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研究观察了 2 1名单纯性肥胖少儿和 18名同龄正常非肥胖少儿的运动心电图、血浆内皮素 (ET- 1)、血脂及血压的变化。结果显示 :肥胖组少儿的安静 HR (10 1.11± 12 .11)明显高于对照组少儿安静 HR (76 .1± 7.91) ,两组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P<0 .0 5) ;而运动时间和运动级别则少于正常少儿组 ,肥胖组少儿的血 TC、 TG、 L DL及 Apo B较非肥胖少儿明显升高 ,但仅TG和 Apo B的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 (P值分别 <0 .0 1和 <0 .0 5)。结果提示 :单纯性肥胖症使少儿心功能下降 ,储备能力降低 ,脂质代谢发生紊乱 ,进而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血浆 ET水平升高可能是单纯性肥胖症少儿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主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群血压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广州市6所高校大二学生共6225例的个人资料,对其体重、身高、体质量(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超重肥胖学生采用运动干预措施。结果:肥胖组SBP与DBP分别为(134.2±15.32)mmHg、(88.54±9.21)mmHg,超重组SBP与DBP分别为(121.6±12.54)mmHg、(81.63±8.45)mmHg,体质量正常组SBP与DBP分别为(114.6±11.28)mmHg、(72.31±8.11)mmHg,低体质量组SBP与DBP分别为(102.3±10.35)mmHg、(67.21±8.22)mmHg,两两比较具有统计意义差异(P0.05)。对体重肥胖组学生进行有氧运动干预后发现,肥胖组学生BMI、SBP、DBP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分析可知,BMI与SBP、DBP呈正相关,与性别、年龄、入学时间无相关性。结论:大学生血压随着BMI的升高而升高,体检过程中可将BMI偏高作为预测肥胖大学生高血压的指标之一;通过对肥胖学生进行有氧运动干预可有效控制学生的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运动及限制饮食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脂合成的影响,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饮食对照组(ND),高脂饮食非运动组(HN),高脂饮食运动组(HE)和限制高脂饮食运动组(LE)。造肥胖模型后对HE和LE组实行游泳耐力训练,期间LE组进行限制性高脂饮食。10周后,测定其体重、体长、脂肪垫重量,并测定其肝组织乙酰CoA羧化酶(ACC)基因表达、甘油三酯、血胰岛素及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游泳训练后,HE和LE组ACC基因表达比HN组分别下降19.6%和36.3%,大鼠体重及体脂百分比也显著下降;LE组甘油三酯、血胰岛素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且LE组甘油三酯含量比HE组显著下降。耐力训练降低了大鼠脂类的合成,结合限制饮食使这种趋势更明显,减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8名单纯性肥胖青少年及18名同质非肥胖青少年血压、经颅多普勒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 和对比,结果表明:肥胖青少年的血压明显高于正常体重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下降,但其脑血管弹性仍然正常。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饮食、有氧健身操运动干预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胰岛素抵抗、血脂、血糖指标的影响,将77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不进行运动)和综合干预组(饮食、有氧健身操运动干预),对其实验前后的血压、胰岛素抵抗、血脂、血糖的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发现:综合干预组的sBP、DBP、HOMA-IR、TC、FBG、ET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饮食、运动干预能有效降低血压、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脂质代谢、糖代谢和胰岛素抵抗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群血压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广州市6所高校大二学生共6225例的个人资料,对其体重、身高、体质量(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超重肥胖学生采用运动干预措施.结果:肥胖组SBP与DBP分别为(134.2±15.32)mmHg (88.54±9.21) mmHg,超重组SBP与DBP分别为(121.6±12.54) mmHg、(81.63±8.45)mmHg,体质量正常组SBP与DBP分别为(114.6±11.28) mmHg、(72.31±8.11) mmHg,低体质量组SBP与DBP分别为(102.3±10.35) mmHg、(67.21±8.22) mmHg,两两比较具有统计意义差异(P<0.05).对体重肥胖组学生进行有氧运动干预后发现,肥胖组学生BMI、SBP、DBP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分析可知,BMI与SBP、DBP呈正相关,与性别、年龄、入学时间无相关性.结论:大学生血压随着BMI的升高而升高,体检过程中可将BMI偏高作为预测肥胖大学生高血压的指标之一;通过对肥胖学生进行有氧运动干预可有效控制学生的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7.
