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选取我国优秀女子400 m栏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针对她们的运动寿命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我国优秀女子400 m栏运动员运动寿命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出:1)我国优秀400 m栏运动员达到竞技最高水平的年龄偏小,保持高水平的最佳竞技能力时间较短,退役过早。2)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的最佳竞技年龄范围在21-25岁之间,保持竞技年龄段的年限较短一般为2-5 a,整个运动寿命较短。3)影响我国优秀女子400 m栏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因素比例从大到小排列为:训练学因素、社会-教育学因素、医学-生物因素、心理学因素。其影响因素是复杂的、动态的,是各个系统总和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运动寿命普遍偏短,为了解现状及为今后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训练提供参考依据,以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运动寿命的问题进行研究,针对影响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因素并分析,结果发现运动员伤病、训练体制、运动员退役后出路、教练员与运动员相互信任及运动员自身因素等均对运动员寿命有很大影响,研究结论认为:加强医务监督、完善竞赛与训练体制、解决运动员后顾之忧、加强思想教育及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是改善此问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的调查研究表明,女子标枪运动员初始专项年龄,达到健将水平的年龄和所需时间与世界级选手基本一致,表现出特有的规律性,但在创造本人最高成绩和训练上存在明显差距,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运动寿命比世界选手平均少5.5岁,明显存在早衰现象,从训练学因素研究表明,导致我国女子标枪运动员早衰的致因是:运动负荷过大,基础阶段训练手段单一,大力量练习过多,运动年限较短,过于追求专项成绩,运动损伤严重等。  相似文献   

4.
以人文社会学的视角为切入点,对4组中外著名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进行探讨,通过文献,调查材料和案例的研究与分析,运用思辨与实证相结合以及解释学等方法,揭示影响优秀运动员运动寿命的人文社会学因素。  相似文献   

5.
对国内部分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成功延长运动寿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个案分析法对国内6名成功延长运动寿命的优秀男体操运动员进行研究,找出其能够继续参加训练和比赛的社会学、心理学和训练学因素,并分析他们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旨在为预想延长运动寿命的体操运动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通过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重点对影响套路运动员运动寿命的训练学和非训练学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旨在为合理延长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7.
优秀运动员"运动寿命"概念的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竞技运动训练的终极目的就是使运动员获得最高的竞赛成绩,并尽可能长地保持运动员高水平的竞技能力.作为竞技体育主体的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对运动寿命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运动寿命与年龄、竞赛成绩的关系以及影响运动寿命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从案例分析看中外优秀运动员运动寿命的人文社会学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竞技运动训练的终极目的就是使运动员获得最高的竞赛成绩 ,并尽可能长地保持运动员的高水平竞技能力。以人文社会学的视角为切入点对 5例中外著名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进行探讨 ,通过文献、调查材料和案例的研究与分析 ,运用思辨与实证相结合以及解释学等方法 ,揭示影响优秀运动员运动寿命的人文社会学因素。  相似文献   

9.
专业散打运动员运动损伤特征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动损伤是影响专业散打运动员运动寿命的主要因素。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法、逻辑法、数理统计法对专业散打运动员损伤部位及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为散打教练员和运动员对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提供一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体操运动员李东华的个案分析,就运动员的运动寿命问题,从人文社会学视角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探讨花样游泳教练员领导行为、运动员性格特征和运动员一般自我效能感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 采用量表测试法对江苏省81 名花样游泳运动员进行数据采集. 运用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检验. 结果表明:(1)花样游泳教练员领导行为的多个维度可显著预测运动员的一般自我效能感;(2)不同领导行为可显著预测运动员的不同性格特征;(3)运动员性格特征的不同维度在教练员领导行为和运动员一般自我效能感间,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健美操剪式变身跳转体180°起跳阶段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着手,以剪式变身跳转体180°起跳阶段技术分析为突破口,运用运动生物力学手段对健美操动作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为综合评价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影响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最大摄氧量的理论分析,充分说明了有氧能力对800m跑运动员的重要性。并从训练角度阐述了如何提高800m跑的有氧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运动员肩袖损伤病因学进行分析研究,指导运动员的专业训练。方法:结合近5年治疗肩袖损伤运动员1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出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病因学机理。结果:运动员肩袖损伤首先与其生理解剖结构有关,并与运动员所从事训练专项及训练强度及疲劳度有关。结论:制定相对合理的训练方式,减少肩袖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观察座谈等方法研究篮球运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心理素质训练的重要性。结合教学课、训练课及赛前安排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进行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反兴奋剂过程中运动员的权利及其维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际级和国家级赛事中兴奋剂检测范围和力度的扩大,运动员的某些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如果运动员的合法权益在反兴奋剂过程中受到侵害,则显然背离了反兴奋剂的初衷.应依法确认并维护运动员在反兴奋剂过程中享有的权利,防止各种侵权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我国场地自行车女子500m计时赛项目的发展概况,通过比较,找出中外选手在该项目上的差异。从专项理论认识、竞赛体制、技术训练、后备力量、科研问题五个方面论述其存在的问题。在该项目的训练与研究方向上,笔者认为应该突出短距离自行车项目的力量训练,严格控制短距离自行车项目训练,训练中注重运动员的心理问题和疲劳恢复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武术运动员比赛中的怯场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资料分析、调查访谈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以对运动员比赛中怯场的基本定义、具体症状表象等研究为基础,介绍了表象训练法、放松训练法、渐进放松法、认知法等武术运动员克服比赛中怯场心理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9.
依循“知识—学习—运动技术”的逻辑关联,对隐性运动技术知识的“独占性质”、“难言性质”进行了分析,认为此种知识可转化为运动员整体技术能力中的“核心能力”且是形成运动员独特技术风格的又一原因;“内隐学习”、“难言知识”的研究成果,将对深入揭示运动员的专门化运动知觉如“球感”、“水感”、“器械感”等的形成机理提供认识工具;建构主义学说中的“随机通达教学”对运动技术学习理论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散打竞赛中防守反击战术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防守反击战术是一个运动员技术能力结构的体现,是优秀运动员技术全面构成的主要因素,对防守反击战术的深入研究,对提高运动员实战水平、战术运用能力、竞技水平的提高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