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对有抑郁倾向的女大学生这一群体初步探讨以中、小强度健美操和跑步锻炼为干预手段对缓解女大学生抑郁情绪和身体自尊水平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中、小强度的跑步与健美操锻炼对抑郁女大学生的抑郁情绪和身体自尊水平具有干预作用,对抑郁情绪状况的改善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科技人员身体锻炼与防御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采用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防御方式问卷(DSQ)对115名某科研所科技人员进行测查.结果发现:女性科技人员参加锻炼的比例低于男性科技人员科技人员,30岁组的科技人员参加锻炼的比例低于其它年龄组的科技人员.身体锻炼与成熟防御方式正相关,与中间防御方式、不成熟防御方式负相关,与社会支持、心理健康正相关,并且"经常锻炼组"和"偶尔锻炼组"在中间防御方式的隔离因子和心理健康的敌对因子上显著低于"从不锻炼组".表明:参加锻炼有助于科技人员改善防御方式,增加社会支持,增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源自促进个体健康探索的身体锻炼行为转变研究是健康促进研究的重要内容.促进个体参与和维持身体锻炼行为是当今西方国家有关身体锻炼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了说明身体锻炼行为的转变过程,研究人员构建了身体锻炼行为的理论模型,通过行为转变过程的研究可以设计出具体可操作性的行为干预方法,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研究中采用问卷测量的方法分析影响大学生身体锻炼的主要因素,确定锻炼倾向、自我认知、锻炼结果认知、外部强化、行动因子、锻炼条件为影响大学生参与身体锻炼的主要内外部因素,并进一步构建促进大学生参与身体锻炼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4.
身体锻炼与高中生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考察身体锻炼与高中生应付方式的关系,采用心理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对福州市371名高中生身体锻炼与应付方式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表明: 自觉参与课外锻炼的高中生比不自觉参与锻炼的高中生更倾向于选择积极的应付方式;身体锻炼对高中生应付方式产生作用,需要中等以上的锻炼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SDS抑郁量表,对吉林大学1—2年级学生抑郁倾向的高分者为研究对象,试图以无痛跑步、篮球、乒乓球锻炼的方式为抑郁情绪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干预。实验结果表明:无痛跑步、篮球、乒乓球锻炼对学生的抑郁情绪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其中,无痛跑步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状况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内蒙古师范大学的29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140名,女生156名。结果:大学生多采用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应对方式,少数人采用自责、退避、幻想等消极应对方式。男生多采用解决问题策略,女生多采用求助策略;文科学生多采用解决问题策略,理科生倾向于自责和退避;社会支持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60名被试在跑台上完成有无音乐欣赏各1次的30min中等强度定速(前期自行调速实验中每个被试表现出的适宜跑速)跑或走,并在实施前5min、期间30min和之后10min进行情绪状态(焦虑、抑郁、疲劳,愉悦、活力、流畅)自行测评;兼顾访谈核实结果,探究一次性身体锻炼与一次性身体锻炼辅以音乐欣赏的短期情绪效益差异.研究表明:与一次性身体锻炼相比,一次性身体锻炼辅以音乐欣赏不仅更能产生积极情绪效益,而且还能长时段弱化对消极情绪的诱发作用;辅以音乐欣赏既能强化又能弱化一次性身体锻炼的愉悦效益,能长时段强化一次性身体锻炼的流畅效益、弱化一次性身体锻炼对抑郁的诱发作用,还能弱化一次性身体锻炼的疲劳感受、延迟一次性身体锻炼的疲劳出现,以及在易于诱发疲劳的锻炼时段强化一次性身体锻炼对焦虑的消除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将为我们更好地监测身体锻炼的心理效益以及科学参与身体锻炼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与性格倾向的关系,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第一套性向测验》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的性格倾向与应对方式呈显著相关;中学生的应对倾向是积极的;总体上,中学生的应对方式在民族和性别上差异显著,在家庭所在地和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著;不同民族中学生的应对方式在性别和家庭所在地上差异显著,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著;中学生的性格倾向在民族上差异显著,在性别、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锻炼心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国外学者的元分析、叙事性综述以及2000年之后的研究报告,对身体锻炼与焦虑、抑郁、应激反应、心境状态、自尊和认知功能的关系进行了综述,以期展示锻炼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身体锻炼与上述心理健康指标的理想变化有关,其发生作用的效果量整体上为小到中等,但都达到了显著水平.然而,要揭示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以使身体锻炼真正成为传统心理健康疗法的替代或补充,仍任重而道远.还分别探讨了第三变量对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指标的关系的影响,指出今后对该领域进行大量的"剂量反应"研究的必要性.还对身体锻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领域的发展提出了5点建议,即,研究身体锻炼对"积极的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进行心理健康运动处方的研究;加强身体锻炼与自尊、自我观念及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对研究中额外变量进行控制;并且探索研究中的第三变量.  相似文献   