单纯性肥胖少儿血内皮素、血脂、血压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观察了21名单纯性肥胖少儿及18名同龄正常非肥胖少儿血浆内皮素(ET-1)、血脂及血压的变化。结果显示:肥胖组少儿的血ET-1水平(33.32±6.69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少儿水平(23.51±10.11pg/ml),两组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1);肥胖组少儿的血TC、TG、LDL及ApoB校非肥胖少儿明显升高,但仅TG和ApoB的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1和<0.05)。结果提示:单纯性肥胖症已使少儿的脂质代谢发生紊乱,进而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血浆ET水平升高可能是单纯性肥胖少儿合并高血压的主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饮食和运动干预对肥胖大鼠心肌间质胶原纤维的影响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三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脂饮食组,肥胖大鼠再分为肥胖对照组、饮食干预组与运动和饮食联合干预组,第16周时处死。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心肌ACEmRNA表达;羟脯氨酸法测定心肌胶原含量;采用双抗体夹心法ABC—ELISA测定血清PICP、PIHNP;苦味酸—天狼星红胶原染色大鼠心脏切片;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AT1受体和CTGF的表达。结果:肥胖大鼠存在严重的血脂紊乱,心肌胶原含量显著增加,血清1型前胶原羧基端肽、心肌组织ACEmRNA和AT1R、CTGF蛋白表达增加。饮食干预组血脂紊乱程度减轻,心肌胶原含量、血清1型前胶原羧基端肽、ACEmRNA和AT1R、CTGF表达均有降低、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表达有所升高;运动和饮食联合干预组体重下降明显,心肌胶原含量、血清1型前胶原羧基端肽、ACEmRNA和AT1R、CTGF表达下降更明显、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表达升高显著。结论:高脂性肥胖大鼠存在心肌间质胶原纤维化,并与ACEmRNA和AT1R、CTGF、血清1型前胶原羧基端肽表达的改变有关系。单纯性饮食疗法能够减缓心肌纤维化的进展,饮食和运动联合干预能够使心肌纤维化早期良性逆转。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运动训练对年轻肥胖女性减肥实验的研究,为科学减肥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有氧运动、抗阻力训练与饮食干预对肥胖女性进行减肥实验,对减肥效果实行定时测试和评价.结果:受试者体脂含量降低,肌耐力增强,腰围指标下降,且与体重和体脂%的变化基本一致.结论:1.有氧运动、抗阻力训练与饮食干预对减肥有显著的效果;2.将腰围、体重和F%三者结合评价身体脂肪量的变化是可靠和有效的;3.在封闭训练条件下,综合措施的定量化是减肥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和补充大豆多肽对高脂饮食大鼠胰岛素抵抗形成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在给SD大鼠喂饲高脂饮食的同时,进行10周的有氧运动锻炼或/和补充大豆多肽,实验结束时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和游离脂肪酸(FFA)等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稳态模型-IR指数(HOMA-IR).结果:1)10周的高脂饮食可使大鼠FPG、FINS、HOMA-IR指数显著升高,而ISI指数显著降低;2)在高脂饮食诱导大鼠IR形成的同时,进行10周60 min的有氧运动锻炼或补充SPH,可以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大鼠FPG、FINS、HOMA-IR指数,提高ISI指数;与此同时,运动联合补充SPH可使高脂饮食大鼠FINS、HOMA-IR指数进一步降低,跚进一步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3)HF组大鼠血清TG、TC和FFA显著高于对照组,运动训练或补充SPH可使高脂饮食大鼠血清TG、TC和FFA含量显著降低,且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 :1)10周的高脂饮食可以诱导大鼠IR的形成;2)运动训练或补充SPH可以显著地预防高脂饮食大鼠IR的形成,而且,运动锻炼联合补充SPH在一定程度上对预防高脂饮食大鼠IR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3)高脂饮食诱导大鼠m的形成机制与高脂饮食大鼠血脂代谢紊乱有关;而运动训练或补充SPH可以改善血脂代谢来预防m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肥胖对儿童、青少年的脑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以及运动对脑血液动力学的改善作一研究综述。结果显示肥胖通过影响少儿的血压、血液流变学因素使其脑血流发生变化 ,而运动即中等强度的动力性运动可使脑血流指标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2.
