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长跑专项训练具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是比赛距离即专项训练内容;另一种观点是决定于运动员对不同类型训练负荷的身体反应的特性。 1 中长跑的能量来源大家都知道,跑的距离越长,越依赖有氧代谢能力。然而,对于长距离跑适应的另一因素则是遗传决定了运动员肌纤维的类型,肌纤维的不同比率决定了运动员获得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耐力素质的训练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根据持续负荷法发展而成的训练手段(一)长距离持续跑这种跑的主要特点是:运动员跑程超过比赛距离,而速度慢于比赛的速度,在本世纪二十一三十年代是赛跑运动员基本的唯一的训练方法,因此当时成绩较低,此种方法的显著效应是扩大心脏容积,教练员使用这种方法必须注意到运动负荷的二个组成部分:跑的速度和持续的时间,它们是成反比的——速度越快,跑的距离则应越短.匀速持续跑可分为三种类型.1.长距离慢跑——1-3小时的长时间  相似文献   

3.
人们可从两个方面考虑中长跑的训练特点:第一考虑比赛距离,从800米跑直到马拉松跑;第二考虑决定员运动身体对不同类型的训练负荷作出反应的个人特点。一、能量来源众所周知,跑距越长,有氧能量来源对成绩的贡献就越大。运动员对某一特定比赛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我国多年来长距离走、跑比赛中裁判记圈工作中的失误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对国内外大赛长距离走、跑裁判记圈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田径比赛长距离项目终点裁判 员的记圈工作是田径裁判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在全国性或者是国际性大赛中由于记圈员的失误,使运动员多走、跑或是少走、跑的事屡见不鲜。如1975年第三届全国运动会10000米比赛中,让运动员多跑一圈,造成运动员有名次而无正式成绩的大错误;1994年全国竞走锦标赛男子20000米竞走中有一名运动员多走一圈;在第六届远南残疾人运动会的男子3000米轮椅赛中又有一名运动员多跑一圈等等。从以上事例充分说明,径赛长距离项目的裁判工作中由于裁判员工作失误给运动员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是无法弥补的,甚至是永久性的遗憾。 随着我国田径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承办国际性田径大赛也将越  相似文献   

6.
在许多国家生理专家、医学专家、教练员、运动员的共同努力和大胆实践下,马拉松运动有损于女同志身心健康的种种观点和认识,终于如烟消云散。早在几年前,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就认为:“至今,没有任何科学研究的结果和医学证明,长距离跑对健康和经过训练的女运动员是有害的。并建议在全国性和国际性比赛中,女子可以参加与男子相同的各种距离跑的比赛”。漫长的42公里195公尺的马拉松运动,也越来越多地吸引着女子爱好者。  相似文献   

7.
运用AMISICO比赛分析系统,从球队整体、不同位置以及比赛时段等方面,对中国女足与对手在比赛中不同速度等级的跑动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女足整体高强度跑距离与韩国、澳大利亚具有显著性差异,与朝鲜、日本没有显著性差异;中国女足后卫高强度跑及冲刺跑距离与韩国、澳大利业具有显著性差异;中场高强度跑距离与韩国、日本具有显著性差异,冲刺跑距离与澳大利亚具有显著性差异;前锋高强度跑距离与日本具有显著性差异,冲刺跑距离与澳大利亚具有显著性差异;中国女足不同时段高强度跑距离呈现第1时段高于第2时段,第3时段高于第4时段的趋势,冲刺跑、高速跑次数低于韩、朝、日及澳大利亚,2次高速跑的间歇时间多于韩、澳及日本.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解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国家男子足球队与比赛对手相同位置运动员的跑动距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1)与比赛对手相同位置运动员相比,国家男子足球运动员在跑动总距离上均少于比赛对手。2)在各级跑速的跑动距离上,守门员中速跑的跑动能力显著优于比赛对手;边后卫高速跑的跑动能力显著优于比赛对手;中前卫慢跑以下的跑动能力明显多于比赛对手,而低速跑的跑动能力明显少于比赛对手。3)高强度的跑动能力,尤其是冲刺跑的跑动能力较差,是国家男子足球运动员与比赛对手体能水平的差距所在。  相似文献   

9.
中长跑的训练应考虑两个特点,一是比赛距离,二是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即身体对不同类型训练负荷的反应。 众所周知,跑的距离越长,来自有氧代谢的能量所起作用就越大。要使运动员有效地适应专项比赛距离,除训练外还取决于遗传因素。最重要的遗传因素是不同类型肌纤维的构成。各类肌纤维的比例决定一个运动员在运动时所必要的酶的活性和最大吸氧量能达到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马拉松作为一种长距离耐久跑项目,对运动员体能分配有一定的要求。而业余跑者因缺乏科学的训练和体能分配指导,导致他们在比赛中受到运动损伤的风险较高且完赛率较低。因此,文章通过对业余马拉松俱乐部成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业余全程马拉松跑者的体能训练现状以及他们在比赛过程中速度分配的特征和不同赛段的感受,从而分析他们在全程马拉松比赛中的体能分配方式并给出一定的训练建议。  相似文献   

