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传统体育教学与现代体育教学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传统现代体育教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我国传统体育教学在理论与实践中从局部认识和理解体育教学功能,以教为主,教学模式单一,忽视对学生多种心理品质的培养;现代体育教学从多角度开发体育教学功能,以学为主,实行民主教学,不再拘泥于一种教学模式,重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学生的一般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之探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采用文献资料和调查分析等方法 ,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分析和研探。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应由以增强学生体质 ,学习体育“三基”知识为主的模式化、“齐步走”和机械、灌输式的组织形式 ;向以发展大学生个性 ,培育体育文化修养 ,发掘大学生潜在创造力 ,促进终身体育思想完善为主线的灵活、多样、个别和选择式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化。并建立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和自由度的 ,以培养他们体育能力为中心的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3.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可分为操场教学和室内教学。室内教学是教师对学生学习体育兴趣的培养的基地,引导学生理解体育精神、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场所。操场教学是教师对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强化运动要领,以学生动作教学和实践为主。与此同时,目前一些高校的体育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内容单调,重实践轻理论等,使影视教学向反方向发展,失去开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本文结合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实际,分析了接受性学习的不足,阐明了体育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并提出了体育教学研究性学习中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5.
阳光体育运动理念的提出,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教师将阳光体育运动理念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并对体育教学课程及教学模式进行深化改革和创新,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有效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本文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对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改革措施,以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俄罗斯体育大学看俄罗斯高校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俄罗斯体育大学为主线条,介绍了俄罗斯目前高校体育的一般教学科研现状,重点反映了教学体系、课程设置、考试制度等方面的情况。对俄小高校体育教学作了简单的比较。文章认为,俄罗斯现行高校教学制度在课型配置、考试方式、师资培训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我国同行在办学小借鉴和参考的地方,俄体院注重教师运动理论与运动训练实践紧密结合,更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所不及。文章表明,近年俄罗斯经济大滑坡亦导致了体育教学科研的不景气。  相似文献   

7.
陕西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程度较高,参与意识较强;学生上体育课的目的呈多元化趋势;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较多;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以三大球和小球、武术为主;多种体育教学模式并存。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为陕西高校快速、协调、可持续地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依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应打破以竞技运动技术为主的“传习式”教学模式 ,建立以传授体育知识和体育锻炼方法为主、理论与实战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在校形成终身从事体育健身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形势和高校体育教学现状,提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构建“麦当劳型”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选择式教学新格局,教师、学生、教材三者处于动态组合,改变传统考核办法,实现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摘要:基于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导向,高校对体育工作更为重视。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实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北京市49所高校体育基础课开展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北京市普通高校体育基础课以“主体和素质”类型为主,开课率近七成;呈现主体内容广、素质内容相对集中的现象,学生课堂情感体验不足、主观能动性不高的问题。提出:“快乐体育课,阳光我身心”的教学理念构想,并以北京语言大学一年级学生为例进行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结果显示:以“快乐体育课、阳光我身心”教学理念的体育基础课,既有效的提高学生体质,又愉悦了学生的课堂心境;缓解了学生的心理情绪,实现了“心理与身体”的双赢目标,为普通高校更好的开展体育基础课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
终身体育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主导内容,培养学生对体育项目的爱好,养成终身体育观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作为学校体育最高阶段的高校体育教学,应尽快改革现行教学思想和教学形式。本文就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法的改革,对教学环境进行改善,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体育是学生在校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的最后阶段,是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及从事终身体育锻炼的关键时期。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在校的必修课。因此对学生既要注意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打破“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建立终身体育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改革面临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标志着对体育的认识和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应该在人本思想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体育行为、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然而一些高校现行的体育教学,仍然对学生的主体性、运动教学性质、教学考评的目的、教学后需要等问题认识不足,在课程结构与内容安排上循旧守成,因而急需真正突破传统教学思想和模式的束缚,并在课程结构、理论教学、运动教学和教学管理与评价等方面加以改革。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体育教学中核心指导思想与阶段指导思想关系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我国学校体育中,分布于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四种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即,“娱乐体育”为主的教学指导思想,“主动体育”为主教学指导思想,“自锻能力”为主的教学指导思想和“终身教育”为主的教学指导思想。并就以上各指导思想与核心指导思想关系,以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运动负荷安排、教学双方主导主体作用以及安全措施等作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已无法适应高校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探求新的教学模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发展学生个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实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如何适应全民健身发展需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韶关学院2001、2002级469名男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与改革等一系列问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高校体育教育具有与全民健身相衔接的特点,改革应以终身体育为目标,加强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教学,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加强课外体育活动指导,在高年级开设选修课,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等,使学生增强独立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最终实现体育终身化。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典型调查与比较法,针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俱乐部教学的特点,以独立学院为例,通过对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的俱乐部学生和非俱乐部学生体质变化的比较,进行数理统计,对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并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我校俱乐部教学的现状和学生对学习体育的兴趣进行调查分析,表明体育课程采用俱乐部的教学模式具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体需要和个人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提高学生的体质等优点.对普通本科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的体育课程俱乐部教学新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索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高校排球选修课的教学进行实验研究,本着高校体育教学"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探析比赛教学法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对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的作用,进一步论证了比赛教学方法在高校排球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对高校学生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应从教学内容、教育模式等多方面对高校体育教学进行创新,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确保高校体育教学水平能够得到提升,基于此,针对互联网媒体与高校体育教学的结合问题,本文对高校体育教学结合互联网媒体的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媒体视角下高校体育创新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希望能为高校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课程在不断的改革,学生的体质却在不断的下降,说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存在一些问题。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提倡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实践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的体质为基本目标来探索和实践高校体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