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马拉松、竞走及长跑等耐力项目运动中,腹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腹痛,以致中途减速,甚至被迫中断比赛,严重的影响了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发挥和运动成绩的提高.据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所材  相似文献   

2.
优秀马拉松运动员比赛全程速度分配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149名优秀马拉松运动员多年的全程及分段成绩的深入研究,揭示出根据人体特点进行速度分配的规律,建立运动员分段成绩百分率模型和速度分配表,为从事马拉松或长跑运动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制定理想速度分配方案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速度、速度耐力是武术运动员必备的身体素质,是取得好的成绩和运动技能的重要条件.如何结合武术长拳套路在运动中的供能特点,进行专项速度和专项速度耐力的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成绩,为武术长拳运动员专项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长跑速度训练方法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训练一直是教练员们研究和探索的重点。只有具备较高的速度素质和良好的速度耐力,运动员才有可能在比赛中战胜对手,取得良好的成绩。因此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训练要引起教练员、运动员的高度重视。那么采用什么手段方法更能有效地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运动员在比赛中速度的实际变化如何?在耐力跑过程中是否重视了速度问题?教练员们却各有己见。本文以自己在学习和训练实践中的一些训练体会,对青少年中长跑速度训练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与同行共同探索。  相似文献   

5.
对参加国际24小时超长跑比赛的11名运动员进行了安静状态、运动中和运动后的心电监测,发现24小时超长跑运动员的安静心率均值低于60次/分,P-R间期均值比一般运动员稍高,而QRS波群和Q-T间期均在正常范围内,心电轴也全部正常。另外,24小时超长跑运动员的心电图异常出现率较高,但大多属功能性,且长时间的运动没有对其造成明显不良影响。运动员赛后QRS波群时间显著高于安静状态,表明超长跑运动对心宝功能可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参加1990年北京国际铁人三项锦标赛的10名中国男运动员赛前及赛后的血糖、血液尿素氮及尿蛋白的含量进行了定量或定性测试。结果发现:中国男运动员赛后血糖大幅度降低,有低血糖症发生;血液尿素氮的变化情况同马拉松、自行车等耐力性项目相似。这是我国科研人员第一次对铁人三项运动进行的一些生化指标的测试和评定,其基本反映了中国男子运动员对铁人三项比赛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适应程度以及代谢特点。  相似文献   

7.
罗萨的训练思路和训练理念在肯尼亚的马拉松训练中获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九天一个训练小循环的周期安排,重点抓好马拉松运动员的关键环节,通过四个负荷强度区域的合理分布,促使马拉松运动员发展专项耐力、专项速度、专项力量水平,使运动员马拉松的专项竞技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这种训练理念和训练方法及训练思路对促进我国马拉松项目的发展,尽快提高我国马拉松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具有学习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模拟高住低训对女子长跑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高原训练方法之一的低氧屋有其独特的运动训练功能。通过观察用低氧屋间歇性常压低氧居住对女子长跑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长期间歇性低氧居住可以使女子长跑运动员的耐力提高获得像高原训练的效果,从一定程度来讲是低氧居住刺激RBC、Hob产生,血液携氧能力增加,最大摄氧量提高所致。  相似文献   

9.
根据文献材料和我们(作者与切尔里柯夫斯卡娅、叶列明柯等)对运动员所作的观察证明,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血液中的碱储备一般都是增高的.而且,血液碱储备的增加是参加耐力训练的马拉松、长距离滑雪和长距离竞走等项运动员的特点.由于安静时肺泡气中CO_2含量的变化与血液碱储备的变化是相应的,所以通过测定肺泡气中CO_2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判定在长时间的紧张活动时耐力是增加了或是减低了.我们测定了运动员于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肺泡  相似文献   

