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张洁作品的审美风格经历了从审美到审丑再到寻找精神归宿的变化,相应地,她的作品的语言风格也经历了从早期的温柔典雅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荒诞嘲讽再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冷峻平静的变化.她的作品语言风格的不同是由审美风格的变化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李婷 《职大学报》2009,(1):40-42,83
王安忆是当代文坛上一位独特的作家.其作品的丰厚,风格的多变,题材的广泛,无不给人以惊艳的感觉.在当代女性作家中,她又以大量的全新的作品卓然独立.本文拟从王安忆语言的角度,分析其各阶段语言的风格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3.
徐小斌笔下的女性世界,承继了张爱玲对恶母的书写。在她笔下,玄溟、若木、吴苗等一系列恶母比曹七巧的垄断专横有过之而无不及。基于对徐小斌作品的文本细读,从恶母这一形象着手,按照子母、夫妻、婆媳这三种关系将恶母分为敌对之母、伪善之母两种类型;然后从男性主体的缺席、母女认同感的缺失来论述恶母性格形成的原因;最后基于恶母对母性神话的解构、母性的自审两方面来论述徐小斌塑造的恶母形象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玲 《职大学报》2008,(2):38-41
董秀英的小说被称为是佤族作家文学敲响的第一声木鼓,她以中篇小说<马桑部落的三代女人>和长篇小说<摄魂之地>等作品奠定了在佤族文学,乃至中国当代文学的独特地位.她的语言以和正规汉语表达迥异的方式呈现出全新的视角和语感,形成个人独特的风格.她的文学文本因此而成为独具特色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元散曲是元代重要的文学体裁,其以俗为尚、俗中见雅的风格倾向非常具有时代特点.而其中很多作品都有诙谐的成分,使作品呈现出一种充满谐趣的风貌.这种谐趣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都体现了元代人对待生命、生活以及社会的丰富思考及由此孕育的独特生命智慧,达到了雅俗兼陈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6.
语言风格是由言语作品表现出来的作家运用语言成熟了的标志。作家的创作一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后,必然具有如下特征,即:一方面具有独特的语言表现特征,有多少个“家”,就有多少种风格,其异如面;另一方面,由于现实生活的要求和写作题材的选择以及作家对语言技巧不断探求、升华,一位语言大师又会兼有几副笔墨,从而形成风格的“别体”,这恰是文学艺术不断发展、不断深化了的标志,我们更应珍爱和鼓励,使之阔步发展,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每一位作家的作品都体现着自己的风格特色。陕西作家的作品,语言特色尤为突出,其中又以陈忠实的《白鹿原》为代表。陈忠实在《白鹿原》中,使用了原味十足的本土词汇,具有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使语言、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特色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8.
《麦琪的礼物》艺术手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琪的礼物>通过资本主义社会中一个偶然的事件反映出必然的结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运用了巧合和细节,使不复杂的情节充满变化,引人入胜;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生动地表现出了作品所有蕴含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9.
郭焱 《职大学报》2011,(6):54-58
徐小斌所筑造的小说世界,散发着一种让人难以抗拒的恶之花的魅力;她所倾力描绘的那些富有恶魔性的人物形象,闪耀着迷人的光辉让人念念不忘。本文主要借鉴陈思和教授关于"恶魔性"的论述,在广泛阅读徐小斌的文本和深入思考其内在的联系后,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切入来分析其小说世界中的恶魔性,探讨徐小斌提出了一个怎样的问题("恶有一种魅力"),她在人的价值意义上的徘徊(人是应该像"工蚁"还是像一个"人"那样活着)以及她所提供的解决方式("女人像希腊神话中的两头蛇一样,可以向任一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0.
驰名于五四时期的石评梅,在当时的中国文坛有"北京著名女诗人"之誉.但是这位才华横溢的女诗人却仅仅走过人生的26个春秋,就如"一朵色香俱足的蓓蕾,不及开放"过早地"萎谢于萧瑟的秋风里了."在这短暂一生中,她留下了散文、诗歌、小说、戏剧、游记、书信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在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孤苦悲情和死亡的气息.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尤其是十七届四中全会党中央提出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大任务以来,我国学术理论界掀起了一场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研究浪潮。广大学者们对于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关系,三者的地位的表述各不相同,总结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包含关系说和并列关系说两大类型,这两种对于马克思主义"三化"关系的不同观点归根到底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含义的理解角度不同所引起的。其实,马克思主义"三化"不论是从理论上分析还是从历史来考察亦或从现实需要的角度来审视都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2.
教育与教育研究是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特殊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研究就是教育对人的生命意义的体悟,是教育(研究)的应有意蕴。在当今教育研究范式变革的特殊历史时期,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新”出现的教育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历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长是幼儿园本位课程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人物 ,园长在领导本位课程发展时 ,必须考量并尊重幼儿园原有的文化脉络 ,透过有计划地进行各种活动或策略 ,有效地发展本位课程  相似文献   

14.
学生观的问题 ,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 ,教师有什么样的学生观 ,尤其是如何看待“差生” ,已经成为教师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但在当前我们的学校教育工作中 ,在学生观的问题上还存在许多错误的认识和错误的教育行为 ,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影响了师生关系。因此 ,我们应当更加人性化地乐观地看待学生 ,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全媒体背景下的大众传播媒介犹如一柄双刃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顺应着时代需求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冲击和破坏。传承几千年中华文明的中国武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面对新的传媒环境,武术传播是固守还是沦陷,一直存在争论,更是个难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并联电容器容值计算公式C=PwU2(tanΦ1-tanΦ2)的两种推导方法的讨论,证明了在交流电路中,交流量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是等效的,而在求解相关问题时,选用不同的表示方法,会对求解问题的复杂程度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研究新形势下,贫富差距呈加剧的趋势;公众面对贫富差距的心态;提出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就业和"三农"问题等有利于加强社会稳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全部的法典里,法律条款与规定中司法解释是必不可少的"。我国的刑法典是用文字作为其基本的载体,文字简练。而同样的文字往往具有不同的意思,因此我们需要对刑法加以阐明。刑法解释具有很多特征,比如广泛性、多层次性和解释方法的多样性等。以刑法解释功能为前提条件,中国的刑法解释包括了:立法、司法与学理几种解释;而所谓法官解释实际上是法官当进行办案的时候,使用法律条款与进行推理,把法律条款由抽象化调整成针对性的步骤。  相似文献   

19.
人为的报刊分等,身份歧视,约稿限制,地域歧视,研究局限,经济因素等原因,使得偏远地区地方高校教师发表论文困难。需要从改变学术评价,争取各级科研项目,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办好本校学报等多面进行改进,努力提高稿件的采用率。  相似文献   

20.
古往中外的许多艺术大师都是以其独特完美艺术作品而文明于世。实际上艺术家在创作这些作品的同时也造就了自己。创作是艺术家审视内心世界、探求与思索的过程。是艺术家心灵的写照、内心情感的剖白。创作促使我们将所要表现的内容题材与所需的形式法则加以艺术提炼和升华,使之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个性风格化的艺术作品。这个过程使我们自己不断得以熔炼,最终蜕变成一个成熟的艺术家,并不断完善着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