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采用《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2008)测定水泥中氧化镁时,酸性铬蓝K-酚绿B混合指示剂(K-B混合指示剂)是影响测定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通过大量实验比较,发现当K-B混合指示剂的比例为1:1.2,加入量为0.1 g时,滴定终点明显。  相似文献   

2.
设任意实数a_i,b_i(i=1,2,……,n),有(a_1b_1+a_2b_2+……a_nb_n)~2≤((a_1)~2+(a_2)~2+……+(a_n)~2)(b_1~2+b_2~2+……+b_(?)~2)即(sum from i=1(a_ib_i))~2≤sum from i=1(a_i)~2·sum from i=1(b_i~2),并且当且仅当a_i/b_i=k;即a_i与b_i(i=1,2,……,n)成比例时取等号.这个不等式叫做柯西不等式.其证明方法在此省略,主要说明其应用方法.柯西不等式是一个重要的数学不等式,在中学教材中未提及,但在教学过程中若能适时地引入,可以大大简化解题过程,拓宽视野,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特举几例说明如下:例1 求证ac+bd≤(a~2+b~2)~(1/2)·(c~2+d~2)~(1/2)在中学阶段一般采用比较法或分析法,当ac+bd≤0时不等式显见成立.当ac+bd>0时用分析法.欲证ac+bd≤(a~2+b~2)~(1/2)·(c~2+d~2)~(1/2),只须证(ac+bd)~2≤(a~2+b~2)(c~2+d~2)即 2abcd≤a~2d~2+b~2c~2即(ad—bc)~2≥0显见最后一个不等式成立.所以ac+bd≤(a~2+b~2)~(1/2)·(c~2+d~2)~(1/2)。其实由柯西不等式有:  相似文献   

3.
化学反应的种类很多,体系也十分繁杂。但一切化学反应共有的特征是:反应的△G<0。只要拿一张单质,化合物的△H°_f、△G°_f、△S~(?)表,就能理解许多反应为什么会发生,从而记住它们。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还可以通过K_a、K_b、K_(sp)、β等值计算其平衡常数,判断反应能否发生,及是否完全。基本上是K>10~6-10~7的反应就比较完全,K<10~(-6)-10~(-7)的反应就难于进行,10~(-6)相似文献   

4.
反应进度是描述化学反应体系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物理化学中应用广泛,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一概念是处理有关问题的基础.一些教材在应用这一概念时或表述不当,或含糊不清,造成概念混淆.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现就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1 关于反应进度国标GB3102·8规定,对于化学反应反应进度定义为:式中B为参加反应的任意物质,nB、n_B(0)分别表示反应进度为和0时物质B的物质的量,v_B为反应(1)中B物质的计量系数,对反应物取负值,产物改正值.由于n_B(O)为常数,因此(2)式又可写成dn_B=v_Bd.可见,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物理量,它的大小只代表了反应进行的程度及反应物质数量的变化.由于v_B为B的计量系数,所以的大小与反应物质的选取无关,我们可以任意选取某一反应物或生成物来表示某一时刻反应进行的程度.例如反应5C_2O_4~2-(aq)+2MnO_4~-(aq)+16H~+(aq)=10CO_2(g)+2M_n~(2+)(aq)+8H_2O(1)(3)当C_2O_4~(2-)反应掉1mol时,由反应式知:MnO_4~-和H~+的消耗量分别为0.4mol和3.2mol;CO_2、Mn~(2+)、H_2O的生成量分别为2mol、0.4mol和1.6mol,则(-0.4mol)/(-2)=(-3.2mol)/(-16)=(2mol)/(10)=(0.4mol)/(2)=0.2mol.  相似文献   

