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比较按摩配合针灸与单纯按摩或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运动员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人,治疗组采用按摩配合针灸疗法治疗,按摩组采用单纯按摩治疗,针灸组采用单纯针灸治疗,各组治疗均为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1疗程结束后暂停治疗2天,2个疗程后观察并比较3组之间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将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治疗组有效率高于按摩组及针灸组,按摩组与针灸组之间有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按摩配合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确切,优于单纯按摩或针灸治疗,且无不良反应,适合应用于运动员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并比较按摩配合针灸与单纯按摩或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 运动员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人,治疗组采用按摩配合针灸疗法治疗,按摩组采用单纯按摩治疗,针 灸组采用单纯针灸治疗,各组治疗均为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1疗程结束后暂停治疗2天,2个疗程后观 察并比较3组之间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将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治疗组有效率高于按摩组及针 灸组,按摩组与针灸组之间有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按摩配合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确切,优于单 纯按摩或针灸治疗,且无不良反应,适合应用于运动员治疗。  相似文献   

3.
笔者以郑氏手法为主,辅以中药针灸等其他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2例,收到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早期运动疗法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共58例,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29例,在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加针灸治疗的基础上。于入院一周内加入运动治疗;对照组29例,单纯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加针灸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运动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WMFT、FMA、Barthel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运动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ADL,提高肢体运动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前脑损伤是小儿期最主要的运动功能障碍性残疾病,且多伴有智力低下和语言功能障碍,以往治疗该疾病,多采用高压氧治疗、神经营养药物、细胞因子、中药及针灸等方法,但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近年来,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损伤的实验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为小儿脑损伤治疗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分析针灸机理研究的现状着手,整理出针灸电模拟的思路,阐述了微电脑控制电针灸模拟器的工作原理,报告了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7.
循经感传激发内关穴对运动后心脏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穴位针灸对心率、心功能和心脏本身的营养过程的调整作用,在人体试验与动物实验中,已经做了广泛的研究和观察,尤其是循经感传激发以促使"气至病所"提高针刺疗效,已广泛地被应用于临床治疗.我国传统的穴位针灸方法是否对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时生理应激过程起到积极的调整、改善和加速其恢复过程的作用,是非常值得研究与探讨的.  相似文献   

8.
中医针灸推拿对促进短道速滑优秀运动员体能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中医针灸推拿对促进吉林省优秀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运动后体能恢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推拿结合针灸对促进优秀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体能恢复具有明显的效果。结论:中医针灸推拿,通过良好的物理刺激,可对短道速滑运动员较快恢复体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针灸对长时间进行运动训练的中长跑运动员(青少年)半程马拉松比赛后Th1与Th2特征自发性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0(IL-10),白介素-4(IL-4)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体育学院附属竞技学校18~22岁中长跑运动员6名,测试其在不训练、两次半程马拉松赛后4 h、28 h,外周血白细胞IFN-γ,IL-10,IL-4基因表达的变化,两次赛程间隔1个月,后一次比赛后给予针灸.结果:(1)两次赛后4 h IFN-γmRNA表达比不训练时有显著下降(P<0.05),赛后28 h表达升高,经针灸干预的明显高于未经针灸干预的(P<0.05),针灸组基本恢复至不训练时水平.(2)IL-10两次赛后4 h mRNA表达比不训练时增高,赛后28 h,未经针灸干预的mRNA表达升高,经针灸干预的mRNA表达下降,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3)IL-4两次赛后4 h mRNA表达比不训练时有显著下降(P<0.05),赛后28 h表达均升高,基本恢复至不训练时水平,经针灸干预的较未经针灸干预的略有增高,但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项研究显示免疫系统在强烈运动或耐力跑例如马拉松比赛后可以出现短暂的压抑,针灸干预的效果以IFN-γ、IL-lO的mRNA表达反应明显,可使Thl/Th2免疫平衡向Th1方向漂移,表明针灸具有正向调节机体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角度,探讨针刺抗运动性疲劳的效应与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分为针灸组、空白组和运动疲劳组,针刺组取足三里、阳陵泉、内关和肾俞穴,每日一次,留针20min。待针刺组针灸治疗1 h后,运动疲劳组和针灸组大鼠均进行中等运动强度的水平跑台运动,连续14d后取材,在电镜下观察肌细胞线粒体形态、检测骨骼肌MDA含量和SOD活性、测试肌细胞线粒体钙离子含量和膜电位。结果:与运动疲劳组相比,针刺组骨骼肌线粒体形态更趋于正常,其MDA含量低、SOD活性高,且能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和钙离子含量。结论:针刺能有效的减轻运动性疲劳状态下骨骼肌线粒体的损伤,改善线粒体功能紊乱的情况,以解除活性氧自由基的毒性,提高运动机能。  相似文献   

11.
