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信息网络传播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爱群 《图书馆》2008,3(2):53-55
本文从一起与信息网络传播权有关的信息侵权案谈起,探讨应该如何认识信息网络传播权,分析其概念及性质认定。对即将出台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促进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信息网络传播权作为网络环境下维护著作权人利益的一项重要权利,对其进行限制也是著作权制度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其功能的重要途径。文章对如何平衡信息网络传播权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之间的利益,重构信息网络传播权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适用于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的基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模式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的类型,剖析图书馆的业务与网络传播的关系,将可适用于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按照不同的标准分别划分为两大类型:从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模式来看,可以分为适用于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以及以承载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功能的若干项著作权专有使用权例外所构成的、可适用于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从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的适用主体来看,可以分为适用主体为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以及适用主体为网络信息提供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的角度出发,概述了国际国内立法过程,分析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内涵和性质.通过对相关立法的解读,本文试图为著作权人与数字图书馆双方利益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从而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5.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社会信息化的产物,国内外法律法规就信息网络传播权概念与内涵、技术措施、权利管理电子信息、“避风港”制度等进行了规制,加强网络信息传播权保护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晏珊珊 《大观周刊》2012,(13):52-52
目前我国现行法中关于发行权的规定与信息网络传播权存在交叉与冲突,在未来立法中借鉴国外成熟立法,要么扩大发行权的含义完全涵盖信息网络传播权,要么限定发行权的客体,使其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相互独立。  相似文献   

7.
论文从百度文库事件入手,介绍信息网络传播权与公民阅读权的冲突,指出网络服务商参与下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与公民阅读权在商业、法律、技术等方面的协调措施.  相似文献   

8.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与图书馆合理利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知识产权制度所具有的私权与公权背离的特性出发,指出信息网络传播权必须受到限制,并指出这种限制应遵循公共利益优先、代际伦理和法定许可三大原则。认为公益性的数字图书馆是基于维护公共利益的网络传播行为因而具有正当性,而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过度保护,必然损害公共利益。根据利益平衡原则,提出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应该尊重数字图书馆的合理使用权利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惠强 《出版广角》2016,(3):40-41
近年来,随着数字出版产业的快速发展,出版者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也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出版者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产生的根源,在于利益各方对“内容资源”的争夺,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深入分析信息网络传播权缺失的原因及影响,并从主体、客体、内容、权限四个角度提出出版者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机制建立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信息网络传播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设定,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草案)》出发,探讨公共图书馆的“豁免权”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著作使用的付费方案,公共图书馆在消除信息鸿沟方面不能寄望于“豁免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洪武 《图书馆杂志》2005,24(8):7-9,71
本文指出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一种私有财产权利,数字图书馆也有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区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数字图书馆如何受到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制约,数字图书馆如何采取具体的版权管理应对措施,以达到知识共享扩张与保护私有财产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的颁布和实施缩小了图书馆合理使用的范围,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人和信息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平衡被打破。信息资源共享是网络时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认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我国现有的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法律体系仍存在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进而提出了我国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图书馆的影响和启示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简述《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实施有助于改善图书馆领域的利益平衡关系,指出其在拓展图书馆从事数字信息服务法律空间的同时,也给图书馆带来了某些不利影响,如没有使倾斜的利益天平完全得到矫正、图书馆远程在线信息服务的法定许可权利缺失等方面。提出应对信息网络传播权法律保护新环境的挑战,必须充分认识《条例》对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图书馆员和读者的知识产权素质,对照该《条例》规定建立健全著作权管理制度,认真开展图书馆藏的著作权评价工作,继续参与立法进程中公权和私权的博弈与制衡。  相似文献   

14.
关于图书馆争取信息网络传播权力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网络传播权力关乎图书馆的发展前途,是解决图书馆机制与知识产权制度间矛盾的突破口。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本质就是公共借阅权问题。图书馆争取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范式有:行为呼吁;寻求法律保护,如图书馆立法、归于合理使用等;协调知识传播与保护的关系等。通过协调关系,做到法定许可,是图书馆取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5.
信息网络传播权--数字图书馆应予以关注的权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分析了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涉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知识产权问题,提出应对措施,以防止和减少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信息网络侵权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基于网络传播的数字信息资源共享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受制于知识产权保护扩张、网络传播权限制、商业数据库的过度保护,因而造成共享范围局限于图书馆馆内和局域网。突破知识产权对于数字信息资源共享的限制就应转变观念,采取合法的方式来开发数字信息资源,实现网络传播,其中,商业数据库的区域代理模式是信息资源共享的创新途径和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7.
喻丽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1):55-58
在现有法律框架基础之下,从宏观、微观层面寻求突破,通过成立专门机构对信息分类管理与分级传播、建立知识共享许可机制以及参与国际图书馆信息共享体系等多种途径,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知识和信息传播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数字时代的图书馆与信息网络传播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数字时代图书馆通过网络为读者提供数字资源的重要意义,认为图书馆开展数字图书馆服务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与本国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保障密切相关。分析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对图书馆的影响,介绍图书馆界为立法所做的努力,并对法规出台前图书馆界如何应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指出著作权利益补偿是解决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与著作权保护之间矛盾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网络信息资源著作权利益补偿主体之间的关系,构建网络信息资源著作权利益补偿的运行机理与交易流程,重点围绕著作权人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利益补偿关系,建立著作权人与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益补偿的委托代理模型,并提出网络信息资源著作权利益补偿机制的实现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