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高校男生足球专项教学的分组实验研究,探讨双侧性迁移理论在足球基本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发现在足球基本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弱势脚向强势脚迁移的效果要好于强势脚向弱势脚迁移的效果,同时弱势脚掌握技术的好坏取决于弱势脚是否参与学习和练习,弱势脚参与练习的时间也影响着弱势脚掌握技术的效果并且影响迁移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在实验组的教学中采用专门的练习方法,提高被试正面双手传球技术中手指手腕的动作知觉,进而促进他们对该技术的掌握。被试为北体师91级专科男生的两个班。由一名教师任教,共上课9次,每次用于上手传球技术教学的时间为40min。实验组的教学中采用了“落点练习”、“方框练习”和“认知练习”。技术动作的测试结果表明以上练习对发展练习者的手指手腕的动作知觉,提高他们正面双手传球的力量控制、准确性和保持正确的手型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体育院系篮球专修学生罚球感知能力进行罚球技术的教学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通过罚球专门性训练在罚球准确性和优势手肌肉用力感和手动稳定性罚球感知能力指标上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的差异.说明罚球专门性训练手段在提高罚球准确性和加速专门化感知觉的形成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有针对性地对优势手肌肉用力感和手动稳定性所设计的练习方法可以避免罚球教学训练过程中的盲目性,从而有效地提高罚球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对空枪练习的目的、作用、时机、要求及如何加强空枪练习与实弹练习相结合等做了阐述。指出,只有加强空枪练习才能掌握实弹射击的动作要领和提高射击技术水平;才能为实际射击奠定良好的心理及技术基础;才能取得比赛的良好成绩。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手脑并用,用正确的程序性知识指导练习,以期达到提高排球技术教学效果之目的.为此,本文作了初步的探索.实验证明:认知训练运用于排球扣球技术教学中,是能够促进学生对动作的认识和掌握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大量图片和数据资料,对跑的专门练习中的后蹬跑练习作了详细分析,阐明它对改进和提高短跑技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非优势手练习对提高普通大学生铅球成绩的教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铅球教学中,运用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相互诱导理论,合理采用非优势手练习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铅球成绩与对照班相比有大幅度的提高;同时还对练习者心理因素的调节,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对大脑另一半球的开发,使大脑左右两半球均衡发展,对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开发学生智力有着明显的改善.因此,非优势手练习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在教学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提高游泳运动员水感的练习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专家、学者们已经提出了多种多样有利于提高水感的练习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把水感的各种练习方法归纳为技术练习法、阻力练习法和心理练习法三种并对其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运动员和教练员对水感的再认识,更好地发挥水感的作用,更有利于对优秀游泳运动员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排球传球技术细腻,用力较复杂,是排球技术教学课中的一个难点。本文根据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对传球教法进行了设计与研究,将传球教学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简化条件、限制性、诱导性等练习,降低练习难度;第二阶段注重增强本体感觉、控球能力的练习。通过教学实验,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此教法有利于突破传球手型与协调用力两个关键环节;有利于正确动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教学角度论述了篮球手功的练习方法,阐明了如何熟悉球性,提高球感,提高控制球与支配球的能力,提高手指、手腕关节的灵活性和对球的感应能力的手指手腕爆发用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公务员体质状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了解浙江省公务员体质状况,为全民健身提供科学指导,抽取浙江省公务员440人,进行体质测定.研究结果显示:浙江省公务员男性各年龄段和女性50~54岁年龄段的BMI评定均处于超重范围,应加强体重控制和身体成分的监测;20~24岁人群心肺耐力相对较差,应加强心肺耐力的锻炼;20~39岁女性前臂和手部肌肉力量较差,应加强上肢肌肉练习;女性的柔韧性和平衡性相对好于男性;男、女性公务员的灵敏性都相对较好;体质综合评价男性合格率为93.3%,女性合格率为97.9%.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了解体质弱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健美操对其心理品质的改善作用。研究方法:8所中学240名体质测试不合格的中学生,使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量工具,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试。随后进行为期90天的健美操运动,结束后再使用同一工具测量心理健康水平,观察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与分析:体质弱势中学生SCL-90总体得分和多数项目得分均显著高于中学生常模;健美操运动有改善体质弱势中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结论与建议:体质弱势和心理健康二者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相比体质健康,体质弱势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参加健美操类的团体项目能提高体质弱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传统陈式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健康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实践证明,习练传统陈式太极拳能够十分有效的促进人体健康。通过对传统陈式太极拳技理的分析,得出了习练传统陈式太极拳可以避免“上盛下虚”时代病,可以改善人体的某些生理机能;可以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通过总结分析,为现代人的健康提供一种切实有效的锻炼途径。  相似文献   