摘要:慢性腰肌劳损是武术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会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训练与比赛。本研究将20名患有慢性腰肌劳损的武术运动员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核心力量训练疗法与低频脉冲电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两组受试者的腰部疼痛明显缓解,腰部功能障碍基本消失,核心区肌力获得显著增强(P<0.05)。结论:1)核心力量训练法和低频脉冲电疗法均可缓解患有慢性腰肌劳损的武术运动员的腰部疼痛,增加腰部关节活动度,但在改善疼痛和活动度方面两种方法疗效没有明显差异; 2)核心力量训练法和低频脉冲电疗法均可增强患有慢性腰肌劳损的武术运动员核心区肌肉力量,但低频脉冲电疗法治疗后前屈和右侧屈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过程中常见的生理现象,是限制继续训练的因素之一,因此尽快消除疲劳成为运动训练中的重要问题。研究表明,针灸在消除运动性疲劳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在分析运动性疲劳中医学病因病机的基础上,总结了针灸在消除疲劳中的多方面作用,探讨了其中的医学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温针灸和穴位注射影响运动员血清CK,SOD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实验将20名男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和实验两组。实验组每日温针灸和穴位注射一次,连续五日;第五天进行5000米跑。分别测定运动前及运动后1小时、16小时、24小时血清CK、SOD活性。实验结果表明:1.对照组CK在运动后24小时内持续增高;SOD在运动后下降明显P<0.05。2.实验组CK恢复提前;SOD在运动后保持相对恒定,相应时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P<0.001)  相似文献   

14.
旨在验证斜刺华佗夹脊穴治疗运动训练性下腰痛的疗效,从而为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找到更合适的治疗办法。通过斜刺华佗夹脊穴、运动损伤药、运动疗法等方法,对参加2018年广东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专业组田径、皮划艇、武术、举重、足球和射击等项目在训练期间出现的80例运行训练性下腰痛运动员,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治疗对比观察。结果表明:斜刺华佗夹脊穴治疗前后坐位体前屈(SR)与疼痛视觉评分(VAS)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斜刺华佗夹脊穴可以提高腰髋部关节活动幅度同时获得较好镇痛效果,而其他方法无法获得相同的效果。另外,从疗效(CE)评定看出斜刺华佗夹脊穴组有效率及痊愈率均优于其他两种治疗方法。以上结果说明,斜刺华佗夹脊穴治疗运动训练性下腰痛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到运动员训练及比赛出现下腰痛的治疗中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对SD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肌肉再生的影响。方法:将采用打击装置造成后下肢腓肠肌钝挫伤的大鼠随机分为即刻组、针刺治疗组、自然愈合组。针刺治疗组采用阿是穴针刺疗法,自然愈合组不治疗。结果:针刺能促使炎症反应早期出现和及时消退,从而加速坏死组织的清除,并更好地激活肌肉再生过程。大鼠骨骼肌挫伤后,针刺能促进肌卫星细胞的增殖并促使活跃期提前出现,促进肌肉再生。结论:针刺能促进大鼠急性骨骼肌钝挫伤后肌肉再生,加速组织愈合的进程并提高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6.
