式C=PwU2(tanΦ1-tanΦ2)的两种推导方法的讨论,证明了在交流电路中,交流量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是等效的,而在求解相关问题时,选用不同的表示方法,会对求解问题的复杂程度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古往中外的许多艺术大师都是以其独特完美艺术作品而文明于世。实际上艺术家在创作这些作品的同时也造就了自己。创作是艺术家审视内心世界、探求与思索的过程。是艺术家心灵的写照、内心情感的剖白。创作促使我们将所要表现的内容题材与所需的形式法则加以艺术提炼和升华,使之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个性风格化的艺术作品。这个过程使我们自己不断得以熔炼,最终蜕变成一个成熟的艺术家,并不断完善着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