10.
身体活动与身体锻炼的情绪效应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身体活动与(或)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是锻炼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身体活动或身体锻炼伴随着各种情绪效应,且大量的研究报告二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身体活动与(或)身体锻炼的范式是研究设计中制定锻炼计划的依据,也是临床开具运动处方的依据。当前的研究证据,不足以支持"身体活动或身体锻炼在改善情绪方面优于其他方式"的假设。  相似文献   

11.
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中老年居民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心理量表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安市城区中老年人身体锻炼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以期在前人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不同锻炼方式与西安城区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研究表明:中年人群身心状况不容乐观,身心负荷较重,主导心境、生活满意感和整体自尊意识模糊,他们既是家庭的主要经济和精神支柱,又是经济社会活动中的主力军,他们的身心健康问题对家庭幸福、社会安定、国家富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坚持健身活动的中年组和老年组身心健康状况均呈现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抑郁水平、身体自尊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从心理学角度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与抑郁水平和身体自尊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体育锻炼量与抑郁水平和身体自尊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体育锻炼量与抑郁水平和身体自尊水平均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13.
社会支持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社会支持对个体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作用,而不良的社会支持对于个体心理健康则是一种危害.大学生是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对于我国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对于促进其自身健康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1)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状况良好,在总体情况、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维度的得分分别为4.68、4.80、4.70和4.54,都超过了平均分;2)在总体情况、家庭支持、其他支持和朋友支持维度上,体育专业大学生得分均显著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P<0.01);运动群体大学生得分均显著高于非运动群体大学生(P<0.01).  相似文献   

14.
基于运动承诺的城市居民付费体育锻炼坚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来探讨城市居民中付费体育锻炼参与者的满足感、参与选择、个人投入、社会约束和社会支持等5个因素对于运动承诺的预测情况,并探讨运动承诺对于后继的体育锻炼坚持行为的预测情况.结果发现:较高的满足感、较少的参与选择、较多的个人投入、较低的社会约束以及较高的社会支持,若通过较高的想要的承诺,将带来较高的体育锻炼坚持.  相似文献   

15.
体育锻炼对老年妇女心理情绪影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对东北离退休老年人是否参加体育锻炼及体育锻炼的方式、体育锻炼的时间长短和频数高低、参与体育的动机和不同年龄段参与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心理情绪进行分析,试图找出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焦虑、抑郁的影响,为老年人保持一个较为健康的心理情绪提供一个可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城镇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广东省城镇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1)广东省城镇社区居民整体健身意识较强;(2)居民参加体育健身项目既存在多样性的特点,也存在明显的广东地域特征;(3)城镇社区居民的经常性健身活动主要采用就近的方式,绝大多数与亲朋好友及邻居一起锻炼,说明通过社区健身环境的健身活动可以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4)没有时间和缺乏专业人才的指导以及场地设施不完善是影响城镇社区居民健身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笔者就四川省知识分子群体参与全民健身的有关情况的调查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主要包括对全民健身活动的知识、体育与健康观念、锻炼情况及要求、体育消费态度及消费倾向等内容,通过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和掌握四川省知识分子群体对全民健身的认知、行为、态度、需要和倾向等方面的情况,从而向当地体育决策部门提供有关数据和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18.
以商丘市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对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商丘市社区居民体育参与程度不高、体育健身意识较差、体育场地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不足.提高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运动竞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