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于动力学视角对国内外力量训练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不同条件下复合式力量训练方法的使用原则。研究表明:最大力量训练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输出功率和运动表现,但其效果随力量水平增加而减少;力量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合理安排爆发力训练更能有效提升运动表现;复合式训练能使张力--速度曲线对应部分全面发展;复合式训练常应用于力量储备阶段、赛季前阶段或利用"PAP热身方案"提高运动表现;PAP"开窗期"的检测难度和个体差异较大,对训练条件要求也较高。结论:最大力量训练应贯穿力量训练计划始终且在力量水平较低时需重点进行;复合式训练能够在提高力量水平的同时,保证专项动作速度要求,其效率比传统力量训练更具优势,但操作难度较大,实践中需根据运动员个体差异、项目差异、备战阶段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
论竞技健美操运动的力量训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竞技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高频率、大幅度的完成以力量为核心的动力性和静力性力量动作.探讨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对提高健美操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根据<1997-2000年健美操竞赛规则>和运动训练实践,提出健美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要具有规范性、均衡性、多样性、全面性的特点.从力量素质的分类中,选择符合健美操运动员需要的力量训练内容,以分阶段训练的方法,进行针对性很强的训练.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3.
屈肘肌群等张离心与向心收缩不同组合方案训练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从宏观方面对等张力量训练的合理方案进行研究,设计了5种力量训练方案,特别是安排有不同比重的单纯大强度肌肉离心收缩训练。研究结果表明:快速离心混合练法效果最全面(包括肌肉体积变化、等张力量、爆发力等方面),比传统等张力量训练和单纯等张离心力量训练更合理;建议在体疗康复、运动训练,尤其是对抗性力量项目中加以推广应用;提出了关于肌肉离心与向心收缩力量比值问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射箭项目力量训练设计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理论分析法对射箭项目力量训练进行设计。结合射箭项目特点、射箭运动员机体的能量代谢特点与射箭技术的发力特点,研究得出:射箭项目力量训练内容主要是力量耐力与最大力量;创新了射箭力量训练的方法、手段;探讨了射箭力量训练阶段与负荷控制模式。以期为射箭教练员力量训练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核心力量训练的理性阐释——科学化训练新视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核心力量存在于所有运动项目中,所有的体育动作都是以中心肌群为核心的运动链,强有力的核心肌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然而,在竞技体育中,核心力量训练在角色定位、结构功能、作用机制及发展机制方面依然停留在定性、定量化的描述阶段,无有效的理论支撑,使核心力量训练处于粗放发展的态势之中。本文以不同的训练新视角,系统阐释了核心力量的科学化训练依据:1)通过系统论的视角,对核心力量训练的角色定位、结构功能作以阐释,指出:核心力量训练是力量训练的一部分;核心力量训练的结构决定了核心力量训练的特殊性。2)通过神经肌肉—系统观视角阐释了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机制("三亚系模型"作用机制、神经控制作用机制)及神经—肌肉系统观下的核心力量训练负荷和训练方式。3)通过专项化视角探讨了核心力量训练的发展机制:训练工作目标专项化;核心力量训练专项化(能量代谢专项化、动作力学特征专项化、神经—肌肉系统专项化)。  相似文献   

6.
部队攀登训练抓绳上常见误区有:一是力量训练单一,与项目要求不相符;二是训练强度过大,容易造成损伤;三是防护措施不当,影响训练积极性.抓绳上训练要点是:一是快速力量训练是重点,兼顾最大力量、力量耐力等训练;二是热身、放松不可少,训练防护有必要;三是巧用辅助器材,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7.
下肢力量是运动员在高速运动下完成技术动作的基础,是竞技体育当中获得优胜的核心因素之一。散打运动的项目特征,决定了下肢力量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否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因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实验法等方法,借鉴核心力量训练的训练方法,对散打运动员下肢反应力量的实践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证明: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散打运动员下肢反应力量有积极作用。因此,在训练中要将一般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结合起来;多参考项目运动规律及运动员损伤发生情况;关注躯干支柱准备、恢复和再生以及训练后的拉伸练习。  相似文献   

8.
采用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国家帆板队大周期体能训练计划进行研究,旨在为帆板教练员和运动员体能训练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国际帆板运动竞赛规则发生变化对运动员体能提出新的挑战;训练负荷应以帆板所需的专项负荷变化为依据,体能大周期训练计划的5个阶段性计划依次为适应性训练→增肌训练→功能性力量训练→水上专项力量耐力训练→体能状态调整训练;有氧是体能的基础,有氧练习需要定量化;帆板体能训练需结合水上专项技术特点,注重核心力量训练、有氧训练、小关节力量训练尤其是足部趾关节的力量;无氧训练每周不超过2次。  相似文献   

