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葛浩文为代表的海外汉学家是中国文学译介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葛氏译本的西化倾向及其对原著的操纵改写受到国内学者的质疑,其特殊的文化身份也引发广泛争议。本文试图探究葛浩文的译者文化身份,以期对中国文学"走出去"进程中文学作品由谁译、怎么译等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著名作家莫言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到目前为止,他所有作品的英译本都是美国翻译家兼汉学家葛浩文教授来完成的。其中莫言《丰乳肥臀》英译本曾被美国汉学界认为"比原著写得更好"。基于此,本文对葛浩文英译《丰乳肥臀》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进行实例分析,从而为中国文学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学已逐步走向世界。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出版于2006年,2008年葛浩文翻译出版的英译本获首届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对于这部巨著,其中文版和英文版都值得关注和研究。然而,译界较少有人对其英译本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葛浩文英译《生死疲劳》的成功,从翻译角度讲,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葛浩文对基于生态翻译学"译者中心"理论的良好适应和选择。为此,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以葛浩文译作《生死疲劳》为例,对揭示"译者中心"对于翻译的重要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胡适的《白话文学史》迎合了当时为"白话文学"正名的需求,他认为白话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主流,同时,他认为平民文学是用"当时"的白话来反映民生疾苦的文学,它应当有助于"救济社会"、"补察时政";他赞成宋人"做诗如说话"的主张,强调语言的通俗化与口语化,这也显示出他的文学评价标准的狭隘与偏颇,但结合当时的时代,他的这一主张也确实有助于白话的主流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毕孝立的长篇小说《海选》,关注转型期中国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状况,是一部充满忧患意识的沉思录;它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意识到的历史内容、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达到了现实主义文学"三融合"的高标准;它为中国文学增添了"理解国民性"一维,使"作为农民的写作"成为可能;它来自大地民间与乡土社会,是一部传统的、民族的小说;它突破了赵树理、周立波等前辈小说家创作中的"光明"模式与"乐感"精神,充满忧思悲凉之雾,从而预言了中国农村民主建设道路的艰难曲折。  相似文献   

6.
"体育文学"是把各种体育活动以文学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体现体育运动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最终融生命、健康、审美及艺术于一体的文学艺术形式。作为一种极具前瞻性的文学类型,中国当代体育文学中人与体育的主题经历了一个从"解构"到"重构"的历史沿革。改革开放,已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出现了大量自觉赋予体育文化内蕴的文学叙事文本,表现出了独特的审美特征与价值诉求。在21世纪的文学格局中体育文学经历了从中心走向边缘,又从边缘回归中心的发展过程,必将对未来的体育与文学的发展产生强烈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辞"与"赋"作为两种文学体裁,在刚出现之初是有明显区别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后人逐渐将这两种文学体裁合称为一种文学体式。这种模糊文学体式概念的做法显然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细化研究是不利的。从释义、源流、主题、结构形式等四个方面,"辞"与"赋"可进行简要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从语言风格的角度来进行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从一个较为独特的角度来观察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新时期女性文学语言风格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社会因素和文学主题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新时期女性文学语言风格主要可分为"典雅感伤"、"通俗温情"、"直白宣泄"、"嘲讽辛辣"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潘盛 《江汉学术》2011,(6):82-85
基于学界对"新时期文学"时间节点的众说纷纭,《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以文学现场的复杂性、"转型期文学"的过渡性为论述基点,将"新时期文学"这一概念限定于1976~1987这一时间段。该书从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入手,把文学知识谱系研究与"场域"研究相结合,既有纵向的历史视角,同时也注意到横向纬度,对被二元模式遮蔽的"新时期"文...  相似文献   

10.
苏童的小说《米》是英语世界读者广为关注的当代中国小说之一,英译者葛浩文对《米》在西方的传播和接受起了最为关键的作用。本文梳理国内学者们对《米》英译本进行的研究发现,现有研究主要从文化与意象、叙事与隐喻、译者与读者方面阐述了葛浩文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和策略,研究的方法、广度和深度都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艺术语言的诞生有一个从材料到媒介再到语言的过程,艺术语言乃艺术家应用特定物质材料、工具与技能表达特定观念性意蕴的符号系统。特定艺术语言系统之形成乃特定门类艺术产生的必要条件。人类艺术生产的原始结构并不起于观念生产领域,而起于物质生产过程,后者所形成的材料、工具、技术与功能四要素结构应当理解为人类艺术生产的原初模型。以语言为代表的符号的出现则为作为观念生产的艺术生产提供了新的核心原则——以物达心。上述四要素中所发生的“审美迁跃”则是作为感性观念生产的艺术生产诞生的最后一环。  相似文献   

