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极坐标”是解析几何教学中的难点。由于学生长期习惯于直角坐标,加之教材对“曲线的极坐标方程”这一重点内容处理过于简单,更增加了问题的难度。例如,对于极坐标方程ρ=acosθ和ρcosθ=a,哪一个方程表示直线,哪一个方程表示圆,学生往往混淆不清。当然,学过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后,从x~2 y~2-ax=o和x=a能得出正确答案。但这样  相似文献   

2.
关于勒让德多项式的积分表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讨论了施列夫利积分表为定积分的问题,给出了一种用变量θ表示的勒让德多项式的定积分表示方法Pl(cosθ)=1/2π∫02π(cosθ isinθsinψ)ldψ,用它和母函数展开式得到|Pl(x)|≤1。  相似文献   

3.
根据船舶操纵性能的操纵性指数K、T,经过数学处理可以得到当本船回转时描述重心运动轨迹的一个近似公式ρ(θ-φ)=λ。在同一极坐标下,运用两次雷达观测的结果还可以推得一个他船航线方程式ρsin(θ C) D=0。从而,我们能够导出一些船舶碰撞危险的判断方法和确定船舶最晚施舵点的时刻,以便避碰计算机程序的编制。  相似文献   

4.
1教具装置图(见图1)2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仪器突破了安培力实验的弱点,彻底解决了安培力方向与磁场和电流所决定的平面垂直。解决了安培力公式F=BILsinθ的定量研究问题,其中主要解决了磁场的旋转问题。因此F与sinθ的定量关系得到解决,进而为定量验证安培力公  相似文献   

5.
(一) 《田径》(全国统编教材)上册,投掷原理一节中,有一个计算投掷距离的公式:S=(V_0)~2sin2θ/g。S为水平距离,g为重力加速度,V_0为出手时的瞬时速度,θ为与水平线所成的角度。  相似文献   

6.
借助高等数学知识和几何画板,探索了椭圆内切圆和曲率圆的方程与图象及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椭圆的凹侧且与椭圆相切于点P(x0,y0)的最大圆是椭圆在该点的曲率圆;椭圆Γ在点P(acost,bsint)的最大内切圆和曲率圆的方程分别为(x-ca2cost)2+y2=ba22(b2+c2sin2t)和(x-ca2cos3t)2+(y+cb2sin3t)2=a21b2(b2+c2sin2t)3;椭圆Γ的内切圆者的圆心轨迹为线段:y=0且-ca2 x ca2,曲率圆的圆心轨迹为(c2x/a23)23+(c2y/2b3)23=1.  相似文献   

7.
普通物理电磁学教材中,关于静电场能量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能量是一个重要物理概念,有实用价值.它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弄清静电能的概念,对解决静电学问题以及电场的物质性质的认识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对静电场能量概念及其中的一些重要公式感到不好理解,理解不深不透在处理静电场能量的问题中易于出现差错,同时中学物理教材中也有关于静电场的能量问题学生虽然学习过静电场能量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不能用静电场能量的观点进一步认识静电场能量的物质及其转化规律,对这一问题有必要深入探讨和认识.1 公式间的区别及其物理意义点电荷系的静电能量 W_e=1/2sum from i=1 to (?)(q_1(?)_1)……(1)连续分布带电体系的静电能量 W_e=1/2integral vp(?)dv+1/2integral so(?)ds……(2)真空中静电场能量 W_e=1/2integral vq_0E~2dV……(3)一个带电体系的能量可分为势能和动能,由于在静电学电荷之间不发生相对运动.因而带电体系统的能量完全以势能的形式存在,它等于两部分之和.  相似文献   

8.
看起来,似乎此解法也很简单、且答案正确。事实上,此解法却犯了一个概念性的错误。我们指出:吉米多维奇著《数学分析习题集》对不定积分∫((1-sin2x)~1/2)dx的解法答案是错误的。即F(x)=(cosx sinx)·sgn(cosx-sinx)并不是∫((1—sin2x)~1/2)dx的原函数:(参看《德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第二期,《求不定积分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其错误在于F(x)=(cosx sinx)·sgn(cosx-sinx)在点x=π/4 kπ(k∈J,J表示整数集合)不连续。若对F(x)进行适当“加工”就能得到真正的原函数:  相似文献   

9.
周,朝代名;《易》书名。《易》本是卜筮之书。这里,简约叙述一下《周易》的来源及其基本内容,好说明《周易》与数学这个《易》学的一个侧面。 传说伏羲氏观鸟兽文章与“河图、洛书”。取而象之,乃作八卦。八卦是文字之始,八种符号,即(?)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这八种符号  相似文献   

