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参与”理念是2015年伴随PLA家庭参与工作组的成立而正式提出的,该理念与美国公共图书馆的结合最初体现在其传统的“讲故事”活动与早期读写项目中。作为推动公共图书馆“家庭参与”理念的主体机构,PLA家庭参与工作组提出了“家庭参与”概念,推出“家庭参与”的全国性实践项目ECRR,制定了支持“家庭参与”的工具包,出版相关研究报告并制定了实现“家庭参与”的5R框架。美国公共图书馆在5R框架的指引下开展了丰富的实践探索,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在贯彻落实中央“双减”文件精神大背景下开拓新的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参考文献44。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90年代,美国公共图书馆开始介入早期阅读,其发展路径从“关注儿童”逐渐转变为“聚焦家庭”,这一转变在“图书馆里每个孩子都做好了阅读准备”(EveryChildrenReadytoRead@YourLibrary)与“图书馆里的家庭空间”(FamilyPlaceLibraries)两个全国最佳服务实践的推动下完成。发展路径的转变相应带来了公共图书馆低幼儿童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空间、服务氛围的变化。以家庭为中心的“家庭参与”理论为这次转变提供了理论支撑,“阅读从出生开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也是最好的老师”等核心理念为这次转变提供了理念指引。“聚焦家庭”的公共图书馆低幼儿童服务模式获得了图书馆员、家长与儿童三方的肯定,作为一种全国普及性的服务模板广泛地应用在公共图书馆低幼儿童服务实践中。  相似文献   

3.
唐欢  田丽 《图书馆学研究》2024,(1):118-128+117
公共图书馆提供家庭参与服务是为儿童成长和发展提供支持的重要举措。调查美国公共图书馆的家庭参与服务实践有利于吸取经验,为我国公共图书馆相关实践提供参考。文章对54家美国公共图书馆开展网站调查,选取其中9家为核心样本对其家庭参与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参与方式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公共图书馆在提供家庭参与服务实践中具有培养儿童终身学习能力、多方力量协同服务、关注儿童身心健康、家庭参与方式多样、提供包容性的服务等特点。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在开展家庭参与服务时应在培养专业馆员、增强家庭意识、开展阶段服务、优化空间布局和构建服务平台方面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4.
武娇 《图书馆论坛》2021,(5):152-159
1000BooksB4K是一项为0~6岁儿童建立早期阅读感知和提高读写能力的阅读推广项目,参与该项目的公共图书馆为读者提供高品质的早期阅读服务,向父母及其家庭宣传阅读理念和提供方法指导,以提升公众对早期阅读的认知度和培育能力。文章对该项目的背景、理念和内容进行探讨,分析项目的成效和不足,为我国图书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读写素养是时代所需,读写服务是公共图书馆提升儿童读写素养的重要服务举措。江西省图书馆“读写成书”项目围绕“阅读+写作”“培训+编辑”“‘出版’+馆藏”“展示+分享”四个环节,借助馆校合作、家馆合作、馆社合作而展开,其特色主要体现在馆校家多维度读写教育、读写并重拓展服务维度、关注数字读写创新模拟出版三个方面,对图书馆、学校和家庭均产生了重要意义。今后,该项目可以从多元化读写转化、精准化读写服务、智能化读写创作、情境化读写研学、社区式多方协同、多维度评价机制等方面予以优化,探讨公共图书馆在“阅读—写作—出版—展示—分享”这一路径下开展儿童读写服务的更多可能。图1。表1。参考文献46。  相似文献   

6.
读写素养是时代所需,读写服务是公共图书馆提升儿童读写素养的重要服务举措。江西省图书馆“读写成书”项目围绕“阅读+写作”“培训+编辑”“‘出版’+馆藏”“展示+分享”四个环节,借助馆校合作、家馆合作、馆社合作而展开,其特色主要体现在馆校家多维度读写教育、读写并重拓展服务维度、关注数字读写创新模拟出版三个方面,对图书馆、学校和家庭均产生了重要意义。今后,该项目可以从多元化读写转化、精准化读写服务、智能化读写创作、情境化读写研学、社区式多方协同、多维度评价机制等方面予以优化,探讨公共图书馆在“阅读—写作—出版—展示—分享”这一路径下开展儿童读写服务的更多可能。图1。表1。参考文献46。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家庭空间是美国图书馆家庭参与服务的经典项目。文章以此项目为例,分析其发展路径和理论支撑依据,从人员培训、空间服务、机构合作、项目评估4方面总结项目特征,探讨家庭共同参与儿童早期教育的模式。我国公共图书馆可以引入该项目的服务理念,从强化馆员培训、优化空间资源、精准服务对象、搭建评估框架4个方面借鉴其服务经验。  相似文献   

8.
傅钰 《图书馆建设》2023,(4):114-122
“培养和加强儿童从出生到成年的阅读习惯”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使命,婴幼儿服务是其中的重要议题。认MGOL项目为例,探讨美国公共图书馆开展0~3岁婴幼儿服务的模式及经验发现,MGOL项目以早期读写、入学准备等理论为基础,为婴幼儿提供有趣的、互动的、参与式的活动,配合易于理解的家长指导及拓展边界的应用程序,培育婴幼儿的早期读写能力,促进婴幼儿全面健康发展。MGOL项目的特点包括:以研究为基础,尊重婴幼儿的发展规律;具有标准化的活动结构和灵活的可拓展空间;赋能家长和家庭,积极构建社区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9.
Better Beginnings早期识字计划持续从世界各地的早期识字实践中学习,并将“每个孩子都准备好阅读”倡议纳入家庭培养孩子早期识字技能的方法中。西澳大利亚州立图书馆联合当地社区、学校和家庭深入参与到该计划中。项目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龄前儿童提供了针对性的阅读内容与阅读方法。我国公共图书馆可借鉴其经验,构建精细化的学龄前儿童阅读推广分级体系与多主体合作机制,增强亲子共读娱乐性。  相似文献   

