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社会分层视角下中国城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为了对城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发生率进行科学研究,以社会学为研究视角,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依循社会分层的研究逻辑线索,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2008对中国城市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数据分析,探讨了城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参与因素中的两个问题:第一,社会分层是否对城市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行为有影响;第二,城市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行为受什么因素影响。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多水平模型与二分类的逻辑斯迪克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城市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受个体层次的自变量和高层次自变量的共同影响。个体层次自变量为个人周工作时、学历、个人年收入、个人经济社会等级与年龄世代,高层次自变量—社区居住类型影响个体体育锻炼行为的发生;呈现出社会阶层高,体育锻炼行为发生率高,家庭月支出高,体育锻炼行为发生率高,个人周工作时间短、个人学历高、人年收入高体育锻炼行为发生率高。年龄划分中传统一代、失落一代、独生一代的体育锻炼发生率高于幸运一代、转型一代呈现出人口年龄结构两头发生率高、中间低发生率的态势。有助于从社会学的角度认识我国城市居民体育锻炼的社会分层效应的影响机制,从而构建城市居民体育锻炼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生持续30年的体质下降,除了学校体育教育外,其自身的体育参与行为也有着重要影响,研究依据社会认知理论对高校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研究,通过对573名高校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适度提高学生体育参与的自我效能感、通过适当运动干预,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自我调整行为及引导学生适度提高体育参与的结果预期,并适度降低学生在体育参与中的感知障碍就能改变高校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我国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对实现“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提高居民体育锻炼参与率是促进全民健康、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使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和Heckman二阶段模型,实证分析影响我国大陆居民体育锻炼参与决策和体育锻炼时间的因素。经分析发现:1)我国大陆居民的体育锻炼参与概率及体育锻炼时间在人口社会学特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性居民、城市居民、高学历居民、健康状况好的居民的体育锻炼参与概率更大,且体育锻炼时间更多。个人年龄与其体育锻炼参与概率呈“U型”关系,但是个人年龄对其体育锻炼时间没有影响;2)个人家务劳动时间增加、家庭收入增长、所在行政区有体育设施、所在行政区人均体育财政经费投入增加都会显著增大其体育锻炼参与概率及延长其体育锻炼时间;3)个人工作时间延长、在婚、家庭规模增大、所在行政区PM2.5浓度升高都会显著减小其体育锻炼参与概率及减少其体育锻炼时间;4)个人收入和所在行政区的人均GDP增长均会显著增大其体育锻炼参与概率,但是对其体育锻炼时间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大众传媒对小城镇不同社会阶层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社会分层视角研究大众传媒对小城镇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影响的必要性,是由社会阶层的客观存在为前提依据的。通过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来研究大众传媒对小城镇不同社会阶层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结果显示:除"影响不大"选项各阶层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有重要影响""有影响""没有影响"选项间的差异均具有高度的显著性。在进一步分析大众体育传媒在功能上呈生物性、形式上呈功利性、定位上呈片面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大众传媒对不同社会阶层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以下3种影响途径:社会上层居民以号召为主;社会中上层和中层居民以诱导渗透为主;社会中下层和底层居民以动员为主。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2015年中国社会调查数据,探讨了主观阶层认同、社会经济地位对体育锻炼的影响差异和机制。研究发现:(1)主观阶层认同和社会经济地位对体育锻炼参与有显著影响。说明体育锻炼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存在社会“区隔”;(2)相比较主观阶层认同,社会经济地位导致的体育锻炼内部结构差异较大。说明相对较高的阶层会利用社会资源去维护和扩大社会“区隔”;(3)社会经济地位对体育锻炼起到主体作用,主观阶层认同起客体作用。说明在体育锻炼的参与上主观阶层认同无法跨越社会“区隔”的事实存在。为此,研究认为:要实现体育锻炼人口的增加的核心视角可能是在体育公平上的实现问题。具体来说要做:(1)提高社会体育锻炼参与度和频率需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应对“动力论”;(2)要增加“兜底”体育政策的厚度,缩小“结构论”;(3)是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人平等,通过强化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理念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减少“主客论”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市民生活事件,健康促进生活对体育锻炼参与程度的影响效果及体育锻炼参与程度的预测力。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随机抽取3 177名山西省市民(收回有效问卷3 055份)作为研究对象,以《生活事件量表LES》、《健康促进生活调研问卷》和《体育锻炼参与程度问卷》为测试工具。研究结果显示:市民生活事件为《生活事件量表LES》评分标准的“正常”水平;健康促进生活整体层面处于良好状态;体育锻炼参与程度中“心理倾向因素”愿意参与体育锻炼,“自我操作因素”不愿意参与体育锻炼,“客观支持因素”可能参与体育锻炼;市民生活事件、健康促进生活对体育锻炼参与程度三者呈现显著相关性,生活事件、健康促进生活各分层可共同预测体育锻炼参与程度整体层面及分层面。  相似文献   

7.
促进老年体育锻炼是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老年体育锻炼能够改善身心健康、延缓认知衰退、提升健康预期寿命、丰富社会交往形式,从而有助于缓解国家医疗服务压力,激发老年人社会参与活力,促进老年人自我养老,减轻国家机构养老压力和养老保障的财政负担。因而,老年体育锻炼已经成为国家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构建老年社会参与格局、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和有效助力。但我国老年体育锻炼仍面临战略地位认识不足、管理考核工作落实不到位、体育指导资源欠缺、组织体系不健全、场地设施供应不充足、老年人健身意识薄弱等问题,需要各界进一步深化对老年体育锻炼的战略性认知、推进老年体育指导资源开发、健全老年体育组织体系、加强老年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老年体育锻炼宣传,实现以老年体育锻炼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相似文献   

8.
