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复杂多变的运动项目,心理因素对比赛成绩的影响比较大。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战术训练和比赛都有很高的水平,心理训练也一直倍受重视,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表现和心理素质水平还有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江苏省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现状以及心理训练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发球前三板技术是中国运动员克敌制胜的法宝,为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取得好成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乒乓球大球和“无遮挡发球”的改革,我国运动员的发球及前三板技术优势不再明显。分析了各时期我国运动员的主要发球特点,研究新规则下乒乓球发球及前三板技术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与影响,找出目前我国运动员发球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为乒乓球教学与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回顾了乒乓球运动产生以来制胜因素的发展历史,对我国乒乓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构成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运动员高水平的专项身体素质是中国乒乓球队夺得整体优势的因素之一;将此因素训练的系统化过程概括为"乒乓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中国流";并对乒乓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篮球运动与篮球技术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变化,如何及时调整普通高校篮球技术教学与训练,培养优秀篮球教师和运动员的工作迫在眉睫。篮球基础动作规范化、对篮球技术及其教学规律的正确认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普通高校篮球技术教学与训练中应该引起重视并解决的三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实施心理训练与心理指导的追踪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心理测量法,个案分析法、实验法,对8名沈阳市军事体育运动学校的青少年射击运动员进行了41周心理训练.通过对运动员实施注意力集中训练、表象训练及心理咨询与指导,提高了运动员注意力集中水平;促进了技术动作细节部分的掌握和"枪感"的建立;初步建立了合理的归因方式及目标取向.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对乒乓球世界冠军牛剑锋的运动生涯进行阶段性划分;并且对各个阶段的训练的内容,从体能、技术、战术、心理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论述。目的是探究如何科学、有效地选择训练内容,使之既能结合运动员当前的竞技状态,又能对其长远发展起到前瞻作用。希望能用这种独特的视角来审视和总结一名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成长轨迹,使其能够对其他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发展方向带来思考,进一步提高培养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成材率。结论:牛剑锋的运动生涯大体可以分为5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训练内容都各具特点。通过牛剑锋的全程训练内容的系统追踪,提炼出思考与启示:基础阶段重视基本功练习;提高阶段科学、准确树立打法风格;顶峰阶段,注意细节提升。  相似文献   

7.
从事篮球运动员必需掌握全面的篮球技术。随着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表现在快速对抗、对抗中变化、进攻与防守激烈的对抗和竞争,篮球技术攻守的对立统一,推动着篮球技术水平和内容不断地发展和提高,对篮球运动员的脚步动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以江苏省内18名资深乒乓球教练员为研究对象,就提高乒乓球运动员动作节奏感的途径作专题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其具体提高途径为:1.进行针对性、专门性训练;2.培养动作节奏感;3.处理好各训练细节环节。对以上调查结果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具体提高乒乓球运动员动作节奏感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9.
过度训练及其控制是现代运动训练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乒乓球运动员与非竞技项目运动员相比,面临着更高强度的对抗、更激烈的竞争,因此,也更容易产生过度训练。采用晏宁(2003)编制的《运动员训练状态监测量表》对100名乒乓球俱乐部运动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对乒乓球运动员过度训练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乒乓球俱乐部运动员已经出现了过度训练的迹象;在应激和恢复的8个因子上不存在性别差异;在应激的4个因子上,未成年组运动员都高于成年组,训练年限"4年以上"组高于"4年及以下"组,"中专及以上"学历组高于"中专以下"组;在恢复的4个因子上,相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四城会乒乓球比赛参赛男选手的握拍方法和打法类型的调查和对部分运动员的技术统计 ,结合以往的有关资料报道 ,对我国现阶段青少年优秀男运动员的技术发展状况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认知特质焦虑与心理技能是运动心理学领域中研究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109名雪上技巧性项目优秀运动员为参与者,考察了其认知特质焦虑与心理技能的特点,并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探讨了运动员认知特质焦虑与心理技能的关系。结果表明:(1)优秀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普遍高于常模;并且在目标设置、自信心和成就动机、接受指导能力等心理技能上应用较好。(2)女运动比男运动员更多的体会到认知特质焦虑;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心理技能应用的更好。国家一线队队运动员在竞技水平发挥焦虑、受伤焦虑体验更深;并且心理技能应用的也更好。非独生运动员在社会评价焦虑维度上体验更深;而城市运动员在社会评价焦虑和目标设置上更明显。(3)运动员认知特质焦虑与心理技能存在显著性相关。失败焦虑与比赛准备焦虑会削弱应对逆境能力和接受教练员指导能力以及降低运动员的自信心和成就动机;但会提高运动员承受压力能力。竞赛水平发挥焦虑会削弱运动员应对逆境、承受压力和集中注意能力,但是会提高接受教练员指导能力。而随着对对方实力焦虑的增加,会提高运动员应对逆境、承受压力和集中注意能力,但会削弱运动员接受教练指导能力。  相似文献   