5.
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是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的重要手段.它渗透在学习新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时机,选择适当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领悟井学会运用这一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例1:证明恒等式tg67°30′=2~(1/2)+1(教材内容)证明:由题意,根据三角函数,我们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延长CA到D,使AD=AB=2~(1/2)a.(如右图),作AE⊥BD于E则∠DAE=67°31′容易知道,R_t△DEA∽R_t△DCB(?)tg67°31′=DE/AE=DC/BC=(2~(1/2)a+a)/a=2~(1/2)+1例2:问当x如何值时,函数y=(x~2+4+(x~2-6x+25)~(1/2))~(1/2)有最小值?求出最小值.分析:这类问题是学生解题中的难点,可联想两点间距离公式求解.解:原函数即为:y=(x~2+2~2)~(1/2)+((x-3)~2+4~2))~(1/2),可看作x轴上任一点P (x,0)到两点A(0,2)和B(3,4)的距离和.构图如右图,故y=|PA|+  相似文献   

6.
广泛联想,不拘泥于常规、常法,善于开拓、变异;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是从多道寻求解答的一种思维方式.例:设x·y∈R,求证:2~(3x~2+3y~2-48x-18y+219)+2~(3x~2+3y~2-12x+30y+87)>9/2~(1/3)本题条件单一,结论复杂.如果应用证明不等式的一般方法难以奏效.审察题目的表现形式,看不出有何特点.因此,将题目的结论进行等价变形.不等式的两边同除以2~(1/3),得2~(x~2+1y~2-16x-6y+73)+2~(x~2+y~2-4x+10y+29)>9配方:2~(x-8)~2+(y-3)~2)+2~(x-2)~2+(y+5)~2)>9这时题目的特点出现了,联系中学所学知识,可以发生一系列的联想,得到一些通常不容易想到的简捷证法.联想一 因为复数z=a+bi的模|z|=2~(a~2+b~2)不等式左边与此类似.所以可以联想复数模的几何意义,用复数不等式来证本题.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在自己的中学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实践了上海青浦县“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法,特别是以情感意志、系统结构、自主活动、反馈调整原理为理论依据指导我的教学后,获得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我的做法和体会如下.一、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将教材内容编成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在教二次根式的定义时,首先提问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接着问:“a(a≥0)的算术平方根是什么?”学生答:“a~(1/2)(a≥0)”.我马上指出:“现在我们把形如“a~(1/2)(a≥0)这样的式子叫作二次根式.”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怎么一个“数”又成了“式”?问题的出现,学生有了兴趣,促使他们对旧知识纳入新的系统结构的认识.之后,我又提出问题:“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二次根式:3~(1/2);x~(1/2);(a~2+1)~(1/2),(x~2+y~2)~(1/2),((x-1)~2~(1/2);(x~2-1)~(1/2);(a~2)~(1/2)+(b~2)~(1/2);”学生给出正确的判断后,又问:“上例有些式子为什么不是二次根式?你能否改变一下它们的形式,使它们都成为二次根式?”这时学生的兴趣大增,给出了很多很好的解答.这样给出问题、提高兴趣、解决问题的同时也确定了一个概念的界限,掌握了概念的本质属性.我在教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及其性质时,复习  相似文献   

8.
氢-氯混合气体光照爆炸实验是现行高一教材中一个难度较大的实验,又是学习氯气性质的难点。根据多年的实践,我们认为本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以下三点:1.氢气和氯气的纯度。混合气体中混入少量其名气体(如氧气等),都会影响该反应的速度,甚至不能引爆。2.氢氯体积比。氢气在氯气中的爆炸极限是9.8-52.8%,为了保证氢气在该爆炸极限里引爆,混合气体的体积比选择V(H_2)∶V(Cl_2)=1∶3为佳。3.光照的能量。点燃镁条进行光照,氯的离解能为2.479eV,镁条点燃所产生的强光(含有285.2nm短波长的光线)可以使氯离解而引爆。根据以上三个实验条件,对实验作…  相似文献   

9.
主要研究整群环Z[C_4×C_4]的K理论.证明整群环Z[C_4×C_4]的相对SK_1群为秩是3的初等阿贝尔群.也证明了K_2(Z[C_4×C_4])的4秩至少是1,K_2(Z[C_4×C_4])的2秩至少是10.  相似文献   