10.
问在科技书刊中常见这样的说法:“氧分子数为L,L是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数字”。这些说法正确吗?答不正确。错误在于混淆了量值和数值的概念,把物理量阿伏加德罗常数说成数了。GB3101—19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规则》的附录A《物理量名称中所用术语的规则》指出:“一物理量如果在任何情况下均有同一量值,则称为普适常量或普适常数。除非有专用名称,否则,此名称均含有常量或常数。”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这样一个物理量,其量符号为L或NA,定义为分子数N除以物质的量n,即L=N/n,SI主单位为mol-1,其量值…  相似文献   

11.
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推动了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化”的建设,也对体育教育专业持续进行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评价和改进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质量观不仅对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建设具有引领作用,更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评价与改进的价值取向和实践路径。“目的适切性”的质量观契合“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根据“目的适切性”质量观,提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构建、评价与改进要体现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外部一致性”和“内部一致性”的原则,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符号 初中几何教材第二册中的解释是:符号“”读作“推出”。这种解释不够明确,当然初中教材不可能讲得更清楚,但是“”是有明确涵义的。它与“→”符号有联系。 “→”是逻辑联结词,表蕴涵“若…则…”。给定两个命题p、q,用“若…则…”(→)联结起来,构成复合命题“若p则q”,记作p→q,其中p称为前提,q称为结论。 若p真q假则p→q为假; 在p、q的其余情况下,p→q均真。  相似文献   

13.
基于Ho等人的精确势能面,运用准经典轨线方法,对反应N(2D)+H2(v=0,j=0)→NH+H的矢量相关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k-k',两矢量相关的P(θr)分布仅在θr=90°附近存在极大峰值。且呈现轴对称分布;产物转动角动量矢量j’不仅沿y轴有取向效应,而且沿y轴正方向有定向效应。  相似文献   

14.
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材在“西周的国人和平民”,“东汉的中央专制集权”,“淝水之战胜负原因”和“清朝的行政区划”这4个问题上,存在着一些疑点和缺漏,故予以补正,补充和说明。  相似文献   

15.
傅科摆的原理是:依靠单摆反复摆动把地球自转效应积累起来,通过摆平面的偏转显示地球自转。平常的单摆摆动时间短实现不了真正的积累。FC—2型傅科摆利用摆丝在摆动过程中与卡龙环的断续接触给电磁系统一接通信号,以补充摆的能量,实现长时间工作。 摆平面偏转角速度ω=ω_0sinφ ω_0:地球自转角速度 ω_0=7.29×10~(-5)rad/s φ:傅科摆所在地的地理纬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已大致经历了20年的时间。综观20年的研究,并参考课程设计模式中“目标模式”与“历程模式”的理念,可以将我国已有的研究成果归类为两种取向:“结果取向”与“过程取向”。同一取向下又有着不同的研究视角。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个别研究使用了访谈法与比较研究法,而个案研究与实地考察较为缺乏。对此问题,无论在研究内容上还是研究方法上,都有需进一步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7.
将lim(1+u(x))v(x)(x→∞)(u(x)→0,v(x)→∞)和lim(sin t(x)/t(x))(x→x0)=1(t(x)→0)分别作为重要极限lim(1+1/x)x=e(x→∞)和lim(sin x/x)=1(x→0)的推广形式,给出了各自的求法。运用这种方法求这两类极限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8.
从社会控制的视角对乒乓球技术发展与规则限制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发展问题是规则理性中合法性和公平性的核心.目前乒乓球运动技术发展的市场取向,决定了规则理性中合法性和公平性在比赛双方技术的运用上不仅要保证机会公平还要保证游戏公平,以便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  相似文献   

19.
着重讨论和介绍了美国林肯内州大学一些教师运用教材方面的特色:一是精心选择教材;二是灵活运用教材;三是不断补充和完善教材。通过Dr.Kizzier教材的典型例子,提出了学生参与教材的补充、完善和改革的做法。对我国课堂教学的教材使用扣改革提出了几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课本第一册(华东地区初中物理教材编写协作组编 ) ,第十一章有“静止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实验验证”学生实验 ,我认为该实验有待改进的地方 ,现提出与大家商讨。原方法是利用煤油不溶于水的特点 ,在两端开口直玻璃管内形成一油水分界面 (如图 1所示 ) ,以该分界面为研究对象 ,利用二力平衡原理即煤油柱对分界面向下的压力和水对分界面向上的支持力二力平衡 ,来验证静止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P=ρgh。该方法主要的弊端是 :煤油与水的分界面 ,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对象 ,以初二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易理解和接受。如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