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布赖恩·温的公众理解科学理论研究:内省模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刘兵  李正伟 《科学学研究》2003,21(6):581-585
温是英国公众理解科学理论研究领域中的一位重要人物,通过对坎布里亚羊事件进行详细分析,温认为,在英国的公众理解科学中,有问题的不是公众对科学的无知,而是科学自身和科学机构的无知;但是科学及其机构却没有意识到他们自身的缺点,缺乏内省性。相反,这种内省性在坎布里亚地区的公众中却表现得非常明显。因此,温对传统的英国公众理解科学理论模型提出了批评,提出了他对公众理解科学的看法。本文讨论分析了他的可称为内省模型(reflexivitymodel)理论。  相似文献   

2.
20世纪美国"公众理解科学"活动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发俊  史玉民  徐飞 《中国科技论坛》2007,281(2):105-110,144
本文从公众理解科学的内涵演变、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等方面对20世纪美国“公众理解科学”运动进行了分析与评述。美国的公众理解科学运动对我国当前科普理论研究与公众科技素质分析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开展我院的科普工作,院科普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科普办)继2004年科技周期间成功地举办了首届“北京公众科学日”后,于2005年科技周期间又举办了“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大型公益科普活动。这次活动的特点如下:(1)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多样。在本次活动中,我院有60个研究所向社会公众开放,21名院士亲临现场,100余名科学家现场讲解,500余名工作人员和300余名科普志愿者参与,接待了全国各地的公众近12万人次。集中展示了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创新成就,让社会公众和青少年走进研究所,走近科学,了解和亲身感受科学研究的现状和成果。…  相似文献   

4.
自英国最早提出“公众理解科学”的概念,其内涵随着时间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内容。公众在与科学的关系中,身份也不断变换,但总的发展趋势是无论何种身份———目击者、消费者还是公民,公众都将参与到具体的科学决策过程以及对将来科技发展道路的规划活动中,发挥参与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钱雪元 《科协论坛》2004,19(12):42-42
在欧美发达国家,随着公众理解科学活动的逐渐深入展开,公众与科学互动的趋势正在加强。通常,科学是研究人员和科普工作者向社会的传播,但现在从社会向研究人员的传播要求日益增长。它反映了“公众”需要“理解科学”的逆向趋势——“科学”需要“理解”公众。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科普的内涵和外延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的交流融通越发广泛、深入、频繁和紧密,在科普领域也出现了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和公众参与科学等新提法和新理念.文章综述了科普在国内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科学传播与科普的争论中,作者建议中国科普在国际交流中应直接使用"Kepu"一词取代其它译文,并进一步在国家发展的总体布局下提出新时代科普内涵及科普外延拓展应体现的价值要求,以便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科普,实现科普的价值与功能拓展.  相似文献   

7.
《科学生活》2014,(12):90-91
虹口科普新干线活动由虹口区科委、科协主办,充分利用上海市科普场馆与科普教育基地拥有的“科普知识密集”、“紧跟科技前沿动态”、“教育形式寓教于乐”和“互动学习”的独特资源,以培养公众科学探究能力与科学意识为重点,结合公众的兴趣点和关注点,激发公众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公众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以科普为内涵,以科普场馆和科普教育基地为载体,融合科普教育与寓教于乐为一体,使参与公众充分领略现代科技的神奇魅力、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国家对科技和教育的重视程度的重视越来越高,从而也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但科普工作相对于科学研究还很滞后。随着我国把科教兴国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发展战略,科普工作的深入开展势在必行。作为我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的中国科学院,有义务和责任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科普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路甬祥院长在2004年院工作会议上对我院科普工作的开展特别提出“建立新型的科学与公众的关系,从公众被动接受科学知识转向科学家与公众交流互动,使公众对科技发展有更多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9.
试论“科普”的源流发展及其接受主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普的含义来源于文艺普及的工农兵方向 ,与“公众理解科学”相比 ,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局限。今天科普的关键与核心是掌握科学精神。尤其还应充分认识到科学的社会功能与随之而来的正、负面影响。流动于城乡之间的千百万民工 ,各级公务员与领导干部 ,家庭主妇等等是目前落实“公众理解科学”工作的首要对象。  相似文献   