生长素对运动大鼠主动脉形态及血脂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观察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运动大鼠主动脉形态及血脂代谢的影响。28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安静组(n=8),安静注射组(n=6),运动组(n=8),运动注射组(n=6)。运动方案为跑台训练,持续8周。训练4周后开始注射生长激素,持续4周,对照组注射安慰剂。实验结果显示经过4周rhGH注射后,主动脉形态出现了一系列变化,如弹力膜排列紊乱,弹力纤维断裂,平滑肌增生,血管外膜局部增厚和纤维化。与安静组相比,安静注射组H-CHO、L-CHO及CHO均明显升高;运动注射组L-CHO及CHO明显升高;与安静组比较,运动组血脂代谢无明显变化。本研究提示:4周的外源性rhGH注射,引起了主动脉形态产生了明显的不良影响,如弹力纤维断裂和机体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对高血压患者心肺耐力及运动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无合并症中老年1、2级高血压患者206例,普通健康中老年人200例,年龄45~65岁。将全部受试者按血压及体力活动水平分为正常低体力活动组(NLP组)、正常中体力活动组(NMP组)、高血压低体力活动组(HLP组)和高血压中体力活动组(HMP组)。进行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调查与运动负荷试验。结果:1)与HLP组比较,HMP组的VO2/kg@peak和METs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与高血压低体力活动组(HLP)比较,高血压中体力活动组(HMP)的起始SBP、SBP变化幅度、安静DBP、起始DBP、恢复DBP以及DBP变化幅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中等体力活动高血压患者心肺耐力高于低体力活动者。2)与低体力活动的高血压患者相比,中等体力活动的高血压患者安静状态舒张压更低,运动结束后收缩压、舒张压下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究低氧和运动对胰岛素抵抗以及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5周龄雄性SD大鼠4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脂组,进行8周高脂膳食喂养,通过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测定,葡萄糖耐量试验,判断建模是否成功;将建模成功大鼠进行4周的低氧运动干预,于末次干预后腹主动脉取血进行指标测定。结果:8周高脂膳食后高脂组大鼠较对照组体重增加(P<0.01),FPG虽未见显著性变化,但FINS和HOMA-IR有明显升高(P<0.01),ISI显著性减小(P<0.01),葡萄糖耐量出现严重受损;4周低氧运动后大鼠体重下降(P<0.05),糖耐量受损程度减轻,且胰岛素抵抗程度减轻,胰岛素敏感性增大;血清脂代谢指标 TG、TC 和 FFA均出现显著或极显著性低于常氧安静组(P<0.05,P<0.01),而 HDL-C 则显著性高于常氧安静组(P<0.05),低氧运动对LDL-C影响不大(P>0.05)。结论:低氧运动可有效改善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这可能与血脂代谢的改善有关;低氧运动对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较单纯低氧或常氧运动有更好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习练太极拳对中老年人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这些疾病的病因复杂,但都与脂质代谢异常有一定关系。尤其是中老年人心血管机能随年龄的增加而衰退,使血脂代谢紊乱与年轻人相比呈增高趋势。大量的研究发现,长期有规律的运动能有效地改善不良的脂质结构,太极拳作为一种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血浆TC、TG、LDL水平,提高HDL水平,积极改善中老年人脂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6.
改良广播体操对男性大学生机体血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改良广播体操对30名男性大学生机体血脂代谢的影响。选择无遗传病史,无经常锻炼史的30名男性大学生为受试对象,每天进行两次30 min多组数的改良广播体操锻炼,锻炼强度以心率来控制,要求锻炼后心率在125次/min左右。观察受试者实验前、锻炼后第15 d、30 d、45 d晨安静空腹状态下,TG、TC、HDL-C、LDL-C和瘦素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45 d每天两次30 min、多组数的有氧广播体操锻炼可显著降低机体血浆TG和TC,预防TG堆积;HDL-C和HDL-C/LDL比值显著升高。说明有氧广播体操锻炼可使血浆脂蛋白的分布得到有效改善,从而预防和有效抵抗AS发生。  相似文献   

17.
1,6-二磷酸果糖对运动能力及抗疲劳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安静组,空白运动组和服药运动组;服药组小鼠短期连续服用1,6-二磷酸果糖(FDP)后,有氧耐力明显提高,45min游泳运动后,红细胞膜Na^ -K^ -ATPase的活性明显上升,血浆丙二醛(MDA)及血乳酸浓度增幅明显下降,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间歇低氧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体成分及血脂指标的影响。方法:将高糖高脂膳食建模成功的48只胰岛素抵抗大鼠随机均分为常氧安静组、低氧安静组、常氧运动组和间歇低氧运动组,每组12只。每天进行1h跑速为25m/min的跑台运动,间歇低氧暴露为4h/d(14.5%O2),7d/w。干预4周末测量各组大鼠体成分及血清TG、TC、HDL-C、LDL-C浓度。结果:与常氧安静组比较,间歇低氧安静组、常氧运动组和间歇低氧运动组大鼠体重、肾周脂肪及附睾脂肪重量均出现显著性或极显著性下降(P0.05,P0.01),并以间歇低氧运动组下降最多,而股四头肌及腓肠肌虽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血清脂代谢指标TG、TC和LDL-C均出现显著或极显著性低于常氧安静组(P0.05,P0.01),而HDL-C则极显著性高于常氧安静组(P0.01),且以间歇低氧运动组大鼠的效果最佳。结论:间歇低氧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大鼠体成分和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