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试析瑜伽呼吸对美体美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阐述瑜伽呼吸对美体美容及强身减肥的影响。使瑜伽教练和渴望美容美体的人们,在教学和养生保健中,进一步认识瑜伽呼吸的重要性,以此形成教学和修炼的切入点,使更多人对瑜伽呼吸的良性效应有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引起人们在教学与修炼中对瑜伽呼吸的高度重视,以此提高瑜伽教学和修炼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
试论瑜伽的呼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综合论述法对瑜伽练习中的几种呼吸方式进行阐述与分析,着重论述了不同的呼吸方式在瑜伽练习中的运用,在比较中国气功呼吸吐纳方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在瑜伽练习中常见的几种影响呼吸的因素,以及在习练时呼吸的控制特点.  相似文献   

3.
瑜伽是一种呼吸、冥想和形体运动的完美结合,它所赋予人们的美感,不仅是简单人体外型的自然体现,更是净化心灵、美化心灵的一种特殊的美学特征。通过对健美操专修学生的观察及典型的动作分析,以及大量的资料分析来研究瑜伽的美学特征。对人们了解瑜伽的美的特性及健身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12年广州市瑜伽开展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广州市开展瑜伽活动存在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逐一分析和讨论,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对瑜伽健身行业的健康发展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健身瑜伽对女性形体和柔韧性方面的锻炼效果,对62名中年女性进行分组实验,在训练前后对各组进行身体形态和柔韧性指标测试.研究结论:健身瑜伽对腰腹、大腿部的减脂降围有所改善,对形体改善的全面性效应没有健美操明显,但在柔韧性改善方面,健身瑜伽比健美操效果显。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护理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及护理岗位职业特点,阐述瑜伽运动在促进护理专业学生身心健康、改善形体礼仪、预防职业疾病、提高职业技能、培养合作意识等方面的作用,从而表明在护理专业进行瑜伽教学具有很高的开展价值。  相似文献   

7.
瑜伽对人体内脏器官有保健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强化器官功能等功效,这与我国传统中医脏腑理论有很多相似之处。从中医脏腑理论角度分析瑜伽运动对人体脏腑器官的影响,目的在于运用中医脏腑理论作为理论指导,综合不同瑜伽体位练习对机体机能的影响,为利用瑜伽进行身体锻炼、改善脏腑器官功能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摘要:当前我国瑜伽理论研究及实践中尚未走出概念的迷思,对核心概念缺乏科学理性的系统思考和必要的辨析。运用文献资料研究、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健身瑜伽”概念的缘起、界定等进行了多角度分析。结果表明,瑜伽概念的复杂化及其产生的异化现象是催生健身瑜伽概念的内在原因,大众健身的多元化需求及科学健身的理念是健身瑜伽概念产生的外在因素。“健身瑜伽”概念的明确是对其规范性管理的立足点,是防止瑜伽思想观念异化的根本方法,从根本上切断瑜伽异化的根源,应独立成为新的理论体系。建议今后加强对“健身瑜伽”这一概念的理论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加强健身瑜伽相关理论体系的研究,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9.
全析瑜伽演变历程——创建瑜伽教育的思想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瑜伽演变历史,揭示瑜伽连通"自我"与"超我",增进人健康的本质,为纠正当前瑜伽"重物轻人"的异化倾向,创立以瑜伽为手段,促进人"身、心、灵"和谐发展的瑜伽教育奠定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高校开设瑜伽课的实践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实验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山东农业大学瑜伽选修俱乐部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研究,对大学生在瑜伽训练前后的心理和生理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瑜伽训练能明显改善大学生形体特征,提高大学生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机能水平和身体柔韧性、平衡能力;对心理健康的调节具有促进作用。实验证明在高校开设瑜伽课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既有现实意义,又有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身心练习(太极拳、瑜伽)对非临床大学生焦虑、抑郁和压力的影响。方法:210名大学生随机分为瑜伽组、太极组、形体练习组和不运动对照组四组,进行12周每周一次、每次80min的练习,实验前后应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进行正念水平、应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进行焦虑、抑郁和压力的测量。结果:①瑜伽组、太极组练习前后正念水平显著提高(P<0.05),且练习后均与形体组、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②瑜伽组、太极组练习后焦虑、抑郁和压力均显著改善(P<0.05),且练习后各指标均与形体组有显著差异(P<0.05);③瑜伽组、太极组正念水平的提高与焦虑、抑郁和压力的改善没有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长期身心练习显著改善大学生的焦虑、抑郁和压力等负面情绪,并使其正念水平显著提高,但两者之间未检测到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高校中年女教师瑜伽运动锻炼效果进行研究。针对目前高校中年女教师健身运动的现状和生理特点,以河北师范大学中年女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一个学期的以瑜伽运动组合为练习内容的教学实验,对运动干预前后女教师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瑜伽运动对改善和提高中年女教师身体健康水平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客观分析了我国社会出现的瑜伽健身热及本科体育专业设置瑜伽课程适应社会体育发展需求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探讨了该课程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并对福建某高校体育科学学院开设的瑜伽选修课的教学实践效果进行了研究,籍此为本科体育专业瑜伽课程的构建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瑜伽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利用运动处方的科学理论,制定出符合高校体育专业男生的瑜伽运动处方,在课余时间对高校体育专业男生进行为期18周,每周5次的瑜伽练习,实验表明:高校体育专业男生进行瑜伽运动处方的练习能有效提高专项身体素质、增强身体机能,并能良好地控制心理,达到理想比赛心理的状态,从而大大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5.
瑜伽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对深圳大学瑜伽俱乐部的2003-2004级共268名学生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瑜伽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1)对身体素质尤其是柔韧性与力量素质的发展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与提高。(2)对神经与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效果显著。(3)学生心理自我调控能力增强,幸福感得到提升等。瑜伽练习符合学子身心发展的需求,是大学生健康机体和完善心理的身体艺术。  相似文献   

16.
通过随机抽样、实验干预、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10周的瑜伽和有氧舞蹈对于女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SPA)、体能素质、心理健康以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舞蹈锻炼可以显著地降低女大学生的SPA,降低体重、BMI、体脂肪率等指标,提高肌肉耐力,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幸福感指数。另外,瑜伽组和有氧舞蹈组对于改善SPA和身心健康的效果有显著差别,SPA对于女大学生的锻炼行为和运动情景的选择会产生影响。因此,瑜伽运动和有氧运动对于降低女大学生的社会性体格焦虑和改善其身心健康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以长春市健身俱乐部参与瑜伽练习的职业女性为研究对象,对职业女性参与瑜伽练习前后的身体形态、素质、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瑜伽练习使职业女性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都不同程度地向着良好积极的方向发展,对职业女性身体健康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30名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瑜伽体形组合练习内容进行一个学年的教学实验研究,探讨普通高校开设瑜伽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