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推进"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财经管理类专业在办学思想上,应变学科应试体系为技能应用体系;在教育过程中,应"变单纯认知过程为综合能力实践过程";考评标准上要"变学过什么课程为能做什么事情,具有什么能力";应采用分专业能力项目学分制的专业岗位能力模块教学,使教学模式做到教、学、做合一,体现课程学习的岗位性,实用性,内容上体现岗位思想、技术、文化的综合要求。  相似文献   

2.
伦理教育以再造人性为根本动力,以生境利益为逻辑起点,以培养学生学会关心、生成良知、担当责任为三维目标,以训练学生的伦理价值观和伦理能力为双重任务,以使学生在道德和美德两个领域具备独立、个性、人格化的伦理认知力、伦理判断力、伦理行动力为实质指向。  相似文献   

3.
伦理教育是认知与践行的统一。伦理教育的这一综合性决定了它对方法的倚重:从实质论,伦理教育具体展开为伦理方法的培养与训练。一般地讲,基本的伦理教育方法有三种:一是情感体验方法,它诉诸于感觉经验,强调对心灵的净化;二是价值观引导方法,它诉诸于实践理性认知判断,强调对健美人格的培养;三是行动服务方法,它诉诸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强调践行的尽性训练。贯穿于大中小学各阶段的最基本的伦理方法,是行动服务方法。在此基础上,小学伦理教育更注重体验方法的运用,中学伦理教育更注重伦理经验判断方法的培养,大学伦理教育更强调实践理性方法的训练。  相似文献   

4.
STW(School to Work)即学校到工作过渡,主张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结合、学校本位学习与工作本位学习的结合,它以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和认知研究为基础,将“学”和“做”联系起来,符合我国职业教育倡导的“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基于STW,落实“做中学”教育理念,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利于学生顺利实现由学校到工作过渡的行动导向课程,是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教育由文化教育和伦理教育两部分构成,并且后者的训练是前者展开的基础与前提.伦理教育就是通过道德训练和美德激励的方式,引导人成为人,成为全人、大人、圣人.基于此一要求,当代伦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引导人回归伦理生活,培养人养成优良心灵,训练人担当超拔 自我的责任;其基本任务是培养人的伦理认知,训练人的伦理践行精神;其基本途径是引导人学会利用厚生.利用厚生之道,其实就是日常生活的小事之道和细节之道.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从每一天的平常生活内容做起,行为有规则,求利有限度,待人有操守,行事有担当.这是伦理教育的最好日常生活方法.  相似文献   

6.
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学习阶段,应从培养学生生活能力,提高适应能力,激发创新能力三个方面努力。学校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7.
创业教育内容包括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知识和方法的传授、创业心理的培育、创业能力的锻造等.开展创业教育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推动高职院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高职院校应从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组织相关创业活动、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营造创业教育氛围等方面入手开展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8.
“公共教育学”课程是师范院校必须开设的一门课程。尤其是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学生是否掌握了必要的教育学知识,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的教育工作。但通过实践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对这门重要课程并不是十分重视。“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为什么会陷入如此尴尬的局面?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在师范院校担任“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的经验,从课程本身、学校、教师、学生等四个方面入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衡量中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首要标准是学生的就业率,所以应着力培养学生就业力.中职生的就业力呈现等边三角形结构,包括职业知识、能力和职业伦理素养.在强调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不应忽视职业伦理教育.过去往往通过职业道德教育或者思想道德教育完成.这种单纯的"应然"式灌输在实际效果上的不尽如人意,提示我们应当重视职业伦理教育,进而完成职业道德的内化.  相似文献   

10.
依据课程设计理论,对研究性教学视角下体育教育专业的《学校体育学》课程设计进行探讨,认为:《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能力四个方面;课程内容体系分为学校体育基本概述、体育课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和学校体育管理五个模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进行研究性教学的模块细化为基本知识和研究课题两大部分;应从学习态度、掌握知识和研究能力三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学习,其中以学生研究能力和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评价为主要评价内容。  相似文献   

