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耗散结构理论看运动训练对人体有序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论述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原理的基础上,初步阐述了运动训练对人体有序状态的影响,并运用这些理论对运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去重新审视和探索运动训练的实质,以实现运动训练工作的最优化,从而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高水平跳跃运动员的比赛发挥问题进行研究.认为,比赛发挥是运动员通过参加比赛,对自身平时运动训练中所获得的专项竞技能力(竞技实力)的表现.比赛发挥受生物节律、竞技状态、心理因素、比赛性质、比赛环境等影响,具有不稳定性、相对性和可调性等特性.对两个奥运周期的调查显示,跳跃项目整体比赛发挥水平在94%-101.6%之间波动,不同项目、不同年度的比赛发挥水平浮动范围存在差异.建议教练员围绕重大比赛,针对项目特点,调整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提高重大赛事中的发挥水平.  相似文献   

3.
摘要:通过文献分析,就我国体育领域的ERP应用研究现状从不同研究视角进行了分类讨论,归纳总结了我国体育领域ERP研究阶段成果并比较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不同,得出了对未来研究的一些启示。结论: ⑴P300等成分的变化趋势提示体育锻炼对改善锻炼者及特殊人群的认知加功能力有促进作用。⑵基于专家-新手范式,应用ERP有关成份实验研究结果提示高水平运动员具有更好的专项训练适应,专项认知能力更为优化。⑶不同项目运动员的ERP比较研究提示专项认知能力具有项目间差异。⑷不同研究范式及ERP成份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心理疲劳、负性情绪、应激、人格等因素对运动员的认知加工能力有不同的影响。⑸国内外有关ERP研究在生态学效度、研究视角及自变量干预质量控制等方面有所不同。⑹应用ERP的不同成分研究不同的运动认知能力在运动认知心理学领域具有较广阔的前景,未来应该重视提高研究的生态学效度及加强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4.
竞技网球运动项目体能训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对网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的定义、网球运动项目体能特征、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特征及体能训练注意事项展开论述,旨在说明体能是网球运动的基础,是提高技术战术水平的关键因素.教练员应从网球运动项目特点来安排体能训练,在加强专项体能训练的同时,要重点注意网球核心力量的发展,以促进网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黑龙江省冰上项目运动员运动训练强度与骨密度及运动损伤状况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冰上项目运动员跟骨超声骨量的理论数据,以最大限度降低冰上项目运动员运动性损伤的发生。结果显示:冰上项目运动员跟骨超声骨量参数显著高于体育类大学生,但低于同性别青年组平均值;随着运动年限的增加,冰上项目运动员跟骨超声骨量STI值有上升的趋势,年运动损伤率有下降的趋势。虽然冰上项目运动对运动员下肢骨密度有促进作用,但长期高强度的运动训练对冰上项目运动员跟骨骨密度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早期的运动训练对增强冰上项目运动员跟骨超声骨量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考察社会支持对运动员投入的影响以及心理坚韧性和应对方式在其中的序列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运动领域领悟支持问卷、运动心理坚韧性问卷、竞技运动领域应对问卷、运动员投入问卷对483名现役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1)社会支持对运动员投入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心理坚韧性与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与运动员投入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社会支持不仅能直接促进运动员投入,还可以通过心理坚韧性与应对方式的中介对其产生间接促进作用,具体包括4条中介路径:通过心理坚韧性的中介路径;通过任务导向应对的中介路径;通过心理坚韧性与任务导向应对的序列中介路径;通过心理坚韧性与脱离导向应对的序列中介路径。本研究构建的中介效应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支持影响运动员投入的内在机制。研究提示,通过提供社会支持,将能增强运动员的心理坚韧性,促使其更多地采用任务导向应对,更少地采用脱离导向应对,进而促进运动员投入。  相似文献   

