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得”字的本义是“获得、得到”。它在先秦的意义和语法功能主要有:1.作为词。它的意义有得到、获得。在句子中充当谓语,带宾语,词性为及物动词;当它表“能够、可以”义时,词性为助动词,属于一种半实半虚的词,在句中充当状语。2.作为语素,它表“能、能够”在语法功能上相当于一个词,还表“适合、适应”义。这些功能和用法都是从“得到、获得”义引申而来。3.它还可与“微、无”组成凝固结构;还通“贪”,通“德”。  相似文献   

2.
回鹘文契约中出现过“babitig”与汉字“元契”,山田信夫认为这两个词是同义词,但是,他不清楚汉文中是否有“元契”这样的词。他认为如果没有的话,这可能是住在吐鲁番的汉人汉译的东西,即把“babitig”译成“元契”。笔者认为,虽然回鹘文契约中出现汉字“元契”是偶然现象,但它与汉唐至宋元时代汉文契约中的券、元券、契、市契、元买、上手等一系列词汇有着割舍不断的渊源关系。回鹘文资料中也有“ba”对“元”、“bitig”对“文字”、“书”等的先例。回鹘文“babitig”的汉译用字是“元契”。  相似文献   

3.
“云物”一词传承着中华上千年的文明礼俗。它的产生与上古社会君臣们在四时八节到来之时必筑高台“观云物”而预知人事的社会变迁密切相关。《全唐诗》中的“云物”反映了这一社会礼俗流传到唐代的情况。“云物”在《全唐诗》中使用达46次,有三个义项。不能简单地把《全唐诗》中的“云物”一词解释为“景物”。  相似文献   

4.
“筋斗”是中国毯子功的基本技艺。“筋斗”一词源自明代于慎行《榖山笔》揣拟的典故,认为“筋斗”源于“金斗”,典故出自《战国策.燕策》。“筋斗”一词有多种写法和念法,“筋斗”亦作“跟斗”、“斛斗”等,不一的字形,以及典故不明,皆表明了“筋斗”是一个谐音词。从语言的视角,“筋斗”一词源自于伊朗语汇,也透视出粟特文化的遗踪。  相似文献   

5.
“用”可以表示“必要”和“许可”两种情态意义,前者属于施事指向情态,后者属于说话人指向情态。两种情态意义与其出现的语境相和谐,在当代的普通话语体中“许可”义主要用于祈使句,句中不能使用过去时间词。“用”表道义情态主要分布于六种具有不同特征的构式,“用”主要出现在陈述语气的句子中,见于叙事语体中。“用”的否定、疑问、肯定三种用法在上古汉语中就已出现,相关情态构式在构式化后期存在一些变化,其构式变化是语法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钟锦的《词学抉微》把词体美感特质作为词学研究的核心对象,以康德哲学作为基准,融会其他哲学之后,确定了一个关于美感研究的基础,认为“士大夫们在小词中迷恋的并不是言志载道不予许诺的色情魅力,而是言志载道不能给予的作为完全自由愉悦的超越性美感”。他以先验研究作为基础,尝试从关感的基本心灵机能出发对词体美感特质进行剖析,认为词体表现的是超越性的美感,在词中则具体表现为艺术关、自然美和德善之美,其中德善之美是《词学抉微》在词学上最重要的创获。作者不仅区分了“益善之美”和“德善之美”,在叶嘉莹先生“弱德之美”的基础上提出了“德善之美”,并且重新解读了“诗言志”的内涵,认为词上接了先秦儒家的诗教传统。  相似文献   

7.
自由主义在19世纪20年代就传入俄国,50年代齐切林、赫尔岑等西方派人物在俄国公开宣扬自由主义。此后,“自由主义”一词虽得到广泛传播,但在俄国主要是作为贬义词来使用。俄国自由主义缺乏历史文化传统和民众基础,只有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和官僚作为它的社会载体,俄国地方自治局的活动家和具有自由主义倾向的人始终不敢以“自由主义者”自称,俄国自由主义终究未能成为俄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与西方自由主义相比,俄国自由主义是一种“不充分的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8.
逻辑学界关于传统逻辑教科书中“概念”与“词项”的取舍问题一直存在分歧。从“概念”与“词项”内涵与外延的上,以及传统逻辑学的学科特征和研究方法来看,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属于哲学认识论的范畴,而词项是语词在命题中的逻辑内容,是构成逻辑形式的基本要素,属于逻辑学的范畴。传统逻辑教科书中用“词项”更准确。  相似文献   

9.
释"相"     
“相”在古汉语中是应用性较强的一个词。传统的古汉语词典和古汉语语法教学中一直把它作为一个副词来看待。该文列举大量语言事实证明 :它应另立一类代词  相似文献   