11.
试论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体育伦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体育伦理的缺失与学校体育的教育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体育伦理教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构成。分析了体育伦理的内涵,提出在学校体育的教学中可从课堂常规、教师表率、项目特点、运动文化、体育比赛得方面加强对学生的体育伦理教育,并指出在体育伦理教育中所应注意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公民教育在促进我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方面以及小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实施公民教育的关键时期。现有研究对小学公民教育的内涵、课程、教学和方法的发展重任已做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当下积极探索小学"参与式"公民教育的实践模式,摸索公民教育师资培训的有效路径等是促使我国的小学公民教育走向科学化、常规化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职业伦理观的培养是职业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院校提出的职业要求。在目前的职业院校中,学生诚信缺失、价值取向功利化、毕业后缺少职业道德等现象严重,这与学校教育中重知识和技能轻职业伦理教育,职业伦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现状是分不开的。基于此,职业院校要加强职业伦理教育,要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要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校园不仅仅具有空间的物理意义 ,它应该是一个教育共同体 ,一个以促进学生精神成长和德性生成的教育共同体。校园伦理是将学校作为一个“责任团体”和“教育共同体”进行伦理的审视 ,研究学校这个组织性团体应当担负的伦理责任 ,赋予学校生活以伦理性 ,从而降低单纯地要求个人道德完善所带来的心理焦虑。这种团体伦理的视角将为我们道德教育开辟一个新的研究视域。校园伦理从学校本身的道德性和校园关系的道德性两个层面对学校进行伦理的拷问。进行校园伦理的研究 ,旨在拓展道德教育的空间 ,形成立体的道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我国MBA商业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应对MBA学生开展商业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但很少有人研究这方面的教育应采用的教育内容。本文在分析美国MBA商业伦理教育的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中国MBA商业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应该以商业伦理规范为主要教育内容。根据我们课题的问卷调查结果,以商业伦理规范为主要教育内容能够满足MBA学生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讨论了教育内容的3个来源。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十分重视儿童想象能力的培养。基于统编教材中"想象"语文要素的系统路线图,教师需要从想象特征、目标定位、层次关联三方面,梳理提炼"想象"能力培养的教学取向与编排解析。聚焦"语文要素"视域下的"想象"能力培养,可以通过三大实践路径,真正有效培养学生的言语想象力:感官联觉,从"有境"走向"在场";读写联动,从"搭桥"走向"织网";对接生活,从"练兵场"走向"生活域"。  相似文献   

17.
伦理是以利害取舍为核心内容的人际关系,伦理教育就是在这种动态生变的利益关系中展开,其伦理品质、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引导人学会关心为基本任务。引导关心,实际上是训练人们养成平等、人道的伦理品质。引导关心的实质是培养人人平等的权责能力,须从三个方面努力,即引导人们关心自我,尊严地生存;关心社会,慈爱地生活;关心自然,敬畏地存在。引导关心的基本方法是:伦理敏感心的自我训练,体验性生存,以榜样为动力和平等地对话与交流。  相似文献   

18.
发展学生的道德主体性 建构学校的德育新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应该从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入手,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实践能力.并将道德教育与其他知识教育相类比,运用问题解决模式进行解释,提出应从背景知识的学习、推理规则的掌握以及策略的学习等方面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学生使用语言不得体的现象比比皆是。产生语言运用不得体现象的原因有主、客观两方面。培养学生得体运用语言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法,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感悟;二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体意识";三是针对问题,有意识地采取一些"语体训练"。  相似文献   

20.
冷颖 《阅读》2015,(11):2
百年老校江苏省扬州市汶河小学确立了"培养有民族文化底蕴的世界公民"的办学目标,以课程文化领航,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国学经典诵读课程"贴近童心,创新形式,力求快乐诵读。"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走进社会,贴近生活。"全景英语课程"拓展了英语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并与英国海格里小学结成课程资源开发团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