10.
长跑运动是田径运动中的一类项目,在各级各类的田径比赛中,长跑都是必备的项目.而对于大众健身,长跑运动又是最受欢迎和最有效的运动锻炼方式,健身的跑步机就是为长跑运动爱好者准备的.正是因为长跑运动有这样的群众基础,所以商家开始在长跑运动上动脑筋,努力开发其商业价值,近年来流行的城市马拉松比赛无疑是长跑运动商业化开发的成功案例.在城市道路上举行的各种类型的长跑比赛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宣传,加之大众的参与和城市知名度的扶持,使得诸如城市马拉松比赛等长跑运动的健康价值和商业价值越来越受到商家乃至政府的青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常规训练中非力竭耐力运动前后少年运动员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方法:测定19名少年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在常规训练中一次非全力10 km跑前、运动后2 h、运动后4 h以及运动后24 h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亚基(cTnT)、I亚基(cTnI)、CK-MB活性及CK-MB质量水平。结果:10 km跑可显著提高被试者血清cTnT、cTnI及CK-MB质量水平。运动后4 h内血清cTnT和cTnI可超过临床心肌损伤(60%以上被试者)甚至心肌梗死(10.5%~42.1%被试者)界值,而运动后24 h,血清cTnT及cTnI恢复至正常水平。另外,运动前后各观察点都有相当比例的被试者(15.8%~84.2%)CK-MB活性及质量超过心肌损伤界值。结论:非力竭性耐力运动可能引起少年运动员可逆性心肌微损伤,但其确切机制、临床意义及远期后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高原训练逐渐成为提高耐力项目运动能方的主要训练手段之一。国内外许多实践及理论研究均证明平原耐力性项目运动员通过适宜的高原训练后,可以明显提高运动员的VO2max,ATV,Hb等。但在对世居高原耐力性运动员的高原训练的成功经验却较少,尤其对在高原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指标系统观察鲜有报道。本文则主要对10名世居高原(海拔2260m)中长跑运动员进行2260—2630m交替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测试。测试是以跟随训练追踪测试生理机能,系统现察世居高原人在高原训练期间的生理机能变化规律,以便为其高原训练的计划制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用气质类型调查表对南京炮兵学院96年度运动会5000米项目运动员,河南师范大学96年元旦越野跑的前30名运动员(男30人,女30人),河南省体工队中长跑运动员的调查,探讨气质类型与耐力素质的关系,通过调查分析,耐力运动员的气质多为多血质,气质可作为耐力项目运动员选材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4.
动态观察电针对长时间进行运动训练的中长跑运动员(青少年)半程马拉松比赛后机能恢复的影响.选取上海体育学院附属竞技学校18-22岁中长跑运动员6名,采用生化检测及放射免疫法,测试其在不训练、两次半程马拉松赛后4h、28h,外周血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血睾酮T、皮质醇C的变化,两次比赛间隔正好1个月,其中一次赛后给予针灸.结果:两次半程马拉松比赛后4h血清BUN、CK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T值下降,提示机体的运动能力有所下降,产生了运动性疲劳,电针可帮助其指标恢复,以T/C比值反应更加敏感.结论:电针可对其赛后机能的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中长跑运动员速度训练方法与手段,采用综合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中长跑运动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决定中长跑专项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有速度、速度耐力和力量水平,而速度耐力的基础是速度素质,速度储备直接决定着速度耐力。只有具备很高的速度储备,才能更好地发挥运动成绩。树立"以速度为核心"的训练思想,是未来中长跑训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优秀马拉松运动员高原训练期间身体机能监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景丽  刘东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8):1061-1062,1068
高原训练已被普遍认为是提高运动员有氧耐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受到中长跑教练员的认可.全程跟踪了马拉松运动员为备战国际马拉松比赛在赛前上云南进行高原训练的完整过程,通过运动员在高原上训练量及训练强度的安排,结合对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期间CK、血红蛋白和血睾酮等生化指标的变化,试图找出马拉松运动员高原训练期间运动量及运动强度与人体机能指标之间的规律,目的在于在高原训练期间为教练员提供科学依据,更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取得高原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运动员心肌耗氧指数(RPQ)及心功指数在性别、项目间有明显差异。男子高于女子;龙舟、潜泳、游泳等项目的运动员RPQ指数及心功指数均较高,力量速度性项目如柔道、拳击、跳投类和足球运动员的RPQ指数较高而心功指数较低;速度耐力性项目如中长跑、篮球等的RPQ指数较低而心功指数较高。RPQ指数及心功指数的变化也与训练水平有关。RPQ指数和心功指数是反映心脏能量消耗及心脏做功的简易指标,对体育训练及运动员选材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关于马拉松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益还是有潜在危害存在学术争议,以此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研究发现,马拉松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适应方面主要体现在心肌适应性和运动员心脏;心肌损伤、冠状动脉异常、潜在的致心律作用、复杂心室异位和心源性猝死等是增加心血管系统风险性的主要诱因;规避和预防心血管系统风险性的主要措施包括:常规医学检查、心电图诊断、运动心电图检查和遵守当前欧洲心脏病协会推荐的体力活动和公共卫生指南.目前,尚无研究表明马拉松运动是一项诱发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高风险运动.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项运动成绩的好坏,多半取决于训练法和运动量能不能保证身体全面训练.我国中跑成绩不高的原因之一,就是每周的训练次数不够多,因而大大地影响了运动员的工作量.大家知道,外国某些优秀中跑运动员每天训练两次.我国许多优秀的短跑、中跑、长跑、马拉松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测试法等研究方法对少儿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身体训练指标进行了分析,对少儿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基本技术起主要作用的四类因素依次为:力量灵敏因子;速度因子;柔韧因子;耐力因子.在训练中应把握好身体素质与专项运动能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