14.
拳击运动是一项较复杂的竞技体育项目,要求运动员反应机敏、动作协调、出拳迅速准确、并且具有超人的、全面的身体素质.在日常的拳击教学和训练中,通过手靶练习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和身体训练水平,所以手靶训练的各种方法和手段,一直倍受广大拳击教练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以改革开放30年我国体育锻炼与健康理论和方法为依据,以我国体育锻炼促进心理效益为切入点,梳理和分析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历程的主要特征:20世纪80年代我国体育锻炼促进心理效益还未成为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流,这与国际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导向、国家体育发展战略、人们生活水平及体育锻炼需求等影响有关;90年代体育锻炼促进心理效益的研究多为描述性,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近10年来我国体育锻炼促进心理效益的综合研究方法运用能力有所提升,在校大学生是研究对象的主体。然而,我国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研究理论及方法,还不能满足人们对体育促进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这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我国知识分子队伍健康状况不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由于我国学校教育存在的弊端,尤其是高等学校体育课程中的失误,致使这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未能建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体育意识淡薄,缺乏体育锻炼,造成体质严重下降,是重要的原因。要改善21世纪我国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迫切需要改变旧的教育观念,摆正学校体育的位置。体育课程的变革应确立以终身体育为目标,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运用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医生群体体育人口仅为18.4%,与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均数(31.4%)相差甚远.结论:主要原因是部分医生对体育锻炼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终生体育的意识淡薄,体育锻炼兴趣缺乏,医院对医生体育锻炼重视不够,场地、器材缺乏.建议:医院和医生对于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需要加强,真正做到"重视、参与、见效".  相似文献   

18.
摘要:弹跳力是排球运动员的重要专项素质,选择恰当的动作训练方法、合适的力量主题是提高弹跳力的重点。通过专家访谈法构建弹跳力诊断模型,通过测试法分析弹性贡献、摆臂贡献和助跑贡献等诊断指标,通过实验法验证相应力量主题的动作训练对弹跳力的提高效果。发现:1)排球运动员弹跳力功能诊断模型包括蹲跳、下蹲跳、摆臂下蹲跳和助跑起跳四个测试动作,弹性贡献、摆臂贡献、助跑贡献三个诊断指标,通过诊断标准可以有效评价个体弹跳力弱环节,通过相应力量主题的动作训练可以针对性地提高弹跳力。2)弹跳高的运动员也可能在诊断指标中存在弱环节,弹跳力与环节动作的速度力量、爆发力、反应力量以及摆臂幅度高度相关。3)提高弹跳力,弹性贡献大的运动员应进行最少8周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反应力量的动作训练;弹性贡献小的运动员进行最少4周速度力量/反应力量的动作训练。摆臂贡献小的运动员,改进摆臂幅度,同时加强摆臂动作的爆发力,可以提高摆臂贡献,进而提高弹跳力。助跑贡献小的运动员,进行助跑动作的速度力量和反应力量训练对弹跳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城镇"弱势群体"健康及健身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湖南省城镇弱势群体参加健身活动和身体健康现状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弱势群体的健康状况极差,健身意识不强、健身活动太少是其主要原因。提出了强化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关注,不能仅限于生活上的关心,经济上的资助还应关心他们的体质与健康,支持他们参与健身活动。  相似文献   

20.
研究采用整体自尊、主观锻炼体验以及身体自尊等问卷对124名长期进行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太极拳组)以及98人从未进行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普通组)进行测试对比.研究认为:(1)老年人长期有规律地参与太极拳运动能够对其产生长、短期效益,但更应该重视长期参与太极拳锻炼逐步带来的身心健康价值;(2)针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一周保持3次锻炼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阔值、每次负荷时间安排在30min~60min之间是一种更为有效的安排;(3)尽管群体性体育锻炼有助于个体参与运动的动机、认同感的提升,但是,本研究认为,与朋友一起进行太极拳锻炼是一种更优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