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体育院校术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和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院校术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函括三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2.体育院校术科教学质量一级指标的权重排序为:教学效果评价(0.63)、教学过程评价(0.26)、教学准备评价(0.11);3.体育院校术科教学质量评价函括学生评价、同行专家评价、领导和督导专家评价三个部分,评价结果所占的比例为40%、30%、30%.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术科教师激励机制的现状及局限性进入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术科教师三元激励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术科教师三元激励机制,它以教学行为、科研行为、集体工作行为三个维度对高等体育院校术科教师进行激励,并对三元激励机制的运行从条件、实施的方法和运作的过程等三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主要运用数理统计法、层次分析法,针对现行高等体育院校术科教师绩效考核过程存在的系统性缺陷现象,构建了高等体育院校术科教师多维绩效考核体系,以期能较科学合理地对高等体育院校术科教师进行考核.  相似文献   

4.
体育院校技术学科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出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国家体委直属体育院校技术学科的研究表明,术科师资队伍近亲繁殖严重,高级职称老龄化,高学历较少,工作量不足,发展后劲受到影响;体育院校的术科建设面临理论上的缺陷和实践中的困境,难以胜任高等学校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所肩负的重任。应站在建立技术科学体系的高度来认识体育院校术科建设,构建新的体育技术学科群。  相似文献   

5.
探析体育院校术科教学非语言教学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了提高体育院校术科教学质量 ,丰富和完善体育技术课教学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和逻辑推理法 ,并根据自己教学实践经验 ,对体育院校术科教学中非语言教学法进行探析。研究结果得出非语言教学法是体育院系术科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是在诸多教学法基础上 ,根据生理学原理 ,总结完善 ,和语言法相对应的一种教学方法。又根据人体各生理器官的不同作用分为视觉、听觉和触觉三种。其特点是教学手段多样性、依附性、信息传递的快捷性、具有较长时间的持续性、模棱两可的不定性等。教学中 ,应特别注意非语言教学法运用的时机、双向性及能力培养。以此推动术科教学教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对高等体育院校术科教师职业压力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等体育院校术科教师承受着较大的职业压力。高等体育院校术科教师职业压力主要来源于科研任务、工作负荷量、职称晋级、学生上课时的安全问题、各种检查评比、待遇问题、所教班级学生数量以及外语能力要求。在应对方式方面大多数术科教师都是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是减缓压力很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动机、归因、自我效能与运动学习效果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测验法,研究了大学生体育学习动机、成就归因、自我效能感与运动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并建立起相关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大学生运动学习效果的几个重要的内部因素,内部动机与运动学习效果呈显著正相关;内部稳定归因有利于运动学习效果的提高,表现出显著差异性;三者中以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性最为显著,是预测运动学习效果的良好指标;最后针对三者与大学生运动学习效果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8.
学习动机影响学习效果。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本文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特点及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并提出了激发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体育院校术科教研室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在专家访谈的基础上,构建了体育院校术科教研室评估指标体系,其包括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6个三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体育院校术科教研室评估指标体系一、二、三级指标的权重进行了权向量层次分析,结果表明,教学管理与教学效果在其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经过7所体育院校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院校术科教研室评估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后,根据目前体育院校术科教研室的建设现状,从师资队伍、教学管理、教学效果、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校招收规模的扩张,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化,教育部所采取的评估制度,势必导致高校、社会、国家对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高度重视.提高我国体育院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继<体育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的研究基础上,通过相关研究方法,在制定出<体育院校青年教师术科课堂教学质量专家评估体系>的同时,对2004年度武汉体院青年教师术科课堂教学质量专家评估工作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了未来提高我国体育院校青年教师术课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运用教学实验方法对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内容与结构的优化设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任务化教学能发挥学习激励和调动积极性的作用,能提升学习动机;实验班的体育科研能力显著优于控制班,控制班学生选题更加困难,在研究设计时更为吃力,研究方法选择和运用能力、运用处理数据的能力也逊于实验班,就课题论证能力而言,两组学生在弱项等级评定中呈现显著差异,论文写作及报告能力两班没有明显差异;实验班的课程综合成绩明显优于控制班。从而验证任务化教学在《体育科研方法》课程优化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以广州体育学院2015级体育教育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验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教学实验得出如下结论:(1)在体育院校田径普修跳远课中应用微格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学生在技术评定方面成绩有显著性差异,达标方面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且优于传统教学.(2)微格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生提高运动成绩,提升技术水平的有效手段.(3)在微格教学法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反馈及时、准确,使师生、生生之间能及时交流沟通信息,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体育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学体育教学具有授课对象的人数多、身体素质差异大、学习动机与目的、以及篮球运动水平参差不齐等特点,在中学篮球教学中采用分层次分组教学,可以正确处理教师教学与学生需求的关系,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方式转变,提高中学篮球课堂教学效率,以满足学生对篮球运动的不同层次需求。  相似文献   

14.
学习动机是影响职业学校学生专业学习的重要因素,保持良好的学习动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质量。ARCS动机模型将动机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的联系起来,为教学实施提供了一个简便易行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基于该理论所构建的专业课教学模式,可以为学习者创建一个富有激励性的学习环境,从而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  相似文献   

15.
析普通高等院校开展太极拳教学的现状与效果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太极拳为主要对象,对南京地区普通高等院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民族传统体育在南京地区普通高等院校内的开展已呈现蓬勃之势,广大师生对民族传统体育,尤其是太极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学生的考核成绩,对太极拳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6.
根据美国Hobby教授编制《成就动机测量表》(简称AMS),对广东省部分高校体育选项教学对学生运动动机的影响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体育选项教学对男生运动动机的影响好于女生,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体育选项教学对学生运动动机的影响,师范类专业好于非师范专业,且差异显著(P<0.05)。体育选项教学对大学一、二年级学生运动动机的影响好于三、四年级,并存在显著差异(P<0.01);不同项群类选项教学对学生主体性的影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体育选项教学对学生运动动机影响的几个因素中,年级因素起主导作用。并提出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活跃体育教学方法,加强学生体育参与运动动机的培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大学高水平运动员和体育俱乐部的参加者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体育活动参加动机的评价进行研究,试图开发出评价我国大学生体育活动参加动机的量表,并对这一量表的信度、效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这一量表对我国有关体育活动参加动机的研究有着较大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考察三维健康观的实施情况,选取了湖南四所高校的大一、大二两个年级40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从对三维健康观认识、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参与体育运动的项目选择三个方面进行调查与比较,结果显示:大学公共体育课与大学健康教育的结合卓有成效,但深入、落实不够;学生参与运动的动机从传统健康理念向现代健康理念发展;当代大学生对富于挑战性、刺激性的新兴体育项目兴趣较浓。提出的建议包括:建议增设和扩大期末笔试内容,督促学生加深对"健康"的认识与了解;大学公共体育应加强对学生的远景性学习动机进行培养;创造条件,大力引进新兴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9.
依据课程设计理论,对研究性教学视角下体育教育专业的《学校体育学》课程设计进行探讨,认为:《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能力四个方面;课程内容体系分为学校体育基本概述、体育课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和学校体育管理五个模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进行研究性教学的模块细化为基本知识和研究课题两大部分;应从学习态度、掌握知识和研究能力三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学习,其中以学生研究能力和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评价为主要评价内容。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教学实验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和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多项智能为目标,构建具有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等特点的"多元智能"教学模式,并在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普修课教学中进行实证研究,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