11.
英语宝典     
中长跑一般特征所谓中跑,通常是指距离在800~3000米之间的跑道项目。而长跑则包括5000~10000米的跑道项目、越野跑、山地跑、公路跑直到马拉松跑(42.195公里)以及100公里或100公里以上的超长距离跑。  相似文献   

12.
1 前言 在古代奥运会上,一直是男子体育竞争的场所,女子始终被禁止涉及这一领域,追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是世俗的宗教约束。第1届现代奥运会上,列入女子赛跑项目最长距离为800m跑。赛后以女子体力不能适应较长距离跑为由,取消了该项比赛,1952年国际田联重新讨论,再次被否决,直到1960年女  相似文献   

13.
一、持续训练法持续跑训练是指低于比赛速度,长于比赛距离的一种跑法。持续跑是发展心脏体积和增加心脏容量的一种训练方法,其作用是可以有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改善循环系统的机能,而且还可以提高无氧能力。采用持续训练时,教练员必须掌握跑的速度和时间这两个要素,更应注意这样的关系,即:跑的速度越快,距离应越短。持续跑训练可以根据跑速和距离不同分为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中华武术》2007,(7):64-64
所谓中跑,通常是指距离在800~3000米之间的跑道项目。而长跑则包括5000~10000米的跑道项目、越野跑、山地跑、公路跑直到马拉松跑(42.195公里)以及100公里或100公里以上的超长距离跑。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积极推进,近10年来,包括马拉松比赛(半程及小马拉松等)在内的长距离跑在我国掀起热潮.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我国举办的马拉松赛事(全程及半程)近40个.除了赛事数量增加,参赛选手的数量也在增加.如2012年上海马拉松赛参赛选手人数首次超过3万人,比上年增加约19%;苏州2013年半程马拉松赛报名选手为1.8万人,比2012年增加约50%.在长距离跑比赛中,大多数参赛者是业余选手.近年来,在国内外马拉松比赛中,时常有业余选手受伤甚至猝死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正> 1.运动员和教练员先一起制定每一场比赛的目标,然后再考虑采用哪种策略最有可能实现目标。 2.要考虑到在第一跑道上离内沿0.3米处跑一圈的长度是400米,而在任何向外偏离位的置上跑都意味着过于“奢侈”,因为你所跑的距离要比比赛的距离长。优秀中长跑运动员,比赛时尽可能地跑里道,如果离开里道,那只是为了获取更有利的位置或者不让别人挡道。  相似文献   

17.
动运员跑的速度等于以下二个因素的乘积: 1、每一步所跑的距离一步长; 2、在一定时间内跑的步数一步频(可看作是步子的节奏或速率)。如果一个长距离跑运动员的步长为1.83米,每秒跑了3步,他的速度就是5.49米/秒。  相似文献   

18.
李永红 《中华武术》2013,(11):36-37
障碍跑是中长距离跑与跨越障碍相结合的田径运动项目。国际田联审定的田径规则中有,距离为3000米和2000米的两种障碍跑,成年和青年为3000米障碍跑,需越过28次障碍架和7次水池;少年为2000米障碍跑,需越过18次障碍架和5次水池。  相似文献   

19.
袁锐  纪逊 《游泳》2012,(6):58-59
在过去的训练理念中,特别是中距离和长距离项目,教练员对打腿的关注程度相对于划水会比较少,但是随着游泳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任何距离的运动员要想达到顶级并在比赛中折桂,打腿能力上不能存在短板。  相似文献   

20.
采取GPS全球定位系统和心率监测系统对14名大学足球专项学生在3场课堂教学比赛中的内、外部运动负荷进行量化,采用数据级数推断法对比其上、下半场比赛负荷的差异性。结果显示:(1)足球专项课堂教学比赛中,大学足球专项学生平均跑动距离为8 319 m,平均跑动速度为5.59 km/h,平均完成19次高速跑和7.6次冲刺跑。学生在上半场的跑动总距离,平均跑动速度,慢速跑、低速跑、中低速跑、中速跑、中高速跑和高速跑跑动距离、跑动时间与次数,高强度减速跑跑动距离和时间,低强度减速跑跑动距离、时间和次数,低强度加速跑跑动距离和次数,加速度负荷、反复高强度跑动次数都明显高于下半场(ES介于0.35~1.22,可能性>75%),上半场的步行移动时间(ES=0.94,可能性>99.5%)和反复高强度跑动的平均恢复时间(ES=1.60,可能性>99.9%)则明显低于下半场;(2)大学足球专项学生的课堂教学赛的比赛时的平均心率为165 次/分钟,约占最大心率的82.8%,大学足球专项学生在整场课堂教学比赛59.5%的时间中处于中高强度和高强度心率区间,学生在下半场处在中高强度心率区间的时间明显多于上半场(ES=0.5,可能性介于75%~95%),而上、下半场处在高强度心率区间的时间只存在微小无意义的差异(ES=0.15,可能性介于75%~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