10.
《公共图书馆读写障碍人士服务规范》是第一部指导各级公共图书馆开展读写障碍人士服务的国家推荐标准。公共图书馆读写障碍群体融合式服务的发展,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采用内容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分析了《公共图书馆读写障碍人士服务规范》与国际通行指南的异同,指出公共图书馆读写障碍人士服务的历史图式与未来趋向主要表现在:从全纳教育到融合发展的政策路向、从本地探索到全国推广的实践动因、从人本理念到制度工具的理论向度、从单维推动到行业共举的实现框架。基于此,提出公共图书馆读写障碍群体融合式服务发展的实施路径:推动读写障碍群体融合式服务多元主体协作、完善读写障碍群体融合式服务推广体系、打造读写障碍群体融合式服务活动品牌、提供读写障碍群体融合式服务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1.
“读写困难症”作为一种隐性残疾,并不为我国大陆地区公众所广泛认知,2014年之前,大陆地区没有专门提供读写困难症儿童服务的公共图书馆。东莞图书馆少儿分馆于2014年暑期开展了面向疑似“读写困难症”儿童的读写训练班活动,本文从前期准备、具体实践、成效分析和改进策略四个方面对该训练班的运作情况进行分析,力求探索出一套适合公共图书馆开展“读写困难症”儿童服务的实践操作思路。表5。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2.
钟冬莲 《图书馆》2017,(12):107-111
文章简要阐述"留守儿童"阅读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常规服务实践中公共图书馆对"留守儿童"服务缺失等问题,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必须强化对"留守儿童"开展家庭导读服务的观点,并以会昌县图书馆推出的"留守儿童"家庭导读服务模式为例,探讨公共图书馆在新的历史时期为"留守儿童"开展以导读为抓手的阅读服务的新理念、新路径、新方法、新模式,以期公共图书馆真正实现对所有少年儿童实行无障碍、零门槛、全覆盖的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3.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面向广州图书馆的用户(主要是儿童家长),针对以下方面展开调查:对读写困难症的认知、读写困难症现象的评估、有关信息的获取和交流途径、对图书馆读写困难症儿童服务的认知、预估及建议等。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读写困难症儿童服务的对策,即提高社会认知程度,培养专业服务人员,加强资源环境建设,创新多种服务方式,加强多方合作交流等。  相似文献   

14.
对区域学前儿童早期阅读现状进行分析,以西安图书馆的实践探索为例,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如何面对学前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进行阅读推广。研究发现:早期阅读推广重点对象是学前儿童;学前儿童阅读推广需要完善体制、制度建设,以公共图书馆为中心建立起长效化和常态化的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推广体制与机制。  相似文献   

15.
祝玲 《图书馆界》2020,(1):22-25,65
从26篇文献中概括出早期读写的概念,从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两个方面对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开展早期读写服务进行综述,总结其发展现状并提出展望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广州图书馆读写困难症儿童服务为例,对广州图书馆促进读写困难症的社会认知程度、丰富相关馆藏资源和开办学习班等服务项目进行分析,提出加强与高校、教育部门、社会工作机构、家长和媒体的合作是广州图书馆成功开展读写困难症儿童服务的关键因素。公共图书馆开展读写困难症儿童服务在专业辅导资源(教材)、专业服务人员和社会认知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欠缺,因此,在推行服务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加大服务宣传,提高服务的专业性,积极争取与教育部门和专业特殊教育机构的合作。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7.
公共图书馆开展儿童阅读推广活动,首先要明确发展目标、界定目标人群,制定具体措施。依托总分馆体系联动兄弟馆、与小学语文课程结缘联动学校、借助流动服务车进社区联动家庭是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的发展路径;借助民间阅读推广力量、以图画书推广为推手、儿童阅读推广常态化是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的推进方向。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梳理总结国外代表性公共图书馆儿童环境素养教育的先进实践,为国内公共图书馆开展儿童环境素养教育提供借鉴思路。[方法/过程]在调研国内外公共图书馆参与儿童环境素养教育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儿童环境素养的概念与内容,对4所国外公共图书馆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与探究,并构建公共图书馆参与儿童环境素养教育的实现路径。[结果/结论]结合国内公共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从强化顶层设计支撑、实施多元培育策略、遵循内在培育机理及重视培育效果评价4个方面阐述国内公共图书馆优化儿童环境素养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研究英格兰公共图书馆的读写障碍人群服务,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相关服务提供借鉴.选取英格兰人口数量排名前50%行政区的公共图书馆开展调研,重点选取其中16所公共图书馆,采用网站调查、邮件咨询等方式,对图书馆读写障碍人群服务现状进行调查.英格兰公共图书馆为读写障碍人群提供的特殊服务资源主要包括特殊文献资源、服务空间、阅读设...  相似文献   

20.
选取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4国的8所公共图书馆,从阅读项目、阅读活动、阅读资源、阅读战略和合作关系5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其早期阅读服务的4个特点。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婴幼儿早期阅读提供4点建议:合作共建区域图书馆婴幼儿系统、建设系统全面明确的婴幼儿版块、构建线上和地方特色的婴幼儿资源、注重家庭和家长参与的婴幼儿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