10.
“透过”一词不见于辞书,研究者和学习者均未加注意。“透过”可作二词性,一为动词,义为“穿过、通过”;二为介词,在句中引出动作发生或者完成所需要的凭借,相当于介词“通过”。两种用法之间是借助概念隐喻而发生演变的。  相似文献   

11.
邱建硕 《职大学报》2012,(2):21-25,7
墨家思想中的"权"是一种衡量,但这种衡量并非仅仅是轻重的衡量而已。它是我们在困难处境之中所做的利害衡量,这种利害衡量不仅具有认知的意义,而具有实践的意义。它表达了墨者希望透过最佳行动,将现实状态带到一个有利的、欲想的未来状态。这种衡量不仅是在采取行动之前的一个环节,也是行动中会持续进行的活动,如果行动者希望持续透过更佳的行动带领我们走向更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对"快乐体育"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快乐体育”萌芽于上世纪20-70年代,自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开始,在我国出现了“快乐体育”的思潮,而且这种思潮以很快的速度浸延和扩展开来。作为一种现代全新的教育思想,从整体上树立科学全面的“快乐体育”教育观,进一步推广“快乐体育”教育开拓新思路,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出了作为"事件化的自指"标志的结构助词"之"的两处很少被提及的使用环境:一是用于分句间,一是用于状谓间。其作用同用于主谓间一样,标志着在具体语境中,这种分句与分句的关系、状语与谓语的关系已是一个不能拆分的体词性语言单位,充当句子的一种成分(包括分句)。  相似文献   

14.
为使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流动合理化、效益最大化,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运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对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流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认为:优秀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流动、配置与使用问题必须本着“服务实际、面向未来”的原则予以宏观整体设计;在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界定无法明晰的情况下,应该通过事先指定所有权行为主体来进行产权制度的安排;在所有权行为主体处置、实施各项权能过程中,应该明确人力资本使用效益分配原则,并通过建立完善的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交易市场机制来帮助运动员人力资本进行更充分、更有效的流动、配置和使用。  相似文献   

15.
受身文是日语中典型的句式之一,在日语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和汉语的被动句式同为被动表现,所以常被人们误认为用法完全相同,实际两者有很多不同之处。从受动者、施动者、使用场合三个方面着手,通过日中例句对照考察两者的差异,便于日语学习者区分及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16.
《诗经》、《论语》等上古文献中都存在不少重叠词,这些重叠词的研究在汉语词汇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对《论语》重叠词的数量进行了统计,指出了其构成形式,分析了这些重叠词的特殊表意功能,并对《论语》重叠词远比《诗经》重叠词少的原因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7.
“失落的文明”是Discovery频道最受欢迎的系列节目之一。这一系列节目以考古为题材,抓住人类文明史上几个重要的谜一样的文化现象,同时也是学界争论的焦点进行探寻,趣味横生。它不仅能够让人领略叹为观止的奇迹遗存,也通过专家学者的讲述,让观众了解了人们为解开秘密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其中蕴含的丰富知识。“失落的文明”不仅题材吸引人,它采用的故事化包装和设置悬念等叙事技巧,同样也是其能够受欢迎的原因。本文试从叙事学角度,借用叙事学理论对其特色进行浅略分析,以期对同类节目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春秋三传等上古文献材料中,"以"作为动词具有"带领"这一义项,是"帅"(或"率")的同义词."以"和"帅"在"带领"意义上的区别有四1."以"可以涉及个体的人或动物,"帅"则不能;2."以"的带领意义有时是强制性的,或特指"押着","帅"没有这种用法;3."以"涉及的对象可以是物品(置于运载工具之上),"帅"一般不涉及物品;4."以"、"帅"用于军队时,"以"可以涉及本国军队、外国军队和包括本国军队在内的盟军,"帅"则只涉及本国军队和包括本国军队在内的盟军而不涉及纯粹的外国军队.  相似文献   

19.
由于唐宋两代的典籍中,绵州只有“清廉乡”之称,而无“青莲乡”之记载,故谓李白以居地“青莲乡”为号是没有根据的。李白号青莲居士是因李白居住在绵州彰明县青莲乡的说法始于明代的杨慎,乃其个人之臆断。实际上,“青莲”是一个包含佛理的名词,是佛教中很重要的一个意象,在《全唐诗》和《全唐文》中,该词绝大多数都与表达佛教意义的内涵有关。熟悉佛教的李白,是感兴趣于“青莲”一词的佛理内涵而以之为号的。  相似文献   

20.
教育作为塑造人的手段,必须以人为本,对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管理和培养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文章指出必须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