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庄子认为,人的一生面临着命运、社会、自我以及环境等带来的难以摆脱的困境。其中,生态之困主要是指环境之困,是指人身处其中的自然环境给人们带来的限制和束缚,涉及的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庄子对生态之困的解脱方法主要表现为对"至德之世"、"建德之国"的生态社会理想和至人、真人、圣人的生态人格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在摆脱生态困境的种种策略和方法中所贯穿的都是顺物自然的生态学原则。  相似文献   

2.
庄子认为,人的一生都面临着命运、社会、自我以及环境等因素带来的难以摆脱的困境。其中,社会之困主要是指时势、儒家仁义等对人的限制或束缚。庄子对时势之困采取了安时处顺、无为而治的消解方法,对仁义之困采取了法天贵真、掊击圣人、以道释儒的化解策略。在庄子所采取的摆脱社会困境的种种策略和方法中所贯穿的都是顺物自然的生态学原则。  相似文献   

3.
庄子思想博大精深,其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学思想."道"是庄子哲学的核心范畴,"道"在形而上的层面主要指存在的本源、根据、法则,庄子认为万物同源于"道",所以万物平等,这为其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阐述提供了本体论的基础.庄子思想所蕴涵的与天为一的生态整体观、物无责贱的生态价值观、知足知止的资源利用观、物我两忘的生态社会观等思想智慧,可以使当代人反思面临的生态困境,树立和谐的自然观、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逐步完善环境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4.
庄子以“至人”为理想人格,其特征是:与天为一、无为无己、形全精复。其中流露出的美育思想要点是:至人最美,至人之美突出精神美,通过“坐忘”、而成至人。  相似文献   

5.
庄子和惠施分别是先秦道家和名家的著名代表人物。在《庄子》中记载了两人的许多辩论和对话,最著名的辩论就是“濠粱之辩”。通过“濠粱之辩”可以看出庄子与惠施哲学思想之差异。具体来讲有三点:“天地一体”与“天地一指”:世界观之差异;“乐”与“知”:认知方式之差异;“逍遥”与“泛爱”:人生哲学之差异。  相似文献   

6.
蒙古族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生态文学书写主要从“自然生态”“精神生态”与“生态理想”三个向度展开。首先,自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游牧民族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理念逐渐被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观念冲击,致使森林、草原生态状况急剧恶化,集中表现为森林萎缩、草原退化、滥捕滥猎、物种衰减等。其次,随着现代社会中自然、神性等逐渐被祛魅,人类精神世界、心灵世界均遭遇生态学意义上的“污染”,在黑鹤笔下主要表现为对动物生命的冷漠放逐、对消费主义以及拜金主义的狂热追逐等。最后,黑鹤认为人类应秉持生态整体观念,同时与自然世界保持一定距离,通过“惩罚”和“教训”而非一味用“爱”或“信仰”来拯救失范的世界。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环境问题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自然生态的恶化与人类的认知模式、价值取向、审美意识、伦理观念、社会理想密切相关,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程度决定了人和自然相处的方式。以生态批评的视角重读宫泽贤治作品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索其"万物和谐共生"的思想,在生态自然观理念的指导下,建构一个人类和非人类和谐共处的生态群体。  相似文献   

8.
“德”之本义表示为方向和行为。老子对“德”观的改造体现在思维层面,将“德”观转向为纯粹的道德性概念。庄子的“德”观是建立在前诸子时代“德”观和老子“德”观的基础上,其为道家“德”观的发展贡献了庄子式的哲学运思。  相似文献   

9.
和谐消费是面对消费主义所带来的环境灾难和心灵困境而提出的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种消费方式追求人-自然-社会的相互协调,和谐共生,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载关学包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张载在《西铭》中所提出的物吾与也的命题,既是对古代生态智慧的继承和综合,又是对现实环境问题的深刻体察。张载把天地万物作为道德关怀的对象,体现了对自然秩序的维护和对其他生命物种的尊重,以及对非生命存在的关爱。从天地之礼的价值肯定,敬畏之心的伦理自觉到物与之道的合内外贯通,体现了张载生态哲学的理论建构,而其内在的生态伦理意蕴,恰恰与现代生态哲学有异曲同工之趣。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利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影片解析法、对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起跳技术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起跳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李延熙在上板速度上已接近世界优秀选手,但在蹬伸技术上存在不足,造成第二跳距离所占比例较小,第一、二跳水平速度损失较大.希望能为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在今后的教学、训练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等体育院校大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科学技术异常迅速的发展,使知识陈旧周期缩短,知识更新日益加快,任何大学靠增加知识量的办法已很难使学生能够跟踪未来科学的发展,所以教育的中心应该是使学生具有学习的能力。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任何一个人学习的进步,事业有成及超人的天资,最终取决于内因自我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双兵器从最初的双手持握不同兵器到同种兵器、从战阵所用到武术器械,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为了理清双兵器形制演变对技法特征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进行分析,认为双兵武艺的技法特征是随着兵器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尚力到尚技,一步一步朝着轻快便捷的方向演进的。  相似文献   

14.
Let K be a finitely generated field extension of an algebraically closed field k and C : f(x) = ayn be a curve over K, where char(k) - n, f(x) 2 k[x]. When n > 4, a 62 Kn and f has at least three simple zeros, the curve C is not defined over k.  相似文献   

15.
枞阳县东部地区方言零声母包括普通话里的部分零声母、r声母和个别l声母;方言声母是普通话的部分零声母;声母 n、l在方言里有混淆不分的现象,但有些音节则区分得很清楚.本文主要就方言声母、、n和l与普通话相对应的声母进行比较,阐明方音辨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论健身健美操的动作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健身健美操的基本动作、形式、动力、目的出发,研究健身健美操运动的本质.结论认为健身健美的动作原则是以自然方向用力为法则,适合健身健美操的特征形式的、安全有效地实现健康、力量、美丽的标准动作.  相似文献   

17.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表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就是他的“女性人才观”。他通过成功地塑造各类栩栩如生的女性人才艺术典型,形象展示女子在各方面出众的才华和胸襟志向,极力表达作者“巾帼才能不让须眉”的思想理念借痛悼女子人才的悲剧命运,反映“女子同样有治国理家才能”的立场观点,寄寓对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女子有才无处用、男人才庸误家国”等不平等用人制度的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18.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系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症状检核表(SCL-90)对321名被试做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强迫、人际敏感、偏执、抑郁和敌意因子得分较高,20%-30%的被试得分在中等痛苦水平以上,不同年级的被试所表现的症状不同,总体情况优于其它专业大学生。本文分析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提出改善学生心理状况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论文以肖邦夜曲织体为研究对象,从纵横两方面深入分析、追溯早期织体产生的形式。看肖邦在作品中对音乐形象的把握,以及他是如何灵活运用不同织体塑造各种不同的、鲜明的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20.
武术拳种的理论阐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拳种的产生使中国武术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从本质上摆脱了原始的攻防格斗技能和军事武艺,形成了有别于世界上任何一种格斗技术的文化形态。武术拳种的产生与成熟的攻防格斗技术、独特的攻防格斗理论和优秀的创拳关键人物等有着必然的联系。它是指以独特的拳理为依据,以拳械的技击方法为内容,以功、套、用的多元集合为表现形式,具有清晰传承关系的武术门类。它强调了武术格斗技术体用兼备的技术特征,是武术的本体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