针刺对正常骨骼肌及损伤肌细胞内离子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与针刺离体肌模型,研究针刺对正常肌及损伤肌细胞内Ca、Na、Mg 等离子的即刻影响,发现针后正常骨骼肌胞浆Ca 显著上升、Na 趋于下降,肌浆网Ca 含量不变。而至针后10min,损伤肌胞浆Ca 已降至正常,Na 增加3倍以上,肌浆网Ca 无明显变化。结果表明,针刺可提高正常肌膜对Ca~(2+)的通透性及损伤肌对Na~+的通透性。这种通透性的变化有可能是改变细胞膜Na-Ca 交换从而调节胞浆Ca~(2+)含量的重要机制。对针刺后即刻肌肉力量,超微结构也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艾灸足三里穴、肾俞穴对网球队员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24名队员按配对设计分为对照组和艾灸组。两组进行相同的体能训练,艾灸组接受艾灸足三里穴和肾俞穴处理。分别于实验前和实验8周后采用无氧功率自行车测试最大无氧能力值、功率/体重值、最大峰值功率等无氧能力指标;同时测定运动后3 min血乳酸(BLa)含量。结果:实验前两组无氧能力指标和BL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8周后,艾灸组最大无氧能力高于对照组,而BL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艾灸组实验后最大无氧能力和最大峰值功率也高于实验前,BLa含量也低于实验前(P<0.05);对照组实验后最大峰值功率也高于实验前(P<0.05)。结论:艾灸足三里、肾俞穴可提高网球队员无氧运动能力,降低运动员BLa含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金属针与非金属针针刺对长时间电刺激诱发的骨骼肌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影响。方法:取雄性蟾蜍半腱肌,分离出两束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束骨骼肌细胞数量在20个左右。采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长时间电刺激对骨骼肌细胞膜电位的作用。实验组在刺激结束后即刻给予不锈钢针或竹针斜刺。结果:长时间电刺激导致骨骼肌细胞的膜电位向去极化方向发展;不锈钢针和竹针针刺均具有促进长时间电刺激后骨骼肌细胞膜电位恢复的作用,二者作用无显著差异。结论:针刺对骨骼肌损伤的疗效与针的材质无关,只要取"阿是穴"斜刺,则可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一次力竭离心运动后大鼠腓肠肌HSP70表达的变化,及针刺对运动后不同恢复时间骨骼肌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安静对照组,单纯运动组和运动加针刺组。除对照组外,其他大鼠均进行一次力竭离心运动。单纯运动组运动后不做处理,运动加针刺组在运动后立即进行针刺,具体方法为从远端斜刺(进针角度为30°)穿过腓肠肌肌腹,并留针5 min。在运动后即刻、恢复12 h、24 h取大鼠腓肠肌进行分析。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检测HSP70蛋白的表达。结果:1)一次性力竭离心运动后即刻、12 h、24 h组腓肠肌HSP70蛋白表达水平均增高,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HSP70蛋白表达于运动后即刻增加最明显,随后逐渐下降。2)一次性力竭离心运动后对腓肠肌进行针刺,仅12 h组HSP70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一次性力竭离心运动后,相同时间的非针刺组与针刺组比较,针刺组在运动后即刻和24 hHSP70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非针刺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4)一次力竭离心运动后,非针刺组HSP70蛋白在细胞胞质内广泛表达,针刺后即刻HSP70蛋白主要在细胞膜和细胞核表达,随后逐渐分布到细胞质。结论:1)一次力竭离心运动后即刻即可诱导大鼠腓肠肌HSP70蛋白高表达,随恢复时间的延长HSP70蛋白表达下降。2)一次力竭离心运动后针刺骨骼肌,可抑制运动诱导的HSP70蛋白高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