10.
用Rothwad的晶界复合损失模型对CdS/CuInSe_2多晶异质结太阳电池的光电流和转换效率进行计算,结果发现掺杂浓度N_A有一个最佳值(—10~(15)cm~(-3),在这个值附近,当晶粒半径R=1μm时,电池的短路电流达33.6mA/cm~2,转换效率达14.2%。在相同条件下,我们的计算结果和Wanger等人的实验结果近似一致。  相似文献   

11.
古典概型是概率论中基本的内容之一,它研究的是等可能随机事件的概率.求古典概型的概率时,关键是确定样本空间所含样本点的总数及所求事件包含样本点的个数.因为有些样本空间可用不同的样本点来描述,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就会出现不同的解法.因此,在教学中,应启发学生从多种角度出发,寻找最简、最好的方法求解,这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下面给出一些从多种解法中寻求最简方法解题的例子.1.利用对称性选取适当的样本空间例1,任掷两颗骰子一次,求出现的点数之和为奇数的概率P(A).解法一:若用二维数组表示样本点,其中i,j表示两骰子出现的点数,则样本空间Ω={(i,j),i,j=1,2,3,…,6}样本空间总数n=6×6=36,A事件包含的样本点个数r=C_2~1P_3~1P_3~1=18.故P(A)=r/n=18/36=1/2.  相似文献   

12.
高中化学课本(甲种本)第三册115页中指出:“苯酚的酸性极弱(电离常数K=1.28×10~(-10)),在水溶液中只能电离出少量H~+,甚至不能使指示剂变色”。但实验证明,苯酚水溶液能使变色点在pH=7左右的一般酸碱指示剂(如蓝色石蕊试液)发生明显的酸性变色反应,即蓝色石蕊试液可以变红。 〔实验〕在一试管中加约0.5g苯酚、5ml水。振荡使其溶解,向试管中加1滴蓝色石蕊试液、呈微红(pH=5)。实验证明苯酚具有使石蕊试液呈微红的弱酸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络合物发现:络离子的形成会使高氧化态中心离子或低氧化态中心离子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例如:P_b~(4+)不稳定,P_bO_2与浓盐酸反应后不生成P_bCl_4,而是生成P_bCl_2和Cl_2。然而[Pb(NH_4)_2]CI_0较稳定。此络合物中含有P_b~(4+)。另外,除C_0F_3外,一般不存在其它C_0~(3+)的简单盐,但[C_0(NH_3)_0]~(3+)则非常稳定。CU~(2+)的碘化物CUI_2不存在(生成后立即分解为CUI和I_2),但[Cu(NH_3)_4]I_2就较稳定,通常情况下,CU~+的简单盐不能  相似文献   

14.
设a_1, a_2,…,a_n为n个正数,令A_n=(a_1+a_2+…a_n)/n,分别称A_n和G_n为这n个正数的算术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算述——几何平均值定理 对于任意自然数n,有A_n≥G_n等号成立当且仅当a_1=a_2=…=a_n.应用高等数学中的几个简单不等式可以很容易地证明算术——几何平均值定理.[证法1]利用e~x≥1+x当且仅当x=0时取等号,有当且仅当诸a_i/A_n-1=0(i=1,2,…,n)即a_1=a_2=…=a_n=A_n时等号成立.证毕.[证法2]应用不等式ln(1+x)≤x,x∈(-1,+∞),等号当且仅当x=0时成立,就有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测定地塞米松的单扫描二阶导数示波极谱法,在0.10 mol/L HAc-0.10 mol/LNaAc(pH4.7)的缓冲溶液中,地塞米松于-1.14 V处产生一极谱还原波,二阶导数峰电流与其浓度在4.8×10-7~6.0×10-6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n=8),检测限为1.0×10-7mol/L,应用该方法测定了注射液中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新式滴定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教具装置图(图1)1.滴定管2.小橡皮塞3.弯管4.导气管(医用输液管)5.开关(医用输液开关)6.气门7.橡皮活塞a8.橡皮吸气球9.橡皮活塞b图12特点和用途(1)特点①利用大气压强原理,控制滴定液的吸取及滴定,具有取液准确,滴定速度稳定的特点。②集原酸式及碱式滴定管于一体,既能滴定酸  相似文献   