运用序次逻辑回归,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影响我国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为年龄、工作时间、社会阶层、城乡、性别、民族、受教育程度、职业、健康状况对我国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影响显著,而经济状况和婚姻状况对其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社会分层和体育锻炼的关系,以部分城市的城乡居民为研究对象,先采用One-way Anova对社会分层中的单因子(职业声望、文化程度、月收入)与体育锻炼频率、时间和强度进行实证研究,然后运用Stepwise对于多因子与体育锻炼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模型验证.结果表明:不同的职业声望,不同的收入,不同学历的城乡居民其参与体育锻炼频率、时间和强度有所不同,社会地位越高者体育锻炼频率越高,社会地位处于中层和中上层的城乡居民体育锻炼时间和强度高于上层和中下层以下的居民.职业声望、文化程度、月收入三个预测变量能够很好地预测体育锻炼这个效标变量,检验结果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模型可信度较高,说明社会分层与体育锻炼存在着高度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要实现2035年全国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5%,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m2的体育强国建设目标,发展我国社区体育是行之有效的重要工作之一。文章以社会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对美国联邦政府在本土体育和休闲文化的引领下,在社区体育分层分类政策设计、高投入与多元路径促使下的设施无忧供给、社区与学校之间场地资源与人力资源的深度融合、专业体育人才供给和社区居民自身服务意识的养成方式等方面分析美国社区推行体育锻炼的成功经验,提出改善我国社区体育锻炼需要注重个体差异:为社区体育锻炼提供均等的参与机会;营造社区关系:培养和健全社区非营利体育组织;保障社区环境:建立、改造社区体育锻炼场所和公园;家校社一体:促进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文化建设。旨在推动我国社会公众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促使我国居民体质健康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老年人体育锻炼动机研究述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我国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研究进行了评述和综合分析 ,提出我国老年人体育锻炼动机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不仅有生理需要的驱动 ,还有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不仅有外在的动机和内在动机 ,还有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讨论了我国老年人体育锻炼动机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并指出了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试论体育课中学生积极性情绪的调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访谈、开座谈会等形式,对体育课中影响学生练习情绪的因素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建议。旨在调动学生在体育课中积极的练习情绪,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柔韧素质作为主要运动素质之一,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同时也是一个人终生体育运动不可缺少的运动素质,其深远的教育作用与意义有待于进行更广泛的深入研究。然而,不良柔韧素质导致的生理性疾病,可以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生理健康状况。从体育教学角度进行有高中学生参与评价的柔韧素质教学与教研,体现学生主体意识与运动态度等研究,目前尚未有可供参考的资料。为此,我们在高一年级学生中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与课题研究。希望能引起广大教师与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以有助于我们的体育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运动承诺的城市居民付费体育锻炼坚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来探讨城市居民中付费体育锻炼参与者的满足感、参与选择、个人投入、社会约束和社会支持等5个因素对于运动承诺的预测情况,并探讨运动承诺对于后继的体育锻炼坚持行为的预测情况.结果发现:较高的满足感、较少的参与选择、较多的个人投入、较低的社会约束以及较高的社会支持,若通过较高的想要的承诺,将带来较高的体育锻炼坚持.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运用文献研究法等,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已见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体育锻炼目的、组织形式、参加锻炼的人数比例和频度、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及相关因素、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因素和坚持锻炼的因素、终身体育锻炼观、体育锻炼研究的方法学以及锻炼行为的干预等9个方面.还对目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的局限性和继续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山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了解当前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情况。调查显示,当前有近一半的大学生为非体育人口;学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主要是爱好体育锻炼、展现自我风采和学校要求等;制约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有没时间、缺乏场地设施、无人陪同、缺乏科学指导和无人组织。此外,学校领导重视、班级活动和体育比赛都对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发挥着重要影响。指出,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重视和引导,加大对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投入力度,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促进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体育运动心理学中的情绪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心境状态量表>,即POMS,是人们在对体育领域中的情绪问题进行研究时最经常使用的测量工具.在对使用POMS进行情绪研究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后,分别从情绪与操作成绩之间的关系、赛前情绪对运动成绩的预测功能和体育活动对情绪的调节作用等不同方面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情绪反应可以用来区分运动员和非运动员,前者表现出了比后者更积极的情绪状态;只有在考虑了练习类型、持续时间和被试个人特点等变量之后,赛前情绪才有可能较为准确的预测运动成绩;恰当的体育练习有助于改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18.
生态学模型在我国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生态学模型及其环境结构进行理论分析,阐述了影响个体锻炼行为的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运用生态学理论,从政策、学校体育教学、社会支持、个体等层面来探讨生态学模型在我国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家庭-个体)影响因素及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家庭—个体)影响因素。方法:以1690名中学生为被试先后两次取样施测,编制了信、效度较好的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家庭—个体)影响因素问卷。结论:(1)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家庭—个体)影响因素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家庭—个体)影响因素的测量工具;(2)家庭支持与偶像崇拜、价值取向与意向对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具有较好的预测,积极体验与效益对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预测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20.
采用随机整群取样方法,共获得贵州省成年人有效样本5082人。对其身体素质状况与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忙、无兴趣、家务重是影响贵州省成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成年甲组锻炼人群的多数身体素质指标好于不锻炼人群;成年乙组参与锻炼人群总体上作用不显著。提示:贵州省成年人健身意识有待提高,锻炼人群需加强科学锻炼,以提高锻炼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