9.
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就摔跤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方法和手段进行了相关的训练学探讨。研究认为,在培养摔跤选手力量的方法上,主要有爆发力的练习方法、摔跤最大力量练习方法、摔跤肌肉耐力训练的练习方法和借力打力的练习方法四类;在训练手段上,主要提供了专门的力量训练手段结合器械的练习,主要包括两组摔跤运动员力量训练手段组合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拓宽专项力量训练途径,丰富和创新力量训练方法,通过振动力量训练组(II组)和传统力量训练组(I)对比实验研究来探索振动力量训练对跳远运动员下肢肌肉力量训练效果的影响规律,为进一步振动力量训练发展和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实验结果表明:振动力量训练法能在同等的负荷条件下,能更有效地发展运动员膝关节屈肌群的最大力量、快速力量、爆发力,其中伸肌表现不明显;振动力量训练也提高了运动员的膝关节肌群力量耐力水平,同时使膝关节屈伸肌群得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排球普修课中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多年自身实践的总结,提出了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模式”,即在课上抽出一定的时间专门进行教学法、教学能力培养的教学。教学实践的结果表明,“模式”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教学能力,又保证了学生基本技战术的掌握;“模式”教学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用时应占全课时的15%~20%。  相似文献   

12.
对我院1990级474名新生进行肝功能3项指标(GPT、TTT和澳抗)检查,结果是466人正常,占总体的98%以上.按参加运动训练的程度将466人分为非体育专业的普通大学生组、以业余训练为主的体育系组和以专业训练为主的运动员组.在3组检查结果比较中发现,GPT均值变化依次减少,TTT单位数逐渐减少,GPT与TTT变化呈显著相关.可以认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人体肝脏机能产生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大学生足球训练中体能与技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过30周、每周2个课时的训练,增加了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实验组较对照组大部分指标都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特别是在爆发力、运球绕杆射门和踢远等测试项目上,提高明显.并提出在足球训练中运用核心力量训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岔气是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一种常见的症状性疾患.表现为突然急剧的胸壁刺痛,呼吸、扩胸及上臂活动明显受限,严重的可出现语音减弱、面色苍白甚至出冷汗等现象.采用针刺同侧内关穴并配合深呼吸等活动,收到满意效果.126例患者中经一次治疗总有效率为99.2%.就诊时间越早效果越好.两日内就诊的总有效率为100%.方法简便易行奏效快,安全可靠,便于应用及推广.但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明确诊断后才能施以治疗.  相似文献   

15.
用特制的中药通过穴位导入伤部临床治疗385例,其中男177例,女208例,平均年龄33.59岁,脑力劳动者116例,其余为运动员(173例)和体力劳动者;新伤136例,病程平均5.96天,旧伤249例,病程平均8.27个月。以肌肉伤最多,占42.6%,其次为韧带伤。治疗次数为1~15次,新伤平均治疗3.73次,旧伤平均治疗4.98次。疗程1~80天,新伤平均4.32天,旧伤平均5.49天。治疗结果痊愈205例占53.25%,显效65例占16.88%,有效87例占22.6%,无效13例占3.38%,总有效率为96.62%,优良率占70.13%(痊愈和显效)。取得了疗效多、疗程短、治疗次数少的效果,是目前治疗运动创伤和一般软组织损伤较为理想的手段。要取得好的疗效,还与中药配方是否合理,药液的浓度、纯净度以及取穴是否准确有关。  相似文献   

16.
格斗是激烈的对抗性技术项目,在专项训练中发展爆发力对提高格斗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分析影响爆发力的主要因素着手,总结前人的经验和自身的训练体会,根据我军现有条件并结合格斗技术特点,为格斗训练中爆发力的训练提一些初步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本文测量了普通高校女生100 堂90 m in 体育课200 人次的运动负荷,显示了课中脉率变化曲线有 3 种情况, 其中最高脉率达 140~150 次/m in, 平均脉率在112~122 次/m in, 净增脉率在 32~43 次/m in, 此种运动负荷量对 965% 的女生可能是适宜的, 但对 35% 的女生可能偏大。体育课运动负荷是否适宜可从体育课的脉率变化曲线、运动负荷量等级、机体反应和课后脉率恢复时间等4 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8.
蒙古舞的教学中,气质的训练和把握是非常重要的,而要把握好气质的表现力度,肢体训练就是基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和进行力量训练的方法进行分析、讨论 ,认为对少年儿童进行科学合理的早期力量训练 ,不但对其健康无害 ,而且还可以使其运动器官达到良好的发育状态。  相似文献   

20.
摘要:弹跳力是排球运动员的重要专项素质,选择恰当的动作训练方法、合适的力量主题是提高弹跳力的重点。通过专家访谈法构建弹跳力诊断模型,通过测试法分析弹性贡献、摆臂贡献和助跑贡献等诊断指标,通过实验法验证相应力量主题的动作训练对弹跳力的提高效果。发现:1)排球运动员弹跳力功能诊断模型包括蹲跳、下蹲跳、摆臂下蹲跳和助跑起跳四个测试动作,弹性贡献、摆臂贡献、助跑贡献三个诊断指标,通过诊断标准可以有效评价个体弹跳力弱环节,通过相应力量主题的动作训练可以针对性地提高弹跳力。2)弹跳高的运动员也可能在诊断指标中存在弱环节,弹跳力与环节动作的速度力量、爆发力、反应力量以及摆臂幅度高度相关。3)提高弹跳力,弹性贡献大的运动员应进行最少8周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反应力量的动作训练;弹性贡献小的运动员进行最少4周速度力量/反应力量的动作训练。摆臂贡献小的运动员,改进摆臂幅度,同时加强摆臂动作的爆发力,可以提高摆臂贡献,进而提高弹跳力。助跑贡献小的运动员,进行助跑动作的速度力量和反应力量训练对弹跳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