17.
准确测定八爪金龙各部位岩白菜素含量后,以八爪金龙的根茎混合粉末为研究对象,采用碱法提取其中的岩白菜素,并采用重结晶原理得到较纯的岩白菜素粗晶,即:以pH值为11.5~13的碱溶液为提取剂,八爪金龙与提取剂的固液比(g:mL)为1∶10(分两次提取,第1次1∶7,第2次1∶3),室温搅拌2h,提取率可达98.6%。将提取液合并,浓缩至密度为1.15~1.20,用浓盐酸逐滴调液体pH至2~3,然后80℃左右水浴加热10min,再用冰水冷却10min,抽滤,得岩白菜素粗晶。粗晶用水洗至无色,烘干,岩白菜素盐还原为岩白菜素的还原率为63%(按析出的晶体中岩白菜素量计算),晶体中岩白菜素纯度为84%。  相似文献   

18.
在代数(必修本)下册封面上有一自然数平方和1~2+2~2…+n~2=1/6(n+1)(2n+1),该结论在P_(119),例1中用数学归纳法给以证明,P_(124)练习题中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2·3+3·4+…n(n+1)=(1/3)n(n+ 1)(n+2),P_(124)习题二十三又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3+2~3+3~3+…+n~3=(1/4)n~2(n+1)~2;1~2+3~2+5~2+…+(2n-1)~2=(1/3)n(4n~2-1),P_(132)复习参考六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3+2×3×4+3×4×5+…+n(n+1)(n+2)=(1/4)n(n+1)(n+2)(n+3),诸如此类的有关自然数数列求和都是给出了结论,然后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不少同学会提出它们作为书皮封面说明是很重要的,那么其结论是怎么来得呢?这是有关自然数数列求和一类公式性的结论,在高考中也曾出现过.例:89年理科第23题是否存在常数a、b、c使得等式:1×2~2+2×3~2+…+n(n+1)~2=(1/12)n(n+1)(an~2+bn+c),对于一切自然数都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以上所举自然数数列是一类相关习题,下面给出它们结论的证明.(1)1×2+2×3+3×4+n(n+1)=(1/3)n(n+1)(n+2)(2)1×2×3+2×3×4+…+n(n+1)(n+2)=(1/4)n(n+1)(n+2)(n+3)证1:设S=1×2×3+2×3×4+…+n(n+1)(n+2)利用课本错位减法S=1×2×3+2×3×4+3×4×5+…+n(n+1)(n+2)-S=-〔1×2×3+2×3×4+…(n-1)n(n+1)+n (n+1)(n+2)〕0=3×1×2  相似文献   

19.
本单元实验较多,操作比较简单。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尽量创造条件,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方法。这样既便于学生的观察,又可以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1演示实验分析与教法建议[实验10-1]酸、碱指示剂实验分析在初中,我们只要求学生掌握石蕊和酚酞两种指示剂。①石蕊的配制方法———将1g石蕊溶于50mL水中,静置一昼夜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30mL95%的乙醇,再加水稀释至100mL。②酚酞的配制方法———将1g酚酞溶于1000mL 90%的乙醇中。[实验10-2]硫酸和盐酸的物理性质实验分析观察硫酸和盐酸的物理性质时,最好用原装满瓶的硫…  相似文献   

20.
求函数表达式在初等数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中学教材中介绍的求函数表达式的几种方法不能完全解决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碰到的一些求函数表达式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教学的兴趣和解题能力,本文总结介绍几种求函数表达式的方法,供数学爱好者参考.1.定义法即根据函数概念及其运算法则求函数表达式的方法.例1 设f(n)=2n+1,g(n)=3 当n=1时 f〔 g(n-1) 〕当n≥2时(其中n∈N,求函数g(n)的表达式.解:∵当n≥2时.g(n)=f〔g(n--1)〕=2〔g(n-1)+1〕+1∴g(n)+1=2〔g(n-1)十1〕∴(g(n)+1)/(g(n-1)+1)=2令g(n)+1=h(n)(n∈N)则g(n-1)+1=h(n+1),(n≥2且n∈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