12.
跆拳道比赛时间结构与能量代谢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通过研究和掌握跆拳道比赛时间结构和能量代谢特点,为科学指导跆拳道训练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同时对提高运动成绩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研究结果显示:跆拳道比赛时间结构特征明显,表现为整场比赛攻防次数多,时间非常短;攻防间步伐调整频繁,每次在6.9~7.19 s之间;这种持续爆发性肌肉用力的项目特点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高能磷酸原供能与较强的糖酵解供能能力;赛中的BLA和HR较高,表明糖酵解供能在跆拳道比赛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奉天之难是德宗朝发生的一场重大政治变乱。这场变乱不是带有偶然性的突发事件,而是唐廷与京西北藩镇长久以来矛盾与冲突的产物。奉天之难造成唐京西北地区的军力空虚,引发贞元年间严重的边疆危机,产生了宦官掌军的消极影响。但是唐德宗通过平息奉天之难,基本解决了京西北藩镇对唐廷的军事威胁,为神策军的壮大创造了条件,进而实现了唐廷军事权威的重建。  相似文献   

14.
直线摆动或散货装船机是一种高效连续输送机械。本文将它简化为力学模型,进行运动学的分析,并导出在各种工况下各部件和被输送物料惯性力分布的普遍公式,同时对一个实例的一种工况给出了计算结果。本文的分析方法、公式和结果可供同类型机械的研制、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化意象增加了影视作品翻译的难度,对于译者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功能对等理论强调以读者为中心,强调读者反应的对等,认为译文接受者对于译文的反应要基本等同于原语接受者对于原文的反应.功能对等理论为影视作品中文化意象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调核是提示信息焦点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调核有时提示的不是信息焦点,而落在语用预设命题之中。语用预设命题成分是否接受调核取决于两个因素:其所指的激活状态以及与大命题之间的语用关联。决定调核的位置不是由语用预设命题的认知状态所决定的,而是由其命题所指与大命题之间的语用关联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儒林外史》作为一部影响深远的古典文学名著,是一部饱含酣畅纯如的讽刺艺术又蕴含着浓郁的民俗文化的长篇小说。安徽独特的饮食文化、建筑文化、语言文化等,均融在作品之中,解读《儒林外史》中这些地域文化元素,既可以看到安徽文化对《儒林外史》文本创作的影响,也可以看到《儒林外史》的成书对安徽文化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教师职业十分古老,教师劳动是非常复杂而艰苦的,教师职业的重要性在于他的社会价值。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决取于教育的竞争,教育质量最关键的因素取决于教师如何树立一个正确的职业态度。教师的职业态度主要由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行为三方面构成。职业认识是基础,职业情感是核心,职业行为是外在表现,三者相互影响,为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Ⅰ .IntroductionTheopeningpolicysince 1 978hasbroughtgreatprosperityin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inChina.Inrecentyears ,agreatconcernhasbeenputonthenationaleducationlevelandstudents’academicachievementinschools .Moreandmorepeoplehavehighvalueoneducationand…  相似文献   

20.
论社会阶层构成新变化对政治发展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出现了新的变化 ,阶层分化使当代中国阶层构成呈现出新的态势 :农民阶层的职业分化加剧使农民人数急剧下降 ,但更深层次的分化很难在短期内完成 ;工人阶层的职业内流动使传统的蓝领工人的人数不断减少 ,且阶层内的收入分化加剧 ;干部阶层的剥离式分化使庞杂的干部队伍趋于分解 ;个体、私营工商业阶层的出现 ;知识分子的成层化趋势。新的阶层构成对政治发展有以下几方面的挑战 :阶层政治参与的不均衡性对政治决策的挑战 ;阶层利益指向的差异性对政治整合有效性的挑战 ;阶层分化所导致的利益分化对政治稳定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