7.
研究以社会支持理论和退役过程理论为基础,从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分析其对我国专业运动员退役应对积极性的影响,并从不同等级运动员群体的异质性和退役准备的调节作用两个角度深入探讨社会支持对运动员退役应对积极性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家庭支持、同伴支持与运动队支持是社会支持的3个主要支持维度,共同促进运动员退役后的应对积极性;在不同运动等级运动员中,运动队支持及家庭和同伴支持对其退役应对积极性的影响是不同的;退役准备在家庭支持与同伴支持影响运动员退役应对积极性的过程中具有调节效应。实证结果支持以下结论:家庭支持、同伴支持以及运动队支持是运动员退役过程中增强运动员职业转换的自信心的必要条件;增强对运动员能力的培养、加强运动队对中等水平运动员的关注与心理情感建立,是提升运动员的劳动力价值的必要措施;退役准备在退役期间作用明显,其积极主动地迎合职业发展需求的退役意识显著增强了运动员与社会的链接,可实现运动员退役期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8.
参赛能力是对不同形式和不同作用竞技能力的发挥与表达能力。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运动员参赛能力整体性相关内容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竞赛项目对运动员参赛能力整体性水平需求具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及其原因,并且表明成年组竞赛比青年或少年组竞赛更需要发挥运动员参赛能力的整体性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与运动项目和运动水平的关系.采用自编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调查表,对100名男女运动员进行了调查,所得数据在SPSS for Windows 11.0软件下进行了统计处理,结果发现: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自我监控能力在方法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其所属项群不同.不同水平运动员的自我监控能力在执行性上存在差异,主要是国际级健将与其他等级运动员之间在执行性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在马拉松、竞走及长跑等耐力项目运动中,腹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腹痛,以致中途减速,甚至被迫中断比赛,严重的影响了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发挥和运动成绩的提高.据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所材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2016年全国定向学生定向锦标赛”参赛运动员中146名本科体育专业学生的定向运动技术动作学习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定向运动技术动作学习能力呈现正态分布特征,学习能力水平随着学习周期的增加逐步提升;不同性别学生学习能力各有优劣、性别特征明显,不同生源地学习能力水平差异较小;体育专业术科成绩与学习能力水平关联性较大,定向运动竞赛成绩有赖于学习能力及其各维度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残疾大学生运动员心理技能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0名残疾大学生运动员和30名健全人大学生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采用ACSI-28问卷对心理技能进行了测试,比较了残疾大学生运动员和健全人大学生运动员在心理技能上的差异,不同性别的残疾大学生运动员在心理技能上的差异,以及不同运动水平的残疾大学生运动员的心理技能差异.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残疾大学生运动员在接受教练指导的能力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运动等级的残疾大学生运动员在承受压力和集中注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残疾大学生运动员与健全人大学生运动员在承受压力、自信心和成就动机、目标设置和集中注意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很多研究表明高温环境对运动员的运动表现是有害的,如对氧运输能力、心血管功能以及内环境和离子平衡都会造成不良影响。体育科研人员发现预冷处理能够改善运动员在高温环境下的运动表现。预冷处理是指在训练前或比赛前,预先将运动员身体做降温处理,通过降低核心体温、改善心血管压力、减少代谢失调等来调整各项生理指标,提升运动员的热贮存能力,延缓运动疲劳产生,使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时有良好的运动表现。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优秀运动员运动寿命人文社会学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优秀运动员的培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最终目的是使运动员尽可能早地达到竞技能力高峰期,并尽可能长地维持这个高峰期,创造出更多优异的运动成绩。选择人文社会学视角为切入点,以运动员、教练员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咨询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江苏省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进行研究,揭示影响江苏省优秀运动员运动寿命的人文社会学因素,对江苏省乃至我国运动员的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身体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及分类法,聚焦世界锦标赛期间的媒体报道,分析不同项目的女运动员在传媒建构下身体叙述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女运动员因其从事体育项目的不同性别类型而受到媒体的差异性关注,相比从事男性化项目的女运动员,那些从事女性化项目的女运动员的媒体曝光率接近前者的2倍;对于从事男性化项目的女运动员,其报道几乎完全集中于"竞技态"身体,而对于从事女性化项目的女运动员,其报道则大比例聚焦于"社会态身体",即关注其性别化与情绪化的描述,以及有关竞技场外的"生活态"身体的报道。所从事体育项目的性别类型差异造成女性群体媒体呈现的内部区隔,将女运动员搁置于被消费与被遗忘的两极状态;论文呼吁进行女运动员身体意义的传媒重构。  相似文献   

16.
认知特质焦虑与心理技能是运动心理学领域中研究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109名雪上技巧性项目优秀运动员为参与者,考察了其认知特质焦虑与心理技能的特点,并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探讨了运动员认知特质焦虑与心理技能的关系。结果表明:(1)优秀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普遍高于常模;并且在目标设置、自信心和成就动机、接受指导能力等心理技能上应用较好。(2)女运动比男运动员更多的体会到认知特质焦虑;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心理技能应用的更好。国家一线队队运动员在竞技水平发挥焦虑、受伤焦虑体验更深;并且心理技能应用的也更好。非独生运动员在社会评价焦虑维度上体验更深;而城市运动员在社会评价焦虑和目标设置上更明显。(3)运动员认知特质焦虑与心理技能存在显著性相关。失败焦虑与比赛准备焦虑会削弱应对逆境能力和接受教练员指导能力以及降低运动员的自信心和成就动机;但会提高运动员承受压力能力。竞赛水平发挥焦虑会削弱运动员应对逆境、承受压力和集中注意能力,但是会提高接受教练员指导能力。而随着对对方实力焦虑的增加,会提高运动员应对逆境、承受压力和集中注意能力,但会削弱运动员接受教练指导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第9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女子100m板鞋竞速前2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高速摄像对女子板鞋竞速运动员途中跑关键技术动作进行图像分析,从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的角度,分析途中跑关键技术动作的原理及技术动作之间的联系,依据人体运动规律及动作技术的基本结构与特征,探索女子100m板鞋竞速的技术、改进与创新,为女子100m板鞋的技术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的体育事业也发展到了历史性的新高度.但运动员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却时有发生,体现了我国运动员体育职业精神的缺失.研究表明:我国运动员体育职业精神缺失主要表现在无纪律、搞特权,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和竞技体育精神等.而提高运动员体育职业精神应从改革创新管理制度、塑造优秀典范、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创新培养模式等入手.  相似文献   

19.
以人文社会学的视角为切入点,对4组中外著名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进行探讨,通过文献,调查材料和案例的研究与分析,运用思辨与实证相结合以及解释学等方法,揭示影响优秀运动员运动寿命的人文社会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