12.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出色完成除了以运动技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技能基础,更要求有相当的肌肉重量和力量作为生理基础,而运动员的体成分是力量等基本身体素质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参加过冬奥会或世界杯等重大国际比赛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体成分指标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探求高竞技水平空中技巧运动员的体成分特点并给出改进训练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的体能特征是身材高大、最大力量和爆发力好、具有很好的耐力水平;在技术上非常重视发球和接发球技术、掌握多变线路的击球能力和准确的击球落点;在战术上对传统的底线打法和上网打法进行了很大的改进,采用更加灵活多变的战术;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必须重视选材、在训练中学习先进训练理念、抓住关键技术、提高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14.
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世界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技战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影响比赛成绩的技术因素主要是完成质量.2)运动员比赛成绩除技术因素外,还受到心理与临场发挥等非技术因素的影响.3)运动员在比赛中分别采用了提高难度、提高完成质量和难度与完成质量同步提高三种战术.4)国内采取特定"一加三减"规则有利于蹦床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外优秀男子定向运动员WRE短距离成绩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获得2005年世界定向排位赛暨中国定向冠军赛,短距离项目奖牌获得者的成绩进行量化分析比较。得出中国优秀男子定向运动员,与外国优秀男子定向运动员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定向技能方面,其成绩差距随着比赛路段定向技能难度的增大而加大。影响中国运动员定向技能提高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定向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定向技能训练方法不新、手段不多;运动员参加高水平比赛机会少;其关键因素是缺乏高水平的定向教练员。  相似文献   

16.
从动作技术的整体实效性角度,研究110m技术的本质特征。认为直线性是跨栏跑技术的首要特征,是指导不同水平跨栏运动员学习提高技术的标准,而不是生硬模仿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17.
评定复杂协调性项目运动员能力的理论依据和测试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项运动员协调能力始终是竞技后备人才培养问题的焦点。为了确定协调能力与技/战术能力、调整能力发展水平、青少年运动员和成年运动员心理/生理功能发育之间的相互关系,评定复杂协调性项目运动员能力,利用测试作业对训练过程各个阶段中协调能力的发展动态进行跟踪,比较这些结果,同时对各个运动项目运动员的协调训练程度进行比较分析。测试结果有助于了解青少年运动员协调训练程度的基本概貌,编制针对具体基础性协调能力发展水平的分辨性评定的标尺,同时确定协调训练程度总的水平。结果显示:协调能力作为制约比赛活动效果的因素之一,其意义越来越重要,从而决定了开展针对研制诊断协调训练程度计划的研究的必要性。作为测试作业的基础应当是有科学依据的理论,它不仅使监督性测试具有心理/生理学含义,而且能揭示某一种协调能力发展中存在的个体差异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动态变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竞技能力的本质出发,提出运动竞技能力结构的动态变化模型——“金字塔模型”;运动员的体能、技能与战术能力组成基础结构平台,只有在相同基础结构平台上的竞争才能体现竞技本质,才有可能创造优秀成绩;由运动员的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构成金字塔的塔尖,是运动员创造成绩获取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基础平台与塔尖在比赛中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  相似文献   

19.
对2006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腿法技术运用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6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212场比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种腿法在跆拳道比赛中的运用,横踢是核心技术,特别是后横踢是得分的主要手段,其得分率占80%以上,拳法得分依然为零,因此应加强拳法得分能力的培养;男子运动员对高难度击头腿法的得分均优于女子运动员,说明我国女子运动员对高难度击头技术的掌握不如男子运动员;在本次比赛中采用防守反击打法的运动员占多数,以稳求胜.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进入"后奥运时代",在继续沿着"举国体制"的发展模式下,专业运动员职级制度不仅仅是对"举国体制"的重要补充,也是创新和完善"举国体制"的基础性保障措施。本文从五个方面深入研究了我国构建专业运动员职级制度的可行性,并且提出四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