10.
王姝力 《科协论坛》2011,(11):46-48
科普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科普信息化建设,对于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引导广大公众理解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意义,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1.
公众理解科学的宗旨是让公众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增加公众对科学的了解和信任,促进国家的竞争力和繁荣。但在发展历程中,公众理解科学运动中出现了很多与其宗旨相矛盾的地方。对这些矛盾进行了总结,并对矛盾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科学传播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在科学共同体内部及与社会之间的扩散与再建构过程。科学传播伦理探讨的哲学基础有科学实在论转向科学建构论,科学功用与科学精神的背离,公众理解科学由缺失模型转向民主模型。科学共同体在科学传播中负有"保证科学成果信息的真实性与透明性;客观公正地传播科学成果的价值和社会影响;尊重公众实际理解能力,适度简化对科学知识的表述"等伦理责任。  相似文献   

13.
在解读国际组织有关文献、总结国际组织关于公民科学素质有关论述的基础上,研究国际组织对公众科学素质的理解。结论是:国际组织对公众科学素质的理解具有结构化的、行动的、连续的和广艾的特点,并且可以用这些特点来解释国际组织时当前科学教育缺陷的判断和他们的公众科学素质建设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公众理解科学”运动的内涵演变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民主进程的推进,西方"公众理解科学"运动的内涵与形式在20多年经历着不断的演变,从以科学共同体为主体的公众理解科学发展到科学共同体、政府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科学理解公众.本文通过回顾、总结"公众理解科学"的历史背景及发展历程,分析和研究了科学与社会、公众的关系的演变过程以及变化的原因、解决方案,并提出了其对我国科技政策领域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公共科技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公共科技管理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述评,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公共科技管理的理论体系:公共科技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内涵界定、公共科技管理的制度设计、公共科技外溢和转让、公共科技和创新关系确立等.  相似文献   

16.
赵喜凤  蔡仲 《科学学研究》2012,30(8):1128-1133,1205
长期以来食品安全的"可信性"依靠"科学的"标准,科学变成了决策的依据。但是科学本身的不确定性不但使科学所树立的权威形象难以维持,而且还可能给政治决策带来失误,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使科学与政治备受质疑。科学所面临的"可信性"危机使人们开始从科学内部反思科学在解决问题中是否充分。对公众维度的忽视,是问题不能彻底解决的重要原因。具有经验型技能的公众参与科学,不但使公众的参与从口号走向了现实,也使科学从独断走向生活。食品安全的"可信性"是科学、政治、公众三者共同参与的结果,公众的介入使"科学的可信性"更加充分。  相似文献   

17.
关于建立我国公众参与科学技术决策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樊春良  佟明 《科学学研究》2008,26(5):897-903
 公众参与科学技术决策是近年来在世界各主要国家广为流行的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公众参与科学技术决策的动因,把发达国家经验的主要经验概括总结为:政府促动,科学协会和民间组织积极参与;方法的多样性和制度化,对建立我国公众参与科学技术决策制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科技发展视角中的公共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这使得公共政策制定者在制定公共政策的时候也不得不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科学技术发展对公共政策议程优先次序、公共政策问题结构、以及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会产生影响。科技发展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与公共政策对科技发展的影响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此需要正确处理这两组关系,实现科技发展与公共政策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reports on one aspect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public understandings of food risks, focusing on lay understanding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food in the UK context. A range of theoretical,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literature on food, risk, and the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are reviewed. The fieldwork methods are outlined and empirical data from a range of lay groups are presented. Major themes include: varying "technical" knowledge of scie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and acceptance of genetic modification, the uncertaint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genetic modification as inappropriate scientific intervention in "nature", the acceptability of animal and human applications of genetic modification, the appropriate boundaries of scientific innovation, the necessity for GM foods, the uncertainty of risks in GM food, fatalism about avoiding risks, and trust in "experts" to manage potential risks in GM food. Key discussion points relating to a sociological understanding of public attitudes to GM food are raised and some policy implications are highligh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